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社會 正文

復興中國壩漆文化助力恩施州鄉村振興的思考

2021-07-29 19:25 中國發展網
鄉村振興

摘要:把中國壩漆產業列為經濟社會發展鄉村振興重大戰略,把“中國桼谷”項目建設列為鄉村振興重大示范性、創新性工程,在各項政策措施上予以重點支持和優先安排,并向湖北省政府和國家有關部委申報國家級鄉村振興重點項目。

劉倫 

湖北省是楚文化的發祥地,戰國時期出土的文物就有漆器(彩漆鳳鹿木雕座屏、彩繪漆棺、彩繪漆耳杯)等,漆器又是中華民族傳統工藝的瑰寶之一。

新中國成立以來,漆器多次作為國家級禮品贈送外國首腦和友人,被譽為“東方藝術瑰寶”。利川毛壩漆系列產品多次被國家領導人當作“國禮”。

當前,恩施州要傳承利用好“壩漆”工藝,以全產業思維謀劃產業振興平臺,創設“壩漆IP及延伸品”文創商業模式,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純天然綠色漆制品的美好向往,鞏固脫貧攻堅產業發展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

一、中國壩漆發展現狀

(一)壩漆功能與效用

生漆是從漆樹皮層采割而來的乳白色天然高分子材料,俗稱“土漆”,又稱“國漆”或“大漆”。生漆的經濟價值很高,具有耐腐、耐磨、耐酸、耐溶劑、耐熱、隔水和絕緣性好、富有光澤等特性,是軍工、工業設備、農業機械、基本建設、手工藝品和高端家具等的優質涂料。天然生漆被世界公認為“涂料之王”。

漆樹渾身都是寶,開發潛能極大、市場價值極高。漆樹是漆脂、油料、藥材、食品、飼料、化工和木材兼用的重要經濟樹種。漆樹可以采脂,漆籽可榨油、取蠟,漆木可做家具,漆葉、花、果、根均可入藥、生產食品。      

未來,生漆除用于大漆家具、地板、漆器工藝品、古建筑髹飾外,還將通過生漆改性后,廣泛用于建筑裝修、化工管道、地熱管道、污水處理管道、海底光纜、液壓設備、釀造儲罐等領域。

(二)全國行業發展概況及趨勢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生漆的國家,也是最主要的產地,按產地分四類:毛壩漆、城口漆、安康漆和貴州漆。漆器是中國古代在化學工藝及工藝美術方面的重要發明,是人類生活中具有觀賞性、實用性價值最高的工藝美術品,也是“中國傳統四大手工藝品”之一、“絲綢之路四大產品”之一、“中國文化三大媒介”之一。

在黨和國家大力發展綠色大健康產業的利好下,化學漆的生產及使用日益萎縮,生漆產業正煥發出新的生機。生漆產業橫跨第一、二、三產業,產業鏈十分寬廣,其所蘊含的經濟價值、生態價值和文化價值正被大力挖掘。2017年開始,我國生漆行業開始持續升溫,價格從上世紀九十年代末的谷底開始逐步反彈、持續上漲。到2019年底,我國防腐及其它功能涂料市場需求約250萬噸,而全國生漆產量不足2萬噸,健康環保的天然生漆發展空間巨大。

云、貴、川、陜、渝等全國生漆傳統產地紛紛行動起來,爭相布局千億級生漆產業,用實際行動踐行“兩山”理念、助力鄉村振興。陜西省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已向國家林業與草原局申報創建 “漆樹產業國家創新聯盟”;福建省福州市正在創建“中國脫胎漆藝之都”,很多國禮都出自那里;四川省筠連縣提出要打造“國漆之都”,并獲批了“國家林業草原漆樹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慶、云南都在規?;N植漆樹;湖北省荊州市提出要打造“漆器之都”。

湖北省楚商聯合會肩負著振興國漆產業和復興楚漆文明的歷史使命,成立生漆專家、產業專家、金融專家、文化專家等生漆產業研究課題組,對深挖國漆的歷史文化內涵和產業外延做了深入研究,制定出當前漆樹產業創新性發展路徑和策略。

