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社會 正文

2021第二屆中國老齡社會峰會聚焦“老齡時代社會力量”

2021-12-28 17:11 中國發展網
養老服務 創新發展 公益事業 老齡化

摘要:涉老社會創新的范圍向更廣闊的領域發展,很多為老服務同時也兼顧了全齡化趨勢。社會創新的服務對象細分、產業細分、標準在細化。很多to B的平臺涌現,服務于老齡社會資源要素配置,為涉老服務賦能。企業社會責任意識上升,在解決老齡化問題中尋求更多發展機會,很多公益社會組織也在擁抱商業模式。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楊虹報道  人口老齡化已成為我國中長期發展的新國情、新背景,其影響波及社會方方面面。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的落實,不僅需要政府有效引導,更需要全社會廣泛參與。同時,將積極老齡化、健康老齡觀理念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也是適應老齡時代發展的重要舉措。對此,社會力量已自發進行諸多創新和有益的嘗試與探索,相比政府由于其靈活性更強,往往能產生更大的社會影響。日前,由盤古智庫、老齡社會30人論壇等聯合主辦的“老齡時代社會力量——2021第二屆中國老齡社會峰會”在京舉辦。本次會議邀請老齡社會30人論壇成員以及社會各界專家、學者,共同探討老齡時代下的社會力量。會議發布了題為《破圈:從局部優化創新到社會融合創新》的報告。報告總結了老齡社會創新的八大趨勢,分為四化和四融,并指出了老齡社會的創新仍然面臨著八大挑戰,以及老齡社會創新的五大未來發展機遇。

四化包括:第一,影響全齡化。涉老社會創新的范圍向更廣闊的領域發展,很多為老服務同時也兼顧了全齡化趨勢。第二,領域精細化。社會創新的服務對象細分、產業細分、標準在細化。第三,模式平臺化。很多to B的平臺涌現,服務于老齡社會資源要素配置,為涉老服務賦能。第四,企業社會化。有兩層含義,一是企業社會責任意識上升,在解決老齡化問題中尋求更多發展機會。二是很多公益社會組織也在擁抱商業模式。

四融包括:第一,技術與老齡社會融合。很多老齡用品集合了生物學、信息科學、材料科學等集中應用的老齡產品,而且老齡產品對于促進老齡社會的創新產生越來越大的作用。第二,公益與商業模式融合。第三,區域間協作治理融合,這里面有三層含義:一、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融合發展下的社會資源融合。二、城鄉養老資源融合,它會讓城鄉養老資源相對流動。三、國際間合作加強。2019年中日韓簽署了《中日韓積極健康老齡化合作聯合宣言》。第四,部門間政策制定融合,也就是涉老政策的“破圈”,涉老政策最早追溯到建國初期的針對老年人養老保障,到今天多部委聯合發文指導老齡工作。

報告指出,老齡社會的創新仍然面臨八大挑戰:第一,老齡社會認知仍然不足。第二,老齡產品和服務供需不平衡。第三,技術應用沒有充分適應創新要求,現在通過技術應用,比如信息技術和數字技術應用于智慧養老,但是這些老齡數據如何才能集中發揮更大的作用,目前還在瓶頸期。第四,老齡社會創新的基礎設施不足。第五,區域性深度老齡化治理難題。第六,專業人才缺乏。第七,普遍造血能力不足,需要關注可持續運營模式。第八,“9073”養老格局、退休政策等老齡社會重大問題亟待重新思考。

報告提出了老齡社會創新的五大未來發展機遇:第一,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上升為國家戰略,從制度使層面,老齡產業和事業有更大施展空間。第二,老齡產品和服務需求將激增,老齡產業成為巨大的朝陽產業。第三,科技為老,技術創新與應用拓展了社會創新的邊界和形態。第四,城市更新框架下,公共基礎設施適老化建設將迎來高峰期。第五,金融適老,推動保險體系等資本市場改革。

責任編輯:楊虹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