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發布“生態級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實現綠色安全服務協同創新
摘要:中科曙光日前發布“曙光生態級一體化大數據中心”方案,該方案是國內首個“生態級”一體化大數據中心方案。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記者崔立勇報道
中科曙光日前發布“曙光生態級一體化大數據中心”方案。據悉,該方案是國內首個“生態級”一體化大數據中心方案。
據介紹,曙光生態級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圍繞曙光綠色、安全、服務三大生態體系,通過前沿技術應用與創新,攜手產業鏈伙伴,踐行綠色集約、統籌規劃、安全可信等理念,助力實現數據中心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在“曙光生態級一體化大數據中心”發布會上,中科曙光副總裁、曙光數創公司總經理何繼盛表示:“在構建傳統大型數據中心方面,曙光擁有液冷節能、高端計算、底層安全等領先技術與能力。一體化大數據中心的建設目標,需要產業鏈協同才能實現,這也是我們發布生態級一體化大數據中心的初衷,曙光將開放更多的技術與能力,攜手伙伴,推動產業生態創新。”
日前,多部委聯合印發的《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協同創新體系算力樞紐實施方案》中指出,要堅持推動數據中心合理布局、供需平衡、綠色集約、互聯互通,構建新型算力網絡體系,促進數據要素流通應用。
何繼盛介紹,作為新基建的重要數字基礎設施,數據中心建設規模正不斷擴大,但普遍面臨著能耗高、布局待優化等難題,要實現“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規劃與建設目標,破局關鍵點在“綠色、安全、服務”三大體系方面協同創新。
伴隨“2030年碳達峰、2060實現碳中和”目標提出,能耗大戶“數據中心”正迎來更加嚴苛的能耗標準。近日,北京等多地出臺數據中心項目節能審查政策,進一步限定PUE值(評價數據中心能源效率指標)與數據中心規模。新政規定,北京市內新建、擴建數據中心若PUE值超1.4,將被征收差別電價電費。
何繼盛表示,實現數據中心的節能與低碳目標,曙光倡導“雙循環”理念,即首先數據中心內部要有系統化的節能閉環,同時也要積極構建數據中心與外部環境的低碳循環,雙管齊下才是真正的綠色一體化大數據中心。
內部節能循環方面,曙光自2011年便開啟服務器節能液冷技術的探索與研究,如今曙光已擁有50多項“液冷”核心技術專利。作為“曙光生態級一體化大數據中心”的節能技術底座,曙光以相變液冷技術為核心,在數據中心系統內部形成了完整的節能降耗解決方案,可助數據中心實現全地域全年自然冷卻,PUE值可降至1.04。若全國50%新建數據中心采用曙光相變液冷技術,每年可省450億度電,減排3000萬噸二氧化碳。
外部低碳循環層面,曙光將攜手產業伙伴,通過風電、水電、光伏等清潔能源的引入和利用;數據中心余熱的回收再利用;節能、環保、高空間利用率的綠色建筑設計等,可進一步大幅降低數據中心碳排放總量,形成一個以數據中心為核心、與外部環境友好聯結、可持續共存的綠色生態綜合體。
除綠色、節能外,安全性與建設運營服務,也是行業構建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過程中重點關注領域。
何繼盛表示,安全生態領域,曙光攜手合作伙伴,構建安全可信的IT基礎設施,并實現從建設到管理運維的全棧安全體系化部署。在技術安全層面,曙光可實現從全國產硬件基礎設施到云平臺、數據平臺的整體安全。在運營安全層面,曙光實現了安全運維、安全管理、安全運營、安全合規四大馬車并駕齊驅,是最早通過“中央網信辦云服務網絡安全審查”等諸多核心資質審查的服務商。
在服務生態領域,在計算與數據服務方面,曙光擁有豐富的計算服務、云計算服務、大數據服務經驗積累,累計服務超10000家政企用戶。通過“算力、算法、數據”融合,曙光計算服務可支撐科研領域、工業領域、人工智能領域多樣應用,并實現跨區域算力資源調度,助力實現數據中心一體化布局,促進“東數西算”落地。建設與運營服務層面,曙光可為用戶提供從數據中心頂層規劃到建設實施、運維管理的一站式服務。
“相信曙光生態級一體化大數據中心的發布,能更好助力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建設。”何繼盛表示曙光作為率先實踐液冷節能技術、以及擁有安全和服務全體系能力企業,將攜手更多產業伙伴“與綠色同行”,推動數據中心行業實現綠色高質量發展,助力 “雙碳”目標實現。
責任編輯:崔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