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屆中國企業“走出去”風險發布會在京舉行
摘要:3月20日至21日,第十一屆中國企業“走出去”風險發布會在京舉行。今年的會議內容,秉承“一切從風險出發”的理念,積極營造中國企業和公民“走出去”的風險管控生態服務體系,通過加強對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幫助中國企業“走得出、走得穩、走得贏、走得遠”,讓中國公民“走出去”更安全、更安心、更便捷。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王曉濤報道 3月20日至21日,第十一屆中國企業“走出去”風險發布會在京舉行。本次大會由江泰國際合作聯盟、江泰全球救援聯盟主辦,中國產業海外發展協會作為支持單位,長江商學院作為學術支持單位。
江泰國際合作聯盟、江泰全球救援聯盟主席沈開濤表示,今年的會議內容,秉承“一切從風險出發”的理念,積極營造中國企業和公民“走出去”的風險管控生態服務體系,通過加強對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幫助中國企業“走得出、走得穩、走得贏、走得遠”,讓中國公民“走出去”更安全、更安心、更便捷。
據了解,這一會議是由江泰國際合作聯盟、江泰全球救援聯盟共同創辦的一項民間活動。過去十年,活動精心組織國內外專家,持續編制世界五大洲年度風險版圖,為企業和公民“走出去”提供安全指引和“風控”建議;先后邀請了400多位國內外專家學者、駐華使節和商務參贊以及國際組織代表參會指導,與100多家駐華使館或商務機構不定期開展交流活動;選擇在北京、上海、南京和珠海等“走出去”企業較為集中的城市召開會議,得到社會各界一致認可。
本次大會發布了涵蓋五大洲的《2025中國企業“走出去”全球風險版圖》,這是大會連續第九年發布全球風險版圖。此外,大會聯合河北、福建、新疆、黑龍江、山東等省份和鹽城、昆明、南京、徐州、宿遷、南通等市的商務廳(局)、外經協會等部門,在各地設立了19個分會場,組織當地的“走出去”企業共同觀看。
沈開濤認為,當前中國企業全球化進入“深水區”,新型風險聚合涌現,并與傳統風險交織疊加,風控任務異常艱巨,必須從高緯度規則重塑上入手,才能長效化解海外風險。他建議要強化戰略引領,堅定發展信心;要深化戰略定力,鍛造新型競爭力;要完善屬地經營,構建共生體系;要加快數字化轉型,構筑智能防控體系。
原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副部長、博鰲亞洲論壇原秘書長龍永圖表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對中國企業“走出去”具有巨大推動作用。他強調,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給中國企業“走出去”提供了一個正確的原則——不僅要考慮自身利益,也要考慮如何讓當地百姓受益,形成一種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的局面。
有企業家認為,制造業“不出海就出局”。對此,長江商學院院長李海濤表示,“不出海就出局”說的不僅是制造業,中國所有行業都要把出海作為重要議題,怎么強調都不為過。他指出,本輪出海是“新質生產力”出海,完全不同于過往依靠低價的貿易出海。中國企業有非常大的機會,在海外市場打造自己的第二增長曲線。消費端2C,核心是從具有供應鏈優勢的產品和產能出海,最終實現適配各地市場的品牌出海。
妥善應對風險挑戰關乎中資企業和我國海外利益與安全,中國產業海外發展協會會長和振偉提出五點建議:一要建立健全風險評估機制,動態跟蹤國際局勢變化,研究制定好前置性應急預案以防范突發重大風險;二要深耕和強化屬地化運營意識,注重本地人才隊伍建設和務實履行社會責任,以良好企業形象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三要加強依法合規管理,高標準、嚴要求,讓數據安全、環境保護、勞工權益等符合國際規則與法律;四要注重技術創新和發展新質生產力,以創新驅動提升企業在全球產業鏈中的話語權與核心競爭力;五要主動與中資企業和第三方機構協同合作,形成資源共享、共同發展、互利共贏的國際化生態體系,努力把出海風險降到最小。
責任編輯:王曉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