(三)恩施州壩漆資源開發利用情況

1.基地種植情況

恩施州的壩漆產業在歷史上曾經幾度輝煌,近年來被作為生物材料列為全州重點培育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在利川、咸豐、恩施、建始等重點產漆縣市打造萬畝漆林基地。截至目前,恩施州漆樹總面積已達25.45萬畝,基地漆樹已達350萬株。

2.企業培育情況

我國生漆企業數量不多,且尚未建立統一的行業標準,且主要應用在出口方面,整個供應鏈不完善,銷售渠道尚待挖掘,生漆市場并沒有完全打開,因此,競爭程度較小。目前,恩施州擁有生漆開發利用企業9家,其中省、州級林業產業化龍頭企業3家。   

3.產品研發情況

2010年,恩施州成立首家生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依托武漢大學、湖北民族學院作為技術支撐,組建研發團隊,建成相關實驗室,重點攻關漆樹栽培、壩漆采割、壩漆產品研發、深加工等課題,承擔完成國家、省、州科技項目4個,申請并獲得實用新型發明專利3項。

2012年,利川市鼓勵企業科技創新,引進了先進的滴灌采割技術,組織攻克的生漆改性速干技術應用于生產線。2014年,投資1.2億元,建成壩漆產品研發生產基地。目前,通過漆樹產學研合作項目,利川市正在積極籌建漆樹產業研究中心及博士流動站、生漆資源加工利用工程中心。

(三)恩施壩漆資源利用途徑探索

1.打造壩漆文化ip第一村,建成國家級壩漆主題現代農業產業園

在恩施境內新發展漆樹林20萬畝,每天可吸收二氧化碳1.34萬噸,每年可集約林碳匯指標489.1萬噸,年均獲得碳指標交易收入3億元以上。在恩施州城半小時圈內選擇一個適合大面積種植漆樹的村莊,以保護傳承“壩漆”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使命,以中華大漆人文始祖“漆園吏”(莊子)文化為核心(漆園吏,特指莊子。莊子與漆有如此特殊而深厚的關聯性,后世尊奉莊子為大漆人文始祖),著力打造中華大漆人文祖庭,占領全球大漆文化制高點。重點建設中華漆祖文化公園、華夏漆祖文化館、中國壩漆博物館、桼園美術館、人文漆道院、國際交流中心、東方巴比松藝術家村、非遺大師工坊、非遺手工藝術工坊、眾創孵化基地、漆主題產學研基地等項目。圍繞漆產業孵化、文化交流、品牌推廣、開發產學研游等,通過“沉浸式場景體驗+社群生態圈”的模式,開展中國漆生活藝術博覽園、主題民宿、主題茶餐、研學培訓、文旅康養、休閑體驗等項目開發運營,打造具有國際化視野和良性內循環系統的中國漆文化第一村和漆主題文旅目的地。

2.打造壩漆文化ip展示交易第一旗艦綜合體,建成國家級壩漆文化總部經濟區

在恩施州城落戶建設中國國漆科技產業園,以“生漆+”跨界理念,開展以商招商,引入漆樹產業下游不同業態實體進駐產業園,包括全系漆器產品、漆樹化工產品、漆樹林副產品、漆樹生物醫藥原料、漆樹健康保健品、漆樹飲食品、漆樹美容產品等加工貿易深度開發漆樹產業價值,形成產業聚集效應。參照斗南國際花卉交易中心經驗,賦予中國壩漆產品大宗交易金融屬性,在恩施落戶建設中國漆資源交易中心,建成國家級中國漆產業總部經濟區。

3.打造壩漆文化ip連鎖第一品牌,建成世界級壩漆文化上市集團企業

包裝一批壩漆特色歷史文化工藝美術產品,研發一批壩漆食藥及生活用品,集合手作匠人與文創設計品牌、展現千年漆藝的薪火傳承與創意新生的漆器、漆畫、漆藝文創產品產品,以工匠精神深挖壩漆技藝背后的匠人文化、品牌文化,輸出屬于壩漆文化的IP,實施壩漆文化輸出“千城萬店”工程,打造中國生漆文化ip連鎖第一品牌。

