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天津市知識產權發展狀況》《2021年天津市知識產權保護狀況》白皮書發布
摘要:2021年,飛騰信息、凱萊英、建科機械等38家龍頭企業成為高價值專利培育試點;全市75家企業的86個品牌獲得“天津市重點培育的國際自主品牌”認定;茶淀玫瑰香葡萄、小站稻、獨流老醋3件地理標志入選全國第一批地理標志運用促進重點聯系指導名錄。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訊 王敏 記者朱波報道 4月25日,天津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2022年知識產權新聞發布會,發布了《2021年天津市知識產權發展狀況》和《2021年天津市知識產權保護狀況》白皮書。市政府副秘書長、市政府新聞發言人許穎悟,市知識產權戰略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市知識產權局局長吳挺,市知識產權局副局長郭文強,市知識產權局副局長陳繼江出席發布會,并回答媒體記者的提問。
市政府副秘書長、市政府新聞發言人許穎悟介紹:2021年,全市專利授權量達到9.8萬件,同比增長29.8%;有效發明專利突破4.3萬件,同比增長13.8%;有效注冊商標達到35.3萬件,同比增長22.1%;每萬人口發明專利31.3件,同比增長28.3%;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12.4件。
本市出臺知識產權保護領域的綜合性地方法規,切實保護權利人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等做法得到全國人大的肯定。市知識產權戰略領導小組積極發揮作用,組織印發《天津市知識產權“十四五”規劃》和《天津市全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激發創新活力的工作措施》,為激勵創新發展、深化知識產權保護提供有力支撐和堅強保障。
市知識產權戰略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市知識產權局局長吳挺介紹:2021年,市知識產權局組織開展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奧林匹克標志知識產權保護專項行動以及老字號企業商標和馳名商標執法保護專項行動,市公安機關連續偵破一系列重大案件,市場監管委積極推動構建“七個一”天津特色商業秘密保護體系,全市法院系統持續優化知識產權審判機制,新收各類知識產權案件13813件,審結12649件。在此基礎上,各相關單位開展知識產權保護聯合執法10余次,立案查處知識產權行政案件1954件,調解專利糾紛案件118件,共同促進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深入發展、扎實推進。
2021年,飛騰信息、凱萊英、建科機械等38家龍頭企業成為高價值專利培育試點;全市75家企業的86個品牌獲得“天津市重點培育的國際自主品牌”認定;茶淀玫瑰香葡萄、小站稻、獨流老醋3件地理標志入選全國第一批地理標志運用促進重點聯系指導名錄。
同時,本市加快建設升級一批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2021年,圍繞“細胞谷”“中國信創谷”“北方聲谷”等特色產業主題園區,建成合成生物、信息安全、動力電池3個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華北知識產權運營中心累計完成專利轉移轉化233件,年運營收入1.18億元,同比增長147.2%;中科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獲批國家級產業運營中心;結合“科創中國”品牌,加快推進天津知識產權生態產業園建設,為知識產權保護發展、轉化運用提供更加廣闊平臺。
本市還積極推進“專利轉化專項計劃助力中小企業創新發展”和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入園惠企行動,北辰區推出的“辰智貸”累計為24家中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擔保貸款1.56億元;本市首單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即將落地發行。強化專業化市場化服務供給,打造“一站式”知識產權管理及服務體系,初步形成以知識產權行政管理機構、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知識產權綜合業務窗口、12315政務投訴舉報中心、海外糾紛應對指導中心、技術與創新支持中心(TISC)、高校國家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為一體的知識產權公共服務網點布局。(照片由孫靖涵 吳宏 吳濤供圖)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