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導報現場 正文

長假:不能僅用旅游收入評價,不能輕言放棄

2021-05-06 09:20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五一 旅游

摘要:“今年的‘五一’既是國內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勝利的體現,又切實帶來了假日消費釋放的新高潮?!敝袊嗣翊髮W商學院副教授王強接受中國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說。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 | 荊文娜

5月1日,北京市城鄉1000余個公園風景區,共迎來近114萬人次游客,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56%;5月1~3日,廣東省納入監測的150家重點景區共接待游客755.3萬人次,同比增長224.2%,較2019年同期增長11.5%……

假期調休5天,加之旺盛的出行需求,今年的“五一”被看作是“史上最火五一假期”,各地紛紛曬出了“五一”小長假旅游成績單。伴隨著我國文旅市場的全面復蘇,以及各地消費季開啟的疊加效應,假日消費的熱度快速攀升,進一步釋放了消費潛力,促進市場加速回暖——“五一”假期首日,江蘇南京重點監測的150余家商貿流通企業實現銷售額2.91億元,同比增長46.96%;廣西南寧重點商圈人流量同比增長5倍以上,全市接待游客同比增長119.31%,實現旅游消費同比增長128.89%。

“今年的‘五一’既是國內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勝利的體現,又切實帶來了假日消費釋放的新高潮。”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副教授王強接受中國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說。

 5月2日,北京“798”藝術區迎來大批游客參觀游覽。中國經濟導報記者 苗露/攝

5月2日,北京“798”藝術區迎來大批游客參觀游覽。中國經濟導報記者 苗露/攝

旅游消費“質”“量”齊升,對鞏固現有經濟增長意義重大

“‘五一’去哪玩兒?”“上海。”“是因為只能買到去上海的票嗎?”“聰明。”今年在就地過年的倡導下,人們積壓已久的出行需求希望在“五一”小長假期間得以釋放,可想而知出行購票場面的火爆。就在小黃和同事討論完“五一”去哪玩之后,去上海的火車票在“五一”假期前兩天也告急,4月最后兩天,小黃連續向同事、朋友發出了助力搶火車票的請求。還好,最終在幾十位朋友的助力下,小黃終于搶票成功。

在積蓄的情緒背后,是噴涌而出的巨大需求。小黃的經歷,是“五一”出游群體的一個真實寫照。王強根據相關數據分析指出,今年的“五一”消費主要呈現出幾個特點:交通、旅游消費暴漲;娛樂消費增長顯著;各地集中推出形式多樣的購物節、消費節、消費季、商圈市集等活動中,線上線下全面融合的新型消費成為主流形式;以品質提升、消費回流為代表的消費升級態勢明顯。

數據顯示,5月1日,全國鐵路發送旅客1882.6萬人次,較2019年同期增長9.2%。5月2日,全國鐵路發送旅客1471.8萬人次,較2019年同期增長11.6%。“多地旅游景區爆出天量游客,而且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不僅‘量’在增長,而且從攜程數據來看,‘五一’期間酒店預訂量比2019年同期增長了43%,這意味著旅游消費的‘質’也出現明顯提升。”王強分析,在旅游出行的帶動下,交通、住宿等行業消費回暖態勢明顯。

除了旅游帶動的消費升級,娛樂消費的貢獻率也較高。據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5月3日14時14分,2021年五一檔總票房(含預售)破10億元。

“這次‘五一’小長假具有一定的特殊意義,因春節時很多人選擇就地過年,所以‘五一’可以看作是自疫情暴發以來第一個可以長距離出游的小長假。在防疫要求下,如何使生活休閑步入正軌,這次小長假是對我們的一次考驗和檢驗。”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所研究員陳新年接受中國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一季度居民消費已經扭轉去年同期以來連續四個季度下降的局面,呈現恢復性增長態勢。“在這種態勢下,‘五一’小長假將進一步釋放居民消費潛力,帶來運輸、餐飲、住宿、景點門票等相關行業的大幅度反彈,對鞏固現有經濟增長態勢、進一步恢復到疫情前的常規性增長有重大作用。”

小長假遇到消費季,火花擦不停

5天的小長假,在很多人選擇跨地區出行的同時,也有不少人選擇不湊熱門地區和景點的熱鬧,索性來個就地游玩,因此各大商業區就成了首選。

“曼聯夢劇場是全球首家,預計將帶來千萬級的消費潛力。”“五一”小長假前一天,坐落于北京前門北京坊商業區附近的曼聯夢劇場開業,曼聯夢劇場運營方負責人、華銳娛樂聯合創始人耿楠接受中國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之所以選擇這個時間、這個地點開啟全球首店,一方面是因為這里地標性的文化底蘊與曼聯深厚的足球文化底蘊相契合,另一方面也是看準了“五一”假日經濟和消費季的疊加效應,在擴大影響的同時,更期待將來可以帶來更大的消費預期。

