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散花開日 攜手繪“彩虹”——寫在蘭溪“三區”解封之際
摘要:“當我們在一起,就擁有前進的力量?!庇y而上、彼此相依,正是這座城市與一個個普通市民相互信任、雙向奔赴的生動詮釋,正是黨委政府與市民群眾換位思考、守護者與被守護者彼此溫暖的有力注腳,讓抗疫過程中展現的蘭溪速度、蘭溪力度與蘭溪溫度更加熠熠生輝。
中國發展網訊 楊一之 記者富慶熙報道
烏云終散,陽光終來。
4月9日,蘭溪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發布41號通告,自20時起,解除“三區”管控措施,全市應急響應等級從II級調整為III級,恢復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
14天,經歷了日日夜夜的奮戰與堅守,“偶感風寒”的蘭城沐浴春日陽光,再次恢復了往日的煙火氣。
回首這段戰“疫”時光,全市上下凝心聚力、盡銳出戰、以快制快,各方力量迅速集結、同心協力、共克時艱,終于在今天撥開了疫情陰霾,迎來了春暖花開。
速度——與疫情賽跑
3月26日10時40分,蘭溪市發現一例新冠肺炎病毒初篩陽性人員,經金華市疾控中心復核陽性;11時,經專家組診斷為無癥狀感染者。
一聲“哨響”,吹響了蘭溪大地直面本土疫情的集結號,一場與病毒正面搏擊的戰役就此打響。
接到報告后,金華、蘭溪兩級迅速激活應急指揮體系,立即啟動應急響應,第一時間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復采復核、隔離管控等應急措施。
金華市委書記凌志峰、市長邢志宏坐鎮蘭溪統籌調度,蘭溪市委書記張群環、市長朱俊華率黨員干部盡銳出戰。金華、蘭溪兩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迅速扁平化運行,形成上下聯動、高效協同的工作體系。
快速開展流調溯源。金華、蘭溪兩級流調專家全面排查該陽性感染者活動軌跡、人員接觸情況,深入調查感染源、傳播鏈,第一時間向社會發布感染者軌跡。
迅速劃定“三區”管控。經省、金華市專家綜合評估研判,劃定封控區、管控區、防范區,嚴格落實管控措施。同時,實施路口合圍、加強卡口管理、完善巡查值守,構筑起全天候、無死角的防控體系。
全力做好人員管控。發揮公安與疾控協同機制,迅速排查密接、次密接人員,嚴格落實涉疫人員分級管控措施,安全有序開展隔離轉運工作,堅決做到應隔盡隔,確保形成閉環。
全面開展核酸檢測。根據分級分區情況,開展大規模核酸檢測工作,進一步織密織牢聯防聯控“防疫網”,保障廣大市民健康安全。
……
快檢測、快流調、快編組、快轉運、快隔離,“五快”循環落實機制嚴格執行,確保“三區”不發生漏管、脫管、失管。
疫情、輿情、社情“三情”聯動,硬隔離與暖服務同步推進,嚴管與厚愛有效結合,凝聚起干群齊心共同抗疫的強大合力。
這是一場與時間競速的賽跑,這是一場與疫魔較量的戰役。在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面前,蘭溪快速響應、快速集結、快速行動,確保以最快速度、最短時間、最小代價打好這場疫情防控遭遇戰。
力度——構筑“銅墻鐵壁”
萬眾一心,沒有翻不過的山;心手相牽,沒有跨不過的坎。
當居民的生活按下了“暫停鍵”,有些人卻反向“逆行”按下了“快進鍵”。天使白、志愿紅、橄欖綠、守護藍、環衛黃……各方力量迅速集結,無數素不相識的人挺身而出,構筑起堅不可摧的“銅墻鐵壁”。他們以最無畏的擔當、最熱乎的雙手、最勤快的雙腿守護千家萬戶,用自己的辛苦指數換取全市人民的平安指數,成為最可敬的“逆行者”。
1800余名醫務人員火速集結、奔赴“疫”線。“我可以”“我報名”“一切聽從組織安排。”疫情發生后,全市各醫療機構聞訊而動,緊急抽調500余名精干力量參與核酸采樣、核酸檢測等工作;兄弟縣市的1300名醫務人員、5家核酸檢測機構火速馳援蘭溪,構筑起疫情防控的堅實堡壘。
3000余名志愿者主動請纓、日夜堅守。疫情面前,他們不顧個人安危,夜以繼日、連續奮戰,積極開展防疫宣傳、秩序維護、體溫測量、清潔消殺、物資配送等志愿服務,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志愿紅’”的使命和擔當。
40000余名黨員干部挺身而出、沖鋒在前。流調溯源、轉運隔離、“三區”管控、卡點值守、“兩清兩掃”……在疫情防控相關的各個領域,全市廣大基層黨組織和黨員越是艱險越向前,在防疫一線砥礪初心、踐行使命,全力以赴保障群眾安全、社會穩定,生動詮釋了入黨時的錚錚誓言,讓黨旗在抗疫一線高高飄揚。
一個個堅定的身影、一幀幀感人的畫面,一句句暖心的話語,成為疫情陰霾下最動人的溫暖瞬間,凝聚起齊心協力、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強大合力:在蘭溪市健康驛站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醫護人員陸旭芬開啟了“24小時不定時”工作模式,這也是她第三次進入感染風險極高的集中隔離點,她堅定地說:“作為白衣戰士,若有令,召必應”;獨臂志愿者施小龍前往“三區”化身臨時“搬運工”,將一箱箱沉重的防疫物資扛在肩上,一趟又一趟地來回搬運,用日行數萬步的速度全力保障市民所需,最久時連續工作了12個多小時;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張建忠白天在臨時指揮部協調統籌工作,晚上回到辦公室復盤工作,整整65個小時幾乎沒合眼,直到累倒在病床上仍在不停工作……
“他們都是普通人,只是因為換了一身衣服,便成了戰士。”當華燈初上,當卡點撤去,當道閘高高抬起,當處處歡聲笑語,當“煙火氣”漸次升騰,當城市再度煥發活力,我們不由說一聲:蘭溪戰“疫”,感謝有你!
