首頁 社會 正文

讓生態“綠色”豐潤發展“底色”!甘肅榆中縣全力發展生態經濟

2021-07-14 17:17 中國發展網
生態經濟 甘肅榆中縣

摘要:充分挖掘興隆山周邊鄉村的旅游資源,大力發展生態旅游產業,打造精品旅游路線。以“文化賦能、旅游激活”的方式,強化經營鄉愁、經營文化理念,加大李家莊、興隆山、高營村、菜籽山、浪街村、馬蓮灘村等村的農村特色文旅產業扶持力度。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滕漢昱 記者王斌報道 甘肅省蘭州市榆中縣以“大地增綠、林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以林業生態建設為載體,以生態經濟發展為主線,以鄉村振興為抓手,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多措并舉、典型示范,努力實現生態經濟綜合利用、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全力以赴推進興隆山周邊城關鎮、新營鎮、馬坡鄉、小康營鄉等7個鄉鎮50余個行政村生態經濟高質量發展,助力“品質榆中”建設。

老家浪街一角 彭昱攝

李家莊采摘農業 彭昱攝

棲云小鎮山頂民俗 彭昱攝

棲云小鎮山頂民俗 彭昱攝

馬坡鄉冷型蔬菜種植 彭昱攝

馬坡鄉板藍根種植 彭昱攝

榆中城關南坡灣村五谷養生坊 彭昱攝

興隆山農家 彭昱攝

興隆山滑雪場 彭昱攝

興隆山風光 彭昱攝

興隆山風光 彭昱攝

發展特色種植業,助推興隆山周邊生態經濟“加滿油”。大力推廣“種植+加工+互聯網(電商)+店鋪銷售”一體化特色種植發展模式,在城關鎮、和平鎮、小康營鄉、新營鎮、馬坡鄉5個鄉鎮因地制宜發展小雜糧、經濟林木、冷涼性蔬菜等特色種植產業。依托城關鎮南坡灣村五谷養生坊加工車間,帶動周邊農戶種植小雜糧1500余畝。依托興隆山周邊的冷涼氣候優勢,打造冷涼型蔬菜高山梯田產業帶,引進和推廣優良蔬菜籽種,重點在和平鎮祁家坡、新營鎮楊家營、馬坡鄉上莊等村發展花椰菜、西蘭花、紅筍等冷涼型蔬菜25000畝。在馬坡鄉推廣種植中藥材等3000畝以上,打造中藥材經濟產業帶。

發展特色養殖業,助推興隆山周邊生態經濟掛上“加速擋”。依托專業合作社、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和規模養殖企業,在興隆山林緣周邊發展特色養殖業,擴大蛋雞、散養雞、牦牛、小尾寒羊、馬麝等品種的養殖規模,探索開發養殖參觀、喂食等項目,延伸產業鏈條。重點扶持小康營鄉范家山村馬麝養殖產業,擴大養殖規模。依托小康營村榆中縣金雞產業扶貧項目,延伸蛋禽養殖產業鏈條,做大做強蛋禽養殖業。擴大小康營鄉永紅村現有的散養雞養殖規模,開發養殖參觀、定制化烹飪等項目。鼓勵興隆山周邊有條件的村和專業合作社,發展虹鱒魚養殖產業,帶動特色養殖業持續發展。利用馬銜山特有的自然風貌,依托榆中海軍牦牛養殖專業合作社和瑞爾豐農產品產銷合作社,大力發展牦牛、黃牛、小尾寒羊養殖產業。

發展休閑觀光農業,助推興隆山周邊生態經濟走上“高速路”。挖掘蘊含高原夏菜、百合、油菜花、中藥材等特色農業種植形成的特色景觀、農耕文化、鄉風民俗等優質資源,發展休閑觀光農業。在旅游資源較好的城關鎮李家莊、馬坡鄉孫家灣、上莊等村,充分盤活土地資源,發展農耕采摘體驗等農事活動,帶動群眾增收。依托獨特的林地面山半坡地形,在小康營鄉范家山等村種植觀賞性中藥材、油菜花等植物,帶動農戶增收。堅持以“互聯網+”為支撐,以農產品加工和鄉村旅游為引領,完善城關鎮、和平鎮、馬坡鄉等5個鄉鎮的鄉村服務網點,拓寬特色農產品銷售渠道。

發展生態旅游,助推興隆山周邊生態經濟步入“快車道”。充分挖掘興隆山周邊鄉村的旅游資源,大力發展生態旅游產業,打造精品旅游路線。以“文化賦能、旅游激活”的方式,強化經營鄉愁、經營文化理念,加大李家莊、興隆山、高營村、菜籽山、浪街村、馬蓮灘村等村的農村特色文旅產業扶持力度。以“文化+旅游+休閑農業+體育”建設為著力點,塑造榆中本土鄉村旅游品牌,實施美麗鄉村建設行動,完善城關鎮朱家灣、和平鎮高營村、小康營浪街村、馬坡鄉上莊村等村的基礎設施。打造以興隆山自然景觀、興隆山滑雪、分豁岔朱家灣美麗鄉村游,李家莊采摘、休閑民宿,張一悟紀念館紅色游等為主題的“城關一日游”精品線路。依托新營鎮興黃公路沿線、馬坡鄉省道104沿線、小康營鄉“三峽”峽谷等秀美的自然風光,開辟徒步觀光、自駕游、騎行游線路,壯大鄉村旅游產業。鼓勵城關鎮、和平鎮、馬坡鄉等鄉鎮庭院式農家樂發展,做精“農家樂”品牌,打造一條集欣賞、休閑、度假為一體的綜合旅游風景線。

責任編輯:宋璟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