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用信息歸集共享成效顯著
摘要:數據歸集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發揮信用大數據應用服務的作用。目前,省信用平臺已與50多個部門(行業)單位的行政審批、政務服務、公共資源交易等120多個業務系統實現全流程嵌入,累計向各地各部門及金融服務機構共享數據近20億條,“信用中國(河南)”網站累計查詢突破4.2億次,累計信用核查超過2500萬次,為守信者“降成本、減壓力”,讓失信者“增壓力、付代價”。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楊海燕 記者范紀安報道 記者從河南省發展改革委獲悉,近年來,省發展改革委作為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主管部門,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堅持數據為基、應用為本、創新為魂,大力推進信用信息歸集共享,目前省信用平臺已歸集共享數據突破100億條,率先進入信用信息歸集破百億的省份行列,為促進“放管服”改革和營商環境優化、支撐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發揮了重要作用。
數據歸集的大幅提升,與河南省堅持立法先行、建立目錄清單制度密不可分。2020年5月1日,《河南省社會信用條例》正式頒布實施,成為全國第二部地方信用綜合性立法,為推進公共信用信息歸集奠定了堅實的法律基礎。2021年3月,經省政府同意,河南率先編制印發省市縣三級統一的《河南省公共信用信息目錄》,囊括7300個權責清單和公共服務事項清單,從源頭解決了信用信息“歸什么、怎么歸”的問題。在此基礎上,省發展改革委實施公共信用信息歸集攻堅工程,強力推動數據歸集共享工作,著力打破信用信息煙囪與壁壘,在各地各部門大力支持和積極配合下,僅用時五個月,實現省信用平臺公共信用信息數據歸集共享數量翻一番。目前,通過數據歸集或接口共享方式,省信用平臺已實現信用信息覆蓋42個部門,以及水、電、氣、暖等6個公用事業領域,涵蓋基本信息、業務信息、司法信息、行政執法信息等7個大類、40多個子類,實現社保、市場監管、住房公積金、司法判決、電力等重點領域信息實時核查或每日更新,信用信息及時性、準確性、可用性大幅提升!
數據歸集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發揮信用大數據應用服務的作用。目前,省信用平臺已與50多個部門(行業)單位的行政審批、政務服務、公共資源交易等120多個業務系統實現全流程嵌入,累計向各地各部門及金融服務機構共享數據近20億條,“信用中國(河南)”網站累計查詢突破4.2億次,累計信用核查超過2500萬次,為守信者“降成本、減壓力”,讓失信者“增壓力、付代價”。同時,發揮信用信息支撐金融服務的基礎作用,深入推進“信易貸”新型融資模式,特別是在防汛救災、災后重建和疫情防控過程中建立中小微企業信用融資綠色通道和“信易貸”白名單,切實助力中小微企業融資,全省各級“信易貸”平臺累計支持中小微企業融資突破1000億元。
下一步,河南省發展改革委將持續拓展信用信息歸集的廣度和深度,深入挖掘信用信息價值,創新信用產品,建立完善與金融機構的數據整合共享機制,大力推廣“信易貸”,探索信用賦能經濟高質量的路徑和模式,助力“萬人助萬企”和打贏災后重建、疫情防控兩場硬仗,為全省經濟行穩致遠持續貢獻信用力量。
責任編輯:呂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