溫度——催生“雙向奔赴”
雖然城市慢慢“靜”了下來,但是人心卻“熱”了起來。
在核酸檢測點,無論白天還是黑夜,我們常??梢钥吹绞忻衽c醫護人員互道“感謝”,醫護人員和志愿者們互道“辛苦”;在交通服務點,愛心人士在戰“疫”后方開啟了“深夜食堂”,每天為一線工作人員送上暖心“能量餐”……抗疫路上,一場場雙向奔赴,如同一次次愛的接力,傳遞出源源不斷的正能量。
這是黨委政府與市民群眾的“雙向奔赴”。“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價。”集結調動各方力量,保障“三區”生活醫療物資充足供給;戰“疫”求助平臺24小時不打烊,隨時傾聽群眾所想、解決群眾所需;工作人員爬樓到戶配送物資、送醫上門,引導居民進行核酸檢測,做好心理安撫疏導;開設“三區”臨時醫療點、開辟就醫“綠色通道”、組建流動產檢隊,全力守護群眾身心健康……蘭溪抗疫,始終堅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快速解決市民群眾在疫情防控中遇到的“急難愁盼”問題。
黨和政府心中有人民群眾,人民群眾信任黨和政府。精細化、人性化的防控措施,不僅安撫了市民情緒、維護了社會穩定,也有力地凝聚了民心、振奮了人心,激發出廣大市民群眾同心抗疫的高度自覺。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管控,廣大市民群眾表現出極大的理解,戴著口罩自覺排隊做核酸檢測,現場不鬧不擠、秩序井然;沒有瘋搶物資、沒有哄抬物價,該居家就居家、該隔離就隔離,積極承擔起自己的社會責任。
這是愛與溫暖的“雙向奔赴”。一線抗疫人員的辛苦付出,市民看在眼里、記在心上。“你守護我,我溫暖你。”有不愿意留名的愛心父子為卡口“守夜人”送夜宵,有愛心企業積極籌集捐贈口罩、防護服、隔離衣等防疫物資,有萌娃用繪畫、手工“花式”為抗疫一線工作人員加油鼓勁,還有居民“就地上崗”成立志愿者隊伍,助力社區做好防疫工作、共同守護家園……市民群眾不僅以積極配合防疫工作的實際行動給予一線最堅定的支持,還紛紛伸出愛心之手,用自己的微薄之力溫暖著每一位工作人員的心,用愛心匯聚成戰“疫”力量。
在這些“雙向奔赴”的過程中,愛與愛傳遞,心與心相通,更賦予我們戰勝疫情的堅定信心與內生動力。未來的路還很長,“解封”不等于“解防”,各級各部門仍以更昂揚的斗志、更有力的舉措持續筑牢疫情防控堅實防線,全市人民仍需提高警惕,養成良好的防護習慣。同心協力、堅持到底才能迎來春暖花開。
“當我們在一起,就擁有前進的力量。”迎難而上、彼此相依,正是這座城市與一個個普通市民相互信任、雙向奔赴的生動詮釋,正是黨委政府與市民群眾換位思考、守護者與被守護者彼此溫暖的有力注腳,讓抗疫過程中展現的蘭溪速度、蘭溪力度與蘭溪溫度更加熠熠生輝。
自然界的春天是盼來的,“戰”疫的春天是拼來的。
一起走過的14天,刻進記憶。我們見證了全民抗疫的決心,見證了逆行而上的感動,見證了眾志成城的溫暖。
風雨過后,陽光正好。
讓我們不負春光,一起向未來!
責任編輯:唐雅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