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宕昌:冬日大棚農事忙 興產富農菇飄香
摘要:今年羊肚菌共種植6座大棚,預計產量1200斤,每斤鮮菇按市場價80元至100元計算,預計年產值能達到12萬元。”大村村羊肚菌種植基地負責人楊軍林對記者講。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劉國慶 劉治學 記者王斌報道 冬日的山巔塬上,甘肅隴南市宕昌縣官亭鎮大村村長條子壩的羊肚菌溫室大棚里,干群一起忙著科技培訓、擺放菌包、田間管護、整地放水等農事活動,確保冬季農業生產,為元旦春節的蔬果銷售市場做準備。
宕昌縣官亭鎮大村村地處山塬腹地,是典型的雨養型旱作農業區。這里的溫度、濕度、光照、土壤等自然條件更適宜羊肚菌的生長。
“我們采取“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的利益聯結方式,吸收周邊8戶群眾在大棚務工,每人每天務工收入有100元,一年能帶動增收3000元。今年羊肚菌共種植6座大棚,預計產量1200斤,每斤鮮菇按市場價80元至100元計算,預計年產值能達到12萬元。”大村村羊肚菌種植基地負責人楊軍林對記者講。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羊肚菌種植周期短、效益高、見效快,是實現增收致富的好產業。”宕昌官亭鎮黨委書記馬志明介紹,連日來,在黨的二十大精神鼓舞下,鎮上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黨群活動日”,組織干部群眾學習羊肚菌種植技術,提升管理技能,奠定人才基礎,盤活土地資源,因地制宜在大村村長條子壩建成羊肚菌種植大棚6座。“產業興旺夯實了大村黨支部的底氣,產業振興筑牢了鄉村振興的根基。”
“種植羊肚菌一年一季,冬種春收,周期短、效益高,市場供不應求。在羊肚菌種植空檔期,還能將大棚用來種植瓜果蔬菜,一年四季菌蔬輪作,在壯大村集體經濟的同時,帶動群眾就業增收,走出了一條鎮域經濟差異化發展的特色之路,實現了群眾就業增收和村集體經濟提質增效的雙贏。”馬志明表示。
據悉,近年來,宕昌官亭鎮立足資源優勢,搶抓鄉村振興發展機遇,按照“保糧、擴藥、提椒、增菜”的工作思路,通過黨建引領、項目扶持、合作社帶動等措施,大力發展羊肚菌產業,深化“宕昌模式”。僅該鎮王家村就建成“千畝中藥材種植示范基地”1處,花椒鎖邊23000株,吸納帶動群眾90戶,實現創收200余萬元。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