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社會 正文

江西宜春經開區積極實施“人才強區”戰略

2022-12-23 16:28 中國發展網
江西宜春經開區

摘要:實施產業人才筑鏈行動,根據產業鏈布局人才鏈。圍繞鋰電新能源等產業發展需求,開展專場引才活動,支持重點企業開展校企合作,全力打造人才集聚高地。

 中國發展網訊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我們要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宜春經開區一直以來對人才工作高度重視、高位推進,堅定不移地實施“人才強區”戰略。尤其是近幾年,通過不斷優化人才發展環境,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吸引了一批批優秀人才扎根宜春經開區。

不斷完善體制機制,打造吸引人才“助力器”。堅持黨管人才。區黨工委領導班子成員通過開展經常性“雙向訪談”、政企茶敘會、深入工作一線走訪看望、重要節日探望慰問等方式,廣泛開展聯系服務工作,征集企業專家人才意見建議,幫助專家人才解決生活和工作中的現實問題。完善“招引”體制機制,探索招商引資與招才引智相結合的制度體系,搶抓“雙碳”機遇,全力做大做強鋰電新能源首位產業,大力開展招才引智活動。先后引進國軒高科、寧德時代、比亞迪、贛鋒鋰業等4個投資超百億元的高層次創新創業項目落戶。強化政策體系落實,全面梳理人才政策,加快迭代升級現有政策,結合實際,制定出臺《宜春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才政策兌現管理辦法》,修訂《宜春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才引進培養辦法》,實行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

持續優化服務環境,構建人才興業“磁力場”。注重打造人才及企業服務平臺。安排人才專項經費3000萬元,用于人才創新創業獎補和高層次人才引進。建立“領導+部門+特派員”網格化服務企業工作機制,積極當好惠企政策宣傳員,通過特派員到企業一線積極宣傳人才引進等惠企政策,并加強對企業申報條件、流程的指導,推動政策加快申報加快審批、加快兌現,全力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今年以來,累計兌現企業“科技創新”獎補資金791萬元,兌現高層次人才購房和購車補貼30多萬元。積極解決人才的“后顧之憂”,突出營造人才安心、安身、安業的發展環境,不斷加大財力、物力投入力度,建設全省首個集人才服務中心、就業公共服務平臺、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創業孵化基地等功能為一體的招工引才服務綜合體項目和集人才公寓、人才街區、人才主題公園為一體的鄰里中心集裝箱配套商業區項目,不斷滿足各類人才的需求,用心為各類人才提供便利。提升綜合服務水平,堅持用心服務理念,為企業申報人才工程和創新平臺提供“保姆式”服務,一對一精細化開展申報服務。今年,該區推薦江西艾特磁材有限公司毛圣華申報了國家級人才工程,推薦申報省“雙千計劃”50個,目前已入圍考察38個(其中高層次創新創業團隊項目2個,科技創新高端青年人才1個,創新領軍人才長期項目1個,創新領軍人才短期項目34個),預計獲批項目資金支持2000萬元以上,入圍數和申報數均創歷史新高,列全市第一。

搭建價值實現體系,培育成就事業“智慧谷”。實施產業人才筑鏈行動,根據產業鏈布局人才鏈。圍繞鋰電新能源等產業發展需求,開展專場引才活動,支持重點企業開展校企合作,全力打造人才集聚高地。積極組織鋰電新能源企業參加“才聚江西 智薈贛鄱”引才活動和宜春市鋰電新能源企業直播帶崗活動;支持江西國軒與江西理工大學、宜春學院等高校開展校企合作,個性化、訂單式培養企業急需的鋰電產業技能人才。11月17日,該區還與宜春職業技術學院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在人才培養、產教融合、實踐基地、科技研發、社會服務等方面加強合作。做實“筑巢引鳳”載體,堅持“邊建設、邊引才、邊服務”思路,按照“一核兩翼六區”發展格局,加快建設宜春市高層次人才產業園,通過最優政策、最優環境、最優服務,吸引集聚高層次人才、高科技項目、高技術平臺落地發展,打造研究開發、成果轉化、創業孵化、技術服務及人才集聚等功能為一體的開放性、創新性平臺。目前,正在加緊建設金湖學校、人才驛站、鋰電科創城等配套項目。(張亞靜)

責任編輯:宋璟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