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導報現場 正文

青島市南區:加快經略海洋攻勢 縱深推進海洋經濟發展

2021-08-30 15:42 中國發展網
青島市南區 海洋攻勢

摘要:推動海洋文化旅游發展壯大。以青島旅游集團、銀海旅游集團等企業為主體,以青島海濱風景區等景區為支撐,推動智慧景區建設,鼓勵發展濱海度假、游艇休閑、帆船體驗等旅游業態,開發旅游線路等活動。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崔曉鳳、記者殷曉旭報道 今年以來,青島市市南區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在海洋產業、海洋科技等方面推動經略海洋縱深發展。上半年海洋生產總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30%以上。

航運物流勢頭強勁。打響“高能級國際航運要素集聚區”品牌,依托市南區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舉辦市南區船東公司座談會、航運物流企業專場招聘會、“疫情形勢下的航運企業發展”座談會等20余場活動,切實解決企業需求,助力企業提質升級。依托遠洋大廈雙子樓等高端樓宇,以樓長制、租稅聯動等方式,集聚航運、金融、法律等高端要素,積極推進航運貿易特色樓宇建設。2021年上半年,以航運物流企業為主的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實現營業收入297.56億元,同比增速99.0%,總量和增速均位居全市第一。

青島市海軍博物館新館竣工并對外開放。供圖:崔曉鳳

濱海旅游流量變現。“青島旅游001號”“青島旅游002號”觀光旅游船順利交付并完成試航,開啟嶄新海上旅游線路。中山路老環球121青島老城記憶地標開業運營,幻光之城沉浸館、海底撈體驗店成為中山路新崛起的網紅打卡地。海軍博物館新館竣工并對外開放,日均接待量超5000人次。海角七號、伊美蘿薇獲評首批省級5星級民宿。“采風寫生青島行”夏季藝術之旅走進市南,“有色”不同藝術展在太平角18號展出,青島魯作家俱博物館、“青島之光”歷史建筑展覽館、青島百年水彩博物館等開館,舉辦“中山路光影秀”“尚街里·銀魚巷夏日市集”等系列主題活動,在市南留下海洋文化印記。

海洋教育蓬勃發展。扎實推進“以海育人”項目,《基礎教育海洋特色課程匯》獲得山東省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組織海底世界、海信探索中心、水準零點景區等研學企業參加2021中國(青島)研學旅游創新發展大會等活動。扎實推進海洋STEAM課程和“N師課堂”,做好“互聯網+”海洋教育。協同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推進海洋VR課程進校園研究和實踐,組織海洋教師開展VR海洋課程培訓,探索海洋教育新模式。依托海洋教育聯盟單位組織廣大中小學生開展線上海洋科普教育。

海洋科技突破發展山東省海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心海洋科技孵化器在青啟用,水下物聯網通訊裝備、水下智能仿生機器人等5個項目入駐,青島金融研究院、青島市股權與創業投資行業協會等6家合作機構落地。青島科學儀器產業園正式開園,聚焦海洋儀器、分析儀器、智能儀器儀表等領域,培育一批“硬科技”企業和產品。國家級海洋漁業生物種質資源庫竣工并交付使用,組建信息最全面的海洋漁業資源科學研究共享中心,為國內科研、教學、產業提供暢通、高效、快速、準確的信息服務。

涉海企業成績斐然。對12家3A級及以上物流企業發放140萬元獎勵資金。涉海龍頭企業海程邦達成功在上交所敲鐘,是青島市2021年首家IPO過會企業;中外運創新項目入圍國家物流業制造業深度融合創新發展案。青島世悠聯國際物流有限公司、青島天恒國際物流有限公司、青島普發世紀航運有限公司等3家企業新獲評A級物流企業,青島鼎世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開瑞國際物流(山東)股份有限公司2家A級物流企業提質升級。上半年,市南區新增璽東供應鏈管理(青島)有限公司、青島海龍辰暉倉儲物流有限公司等88家航運物流企業,中信海洋直升機股份有限公司“北方中心”、青島雅星船務有限公司等23項涉海項目落地,涉海企業不斷發展壯大。

下一步,市南區將加快推進經略海洋攻勢,做大做強現代海洋產業集群,聚焦產業能級提升,打造海洋技術創新高地,推動海洋經濟新發展。

圖為市南區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大廳。供圖:崔曉鳳

加快航運貿易金融融合發展。聚焦“高能級國際航運要素集聚區”總體目標,依托遠洋廣場航運貿易特色樓宇積極申報現代服務業集聚區,提高樓宇產業集聚度和品牌化建設。積極發揮市南區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作用,以線下公共空間和線上企業平臺相結合的方式,為企業打造政策先行、金融配套、設施領先、服務一流的落戶體驗和創新創業支持。針對航運IT、外語專業人才招聘、海運費墊資壓力大、數字化轉型難等問題,充分發揮各類專家智庫和高校作用,通過人才招聘進校園、專題培訓、銀企對接會、航運貿易企業交流會、多部門會商等方式,積極構建“企業成群、要素成市、產業成鏈”的航運貿易生態圈。

推動海洋文化旅游發展壯大。以青島旅游集團、銀海旅游集團等企業為主體,以青島海濱風景區等景區為支撐,推動智慧景區建設,鼓勵發展濱海度假、游艇休閑、帆船體驗等旅游業態,開發旅游線路等活動。推進名人故居沉浸式文旅項目、“動物園奇妙夜”等項目落地,引導“流量”變“留量”。舉辦文旅惠民消費季活動,激發文化旅游消費潛力。加大《基礎教育海洋特色課程匯》推廣,開展基于信息技術、大數據支撐的“海洋+課程”“海洋+聯盟”“海洋+教科研”“海洋+評價”行動,建設海洋創新實驗室,打造“互聯網+海洋教育”新樣態,增強廣大青少年的海洋科普意識。

促進海洋領域科技成果轉化。充分發揮山東省海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心、青島科學儀器產業園、國家級海洋漁業生物種質資源庫等科研平臺作用,吸引國內外海洋產業高端人才、尖端技術、先進產品轉化為市場化項目落戶。加快推進中國海洋大學生命科技中心建設,打造國家海洋生命和水產學科重大科研、國際合作項目基礎平臺,建設國家海洋生命領域高端人才的重要基地。建立市南區生產性服務業資源庫,組織企業積極申報省、市服務業創新中心以及入庫青島新經濟潛力企業,引導產業集聚,涌現更多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規模以上企業。

責任編輯:呂婭丹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