“我們不但為球迷們提供了體育與足球的沉浸式體驗,還通過前沿的互動設施與設計,打造出全新的體育主題線下消費場景,并結合政府補貼為消費者帶來大額促銷優惠。”耿楠表示,“在我國全民健身計劃及冬奧會的契機下,相信在體育文化消費方面,將會顯示出值得期待的消費潛力。”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到,今年是北京消費季活動開展的第二年,以曼聯夢劇場所處的西城區為例,在“五一”期間開啟的“西城惠民消費季”,通過“西城消費”平臺,為消費者帶來春季單品、美食、文化、旅游等一系列消費指南。今年全年,西城區將出資6000余萬元用于對外發放消費券。

西城區的促消費舉措,是北京市消費季活動的一個縮影。自4月28日啟動以來,北京消費季聚焦8大領域,近千項促消費活動惠及市民。“五一”期間,北京市重點商業企業將持續面向在京消費者發放現金券、折扣券、滿減券等多項消費大禮包超45億元。

與北京市相似,我國多地在“五一”期間開啟了促消費模式。5月1日,海南各交通樞紐迎來進出島客流高峰。為拉動消費,海南省商務廳組織全省9家離島免稅店為市民、游客提供100萬張代金券,總金額超過5000萬元。在上海,為給消費者帶來更加新鮮有趣的購物體驗,城市越野場、限定快閃店以及各式各樣的沉浸式活動在各商圈輪番上演。5月1日晚間,“2021年全國消費促進月暨上海五五購物節”在上海正式啟動,僅用2小時,上海地區累計消費支付實時金額就突破20億元,用時比去年縮短1/3。

“經過這場疫情,線上線下全面融合的新型消費已成為主流形式,旅游、餐飲、生活服務消費雖然具有極強的線下屬性,但已經從去年的數字孿生試驗田升級為今年各業態的全面展開,改善了民眾消費的即時性、趣味性和消費質量。”王強說。

假日經濟下,消費爆發之外應有的冷思考

“從消費總量上看,5月1~2日,銀聯網絡交易總金額達到7543億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長5.5%,對于擴內需、促增長是一個有力的促進。”王強向中國經濟導報記者表示,今年“五一”期間的消費數據釋放出未來幾年消費增長的強烈信號。“這是一個良好的開始,未來消費的爆發點可能集中在交通和旅游消費、餐飲娛樂消費、新興多元服務消費以及免稅消費等領域,真正的擴內需、促增長還需要商家和政府的共同努力。”王強分析,從長期來看,旅游消費需求呼喚得到更充分的釋放,特別是“提質”將成為長期增長的動力源,消費者愿意為此買單。從商家角度看,國內疫情防控目前取得階段性勝利,同時疫苗接種工作也在穩步推進,未來人員在國內的流動幾率也將大大增加,各商家可借鑒“五一”的經驗,充分利用好端午節、“618”、國慶節、“雙11”等節假日激發市場消費潛力,既讓群眾的消費升級得以實現,也讓因為疫情阻斷了境外消費的人群感受到國內消費供給的質的飛躍,愿意回流國內。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有關測算,每多放一天假,旅游收入將增加約300億元。“我國人均收入水平已突破1萬美元,消費升級加快,發展和享受型消費支出會不斷增加,假日經濟正契合了我國居民消費升級的需要,多放一天假,對帶動旅游產品等相關行業發展具有較大的推動作用。”陳新年表示,“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擴內需、促增長顯得尤為重要。從一季度數據來看,在我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成果、居民收入增長持續穩定恢復的基礎上,居民消費支出同比大幅反彈,消費市場加快復蘇。”

王強表示,假期天數的變化,一方面映射了國內消費能力提高所帶來的促進效應,另一方面又不能簡單地從旅游收入增長的金額來看待問題。“因為國內目前尚未構建出完整的多組小長假機制,也未能普遍充分實現帶薪休假制度,長假制度雖有各種問題,但其仍是勞動者身心恢復的重要一環,不可輕言廢除。”

“需要注意的是,在看到假日經濟在促消費方面取得成績的同時,也要看到假日經濟的后期冷清、資源閑置等問題,這些還需要盡可能地通過推進帶薪休假制度落地、挖掘新型消費熱點、推廣彈性工作制來加以緩解。”王強強調。

責任編輯:李振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