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社會 正文

我國百強區人均地均GDP指標高于蘇浙粵

2021-08-18 14:31 中國發展網 王曉濤
賽迪顧問 全國百強區 江蘇省 廣東省

摘要:8月17日,由賽迪顧問城市經濟研究中心編制的《2021年中國城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白皮書暨2021年賽迪百強區》正式發布。數據顯示,我國城區百強(不含直轄市、港澳臺地區)經濟密度和發展效能持續提高。2020年,百強區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47166元,地均國內生產總值實現10.64億元/平方公里,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甚至高于江蘇(121205元、0.96億元/平方公里)、浙江(100070元、0.61億元/平方公里)和廣東(87897元、0.62億元/平方公里)等經濟強省的省域平均水平。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王曉濤報道  8月17日,由賽迪顧問城市經濟研究中心編制的《2021年中國城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白皮書暨2021年賽迪百強區》正式發布。數據顯示,我國城區百強(不含直轄市、港澳臺地區)經濟密度和發展效能持續提高。2020年,百強區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47166元,地均國內生產總值實現10.64億元/平方公里,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甚至高于江蘇(121205元、0.96億元/平方公里)、浙江(100070元、0.61億元/平方公里)和廣東(87897元、0.62億元/平方公里)等經濟強省的省域平均水平。此外,2020年百強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58851元,較全國的43834元高出15017元。

2021年賽迪百強區

111_副本

據了解,賽迪顧問城市經濟研究中心在白皮書編制工作中確定了“雙門檻”硬核篩選標準:國內生產總值>800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0億元。

據統計,2021年百強區中,“三千億”城區已達12個,“兩千億”城區增至27個。城市強區中,深圳南山區和廣州天河區經濟規模已突破5000億元關口,領跑全國城區;排名第一的南山區國內生產總值更是超過6500億元,在全國城區中遙遙領先。深圳寶安區、青島黃島區、廣州黃埔區和佛山順德區的國內生產總值均已超過3500億元。另外,有8個城區國內生產總值在2500億-3500億元區間,有26個城區國內生產總值在1500億-2500億元區間。

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突破2000億元的城區增至27個。這些頭部城區經濟實力異常突出,國內生產總值累計達8.41萬億元,以不到全國0.2%的陸地國土面積,貢獻了全國8.2%的GDP。

值得注意的是,在區域分布上,百強區東多西少的分布態勢更加明顯,東部地區較上年增加3個,共占68個席位;西部地區保持穩定,仍占16個席位;中部地區連續兩年下降,占14席;東北地區有所下降,較上年減少2席,僅擁有2個席位。城區之間經濟發展差距持續擴大,東部地區城區顯著強于其他地區,且發展優勢更加凸顯,全國城區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依然嚴峻。

分省來看,江蘇、廣東領跑全國,浙江、四川、山東優勢明顯。2021年,江蘇和廣東上榜城區數領跑全國,分別有22個和20個城區上榜;在百強區前10名中,廣東獨占八成,并包攬前3位。浙江、四川、山東分別上榜12、10、10個城區,其中山東的黃島區進位第4名。除了以上5個領跑省份外,其余?。▍^)上榜城區數均少于或等于5個。

責任編輯:王曉濤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