通過科技創新、產能建設和市場拓展,建設“壩漆”生產交易平臺,通過線上線下銷售平臺搭建運營,穩步做大市場規模。力爭2021年,建成投產生態涂料科技板塊,實現產量300噸,實現營收3000萬元,毛利750萬元。到2023年,建成產能3000噸,實現產量2000噸,實現營收20000萬元、稅后利潤1875萬元、碳指標交易收入100多萬元。到2026年,實現營收45000萬元、稅后利潤4281.75萬元、碳指標交易收入300萬元。從2024年開始申報IPO,2026年完成創業板IPO上市。

二、存在的困惑和難點

(一)產業急需人才培養

建議招商國內外生漆龍頭企業落戶恩施,與武漢大學、華中農業大學、湖北美術學院、中南民族大學、湖北民族大學和恩施職院等高校合作,培養種植、割漆、產品設計、髹飾技藝、古建油飾彩繪施工、產業運營管理、新媒體運營、電商新零售等各類專業人才,解決科技力量薄弱、自主研發能力不強、工業化進程緩慢問題。

(二)項目急需政策引導

建議將壩漆產業上升到省級戰略,出臺生漆產業發展實施意見,將漆樹納入湖北省戰略儲備林樹種予以支持發展。參照茶葉產業等獎補政策,將項目資金和專項扶貧貸款向生漆產業傾斜,并加大生漆產業產學研用支持力度,推動制定符合時代標準的壩漆產業行業標準,搶占全國生漆產業制高點。

(三)資源急需深度開發

建議將壩漆產業納入省級農業產業鏈重點培育,安排專項產業基金,組建專業智庫和國際頂級漆科研團隊,聯合國際國內權威機構、高??蒲袌F隊和實戰專家,開展漆樹全產業鏈科研攻關,開發生漆應用新技術,開拓生漆應用新領域,提升生漆產品附加值,不斷延伸漆樹價值鏈。

三、有關產業發展建議

(一)將壩漆文化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梯次培養傳承人才隊伍

2021年5月24日,壩漆制作技藝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如何培養具有現代國際眼光的壩漆制作技藝人才?建議從三個方面著力:一是傳承保護好漆藝,全面開展漆藝的調查、紀錄、建檔、保存、學術研究和出版;二是傳播引導好漆文化,建設大漆文化的傳播、漆生活的培育、漆藝鑒賞和普及等漆藝文化生態體系;三是傳授教育好漆人才,組建中國壩漆國際漆藝產業學院,施行漆藝教學“學徒制”“游學制”“校企合作制”“雙導師制”和“建立大師工作室制”,通過實施行業領頭人培養、漆藝人才素質提升、漆藝產業人才集聚等三大工程,梯次培養具有國際眼光的大漆大匠、漆藝大匠,培養能“擇一業終一生”、有精湛技藝和文化底蘊的傳承人。

(二)將壩漆項目列入國家級重點項目支持名錄,規模發展農旅融合項目集群

把中國壩漆產業列為經濟社會發展鄉村振興重大戰略,把“中國桼谷”項目建設列為鄉村振興重大示范性、創新性工程,在各項政策措施上予以重點支持和優先安排,并向湖北省政府和國家有關部委申報國家級鄉村振興重點項目。以家庭親子研學教育為核心,以高顏值漆主題農場場景拍照打卡和在地農耕文化為活動主題,從民俗、自然體驗等方面打造滿足一天行程的漆主題特色體驗產品,開發若干漆主題“農旅養”融合精品標桿項目,為恩施文化旅游事業高質量融合發展錦上添花。

(三)將壩漆產業列入國家級外交禮品投資儲備,全面倡導健康中國漆道文化

通過策劃推廣和政府推薦,將壩漆工藝品列為國家外交禮品。以壩漆研發生產企業、恩施職業技術學院等科研院所實訓基地為基礎,整合恩施工藝美術行業資源和工藝美術大師資源,完善國禮設計生產制作產業鏈,在恩施市產業園區內建設“國禮生產基地”,集工藝美術國禮研發設計、生產制作、實訓交流和文化旅游等多種功能于一體,有效地帶動恩施工藝美術行業人才、技藝的傳承和創新,引導傳統工藝美術向文化創意高端產業發展,成為恩施壩漆國禮創意設計、高端制作、人才聚集、品牌展示、文化旅游、國際交往的新平臺。

(作者系湖北省恩施市硒資源保護與開發中心黨組成員、副主任)

責任編輯:張洽棠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