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近四成白領拿到年終獎,平均金額逾萬
摘要:歲末年初,智聯招聘發布的例行專項調研報告《2021年白領年終獎調查報告》顯示,2021年近四成白領拿到了年終獎,平均金額為10227元,5年內首次破萬,同比增長30.7%。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王曉濤報道 歲末年初,智聯招聘發布的例行專項調研報告《2021年白領年終獎調查報告》顯示,2021年近四成白領拿到了年終獎,平均金額為10227元,5年內首次破萬,同比增長30.7%。
2021年近四成白領有年終獎,占比高于前兩年。智聯招聘調研數據顯示,2021年能拿到年終獎的白領占36.6%,相對2020年的27.6%、2019年的33.3%有所上升,但仍低于2018年的55.2%、2017年的66.1%。此外,17.4%的白領表示年終獎“據說有,不確定”,而表示拿不到年終獎的白領占比32.6%,比2020年的40.4%有所下降。
超半數國企白領有年終獎,比例是民企的近兩倍。從不同性質企業來看,國企仍然運行穩定,54.9%的國企白領可以拿到年終獎,在不同性質企業中排名第一,占比高于2020年的48.7%。外商/港澳臺獨資企業(51%)、政府機關/事業單位(47.9%)、合資企業(46.2%)緊隨其后。而僅有29.5%的私營/民營企業白領在2021年能夠拿到年終獎,比例約為國企的1/2。
能源、金融等傳統行業白領年終獎情況更好,文體教育排名墊底。分行業來看,能源/礦產/環保行業白領獲年終獎的占比最高,達到49%,高于2020年的38.9%,繼續排名行業第一。其次是金融業,48.3%的白領可拿到年終獎。政府/非盈利機構(47.6%)、汽車/生產/加工/制造(45.7%)緊隨其后。得益于國內疫情的有效防控,居民生活在2021年逐步恢復正常,服務業白領拿到年終獎的占比從2020年的17.7%上升至27.7%,不過仍排在后兩位,排名墊底的是文體教育行業,僅21.8%的白領有年終獎可拿。
白領年終獎均值10227元,5年內首次破萬,同比增長30.7%。調研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白領年終獎平均值為10227元,較2020年的7826元同比增長30.7%。從具體分布來看,2021年白領年終獎在“10000-50000元”和“50000元以上”區間內占比分別為32.3%、9%,兩項占比總和達41.3%,高于2020年的29.2%。這體現了年終獎兩級分化嚴重:在近七成白領可能拿不到年終獎的情況下,拿到年終獎的白領中有四成以上收獲逾萬。
33.2%的白領年終獎同比減少,公司經濟效益低為首要因素。調研發現,31.3%的受訪白領收獲了比上一年更豐厚的年終獎,較2020年的25.9%有所上升。不過,年終獎與上一年持平的占比最高,為35.6%。33.2%的白領表示年終獎更少了,比2020年的35.8%有所下降。“公司經濟效益太低”成為白領年終獎縮水或根本沒有年終獎的主要原因,占到35.1%。
金融業重返年終獎首席大戶,文化/傳媒/娛樂/體育業持續居后。2021年,金融業白領年終獎均值15152元,高于2020年的9712元(第三名)和2019年的14293元(第一名),重返行業第一。能源/礦產/環保業白領年終獎為12571元,略低于2020年的12987元。受疫情影響,文化/傳媒/娛樂/體育業白領年終獎均值7156元,排名墊底,該行業去年排名倒數第三。
市場/公關/廣告崗位年終獎最高,人力資源墊底。調研顯示,年終獎最高的崗位為市場/公關/廣告,達到12732元,遠高于2020年的8167元(各崗位中排名第6)。直播帶貨、社群營銷等線上推廣方式的盛行,業務需求增大,帶動了相關崗位人才價值的快速釋放。2021年,人力資源崗位年終獎最低,為7260元,略高于2020年的7139元??头?370元)、行政/后勤(8122元)也排名靠后,這些行業年終獎較低或與其工作內容不與公司業績直接掛鉤有關。
北京白領年終獎平均13152元,繼續領跑全國。2021年,北京再次上榜年終獎最高城市,平均金額達到13152元,但略低于2020年的13258元。一線城市年終獎普遍較高,深圳、上海分別為12757元、12701元,高于2020年的7739元、11465元。
近三成白領認為大數據/云計算年終獎最高,元宇宙暫時未被看好。對于各種新興行業,27.9%的白領認為大數據/云計算行業的白領會拿到更高的年終獎。其次是新能源、人工智能和直播電商,分別有16.2%、15.9%、15.5%的白領認為這些行業年終獎最高。對于時下火熱的元宇宙,僅有4.7%的白領認為該行業年終獎最高,相比之下,白領對已經普遍應用落地的新興行業更有信心。
智聯招聘認為,年終獎調研不僅反映了白領的福利待遇情況,也能夠啟迪雇主制定更合理的激勵制度,調整年終獎發放方式,以增強人才凝聚力,激發員工積極性。尤其是在不確定的經濟環境下,企業建立更加高效的福利制度和激勵措施,能夠讓白領感受到“尊重感”和“安全感”,讓白領更充分地發揮主觀能動性,在與雇主的雙向奔赴中實現共贏。
責任編輯:王曉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