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西固金溝:“三鏈”融合助力鄉村振興
摘要:今年以來,金溝鄉借鄉村振興“東風”,揚產業富民之帆,全面加強黨的建設,改善基礎設施條件,加大生態文明建設,持續打造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魅力鄉村。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馬娟 記者王斌報道 甘肅省蘭州市西固區金溝鄉是西固區唯一的山區農業鄉,全鄉轄4個行政村25個自然社。金溝鄉先天的二陰地區地理優勢,適宜以百合種植加工為主導經濟產業,同時以發展林果業、當歸、貝母、黨參等中藥材種植,大榛子、花椒樹、高原夏菜等特色農業為輔助產業,推動全鄉經濟發展,創出了“尚古堂”“金豆”“昌華”“金葉”“金德”等一批農產品精加工企業。
今年以來,金溝鄉借鄉村振興“東風”,揚產業富民之帆,全面加強黨的建設,改善基礎設施條件,加大生態文明建設,持續打造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魅力鄉村。
打造富民產業鏈 農民腰包鼓起來
金溝鄉堅持聚焦產業興旺,充分發揮城郊型農業優勢,抓住產業興農這個“牛鼻子”,持續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大力實施農業特色產業提升工程,全力打造生態農業體系,舞活了產業興旺這個“農頭”,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
重點做大做強富民產業鏈、農旅融合鏈、生態鄉村鏈“三鏈”產業,培育特色種植業、經濟林果、優良畜禽、鄉村旅游等特色優勢高效產業,種植百合,當歸、貝母、黨參、花椒樹、經濟林、高原夏菜,經濟作物種植面積達9000余畝,建設特色農業產業示范園和生產基地3個,種植產業布局更趨合理,充分釋放農村農業活力。
“百合的種植和加工作為金溝的傳統支柱產業,是金溝群眾重要的增收致富來源。蘭州尚古堂擁有百合自有種植基地135畝,在金溝鄉轄區范圍內與百合種植戶簽訂3500余畝百合種植協議,年生產百合約800噸,普通產品主要銷售到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地,精加工產品無硫百合干主要銷往世界500強企業沃爾瑪旗下的山姆會員店和華潤萬家ole精品超市,還有部分產品出口到加拿大等地。”蘭州尚古堂企業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走進楊家咀村金楊富民專業合作社當歸種植基地,放眼望去,漫山的當歸綠綠蔥蔥。合作社負責人說道:“楊家咀村黨支部結合當地地理氣候條件,找準產業發展方向,通過到甘肅岷縣學習種植經驗,深入市場調查研究,大力發展當歸產業,有效緩解了耕地撂荒、百合倒茬的難點問題,為村民增加了一筆可觀的經濟收入,當歸種植也成為了當地村民的‘鐵桿莊稼’。”
打造農旅融合鏈 鄉村事業旺起來
立足鄉村資源稟賦,大力發展以“農耕文化為魂、田園風光為韻、村落民宅為形、生態農業為本”的鄉村旅游產業,彰顯別具風格的鄉村旅游文化,助力鄉村振興。
關山森林公園位于蘭州市西固區南20公里處,屬省級森林公園,山中有金花仙娘娘大殿、泉神廟、九泉圣母慈廟;有神泉、靈泉、龍泉;有許仙峰、白蛇溝、關山溝等自然風景,還有歷史碑文和豐富的動植物景觀,是休閑避暑的好去處。馬家山田園綜合體項目計劃總投資約1.8億元,用地面積2340畝,以關山森林公園為依托,以金關公路、深馬公路,S24蘭永高速為軸線,以旅游休閑觀光,特色民宿小院為吸引點,借助生態優勢吸引游客,打造餐飲娛樂,親子采摘,農耕體驗、田園觀光為一體的綜合觀光園。
“我們以‘一山、一溝、一園’為點,實現‘農旅結合’、‘文旅互動’,以點帶面挖掘農旅資源。‘一山’即借助關山騎行賽的影響力和關山森林公園的自然資源,建設熊子灣村‘關山驛站’土特產交易集市和沿線農家樂集群,打造金關公路沿線休閑旅游帶,帶動沿線群眾增收致富。‘一溝’即以小金溝村為中心,打造農耕文化教育實踐基地、特色民宿、金月湖垂釣園、下馬進士園等鄉村特色景觀。‘一園’即以馬家山田園綜合體項目為中心,以特色產業園的運營帶動林果科技示范園、民宿體驗園、中華孔雀園、百合產業智創園建設,通過舉辦鄉村文化旅游節和‘果王爭霸賽’,借助鄉村振興戰略政策紅利,逐步發展農旅產業。”金溝鄉主要負責人介紹。
打造生態鄉村鏈 留住美麗鄉愁
“環境好,大家才愿意來!”發展鄉村旅游,良好的鄉村環境是基礎。為此,金溝鄉打響環境整治“攻堅戰”,努力建設“村容整潔、環境優美、生態環保、文明和諧”的宜居家園。
金溝鄉結合美麗鄉村建設,綜合各方力量,聯動推進綜合整治。充分發動廣大黨員干部、保潔員和志愿者齊上陣,集中對各村大街、小巷等重點區域及村邊、溝邊、坡邊的生活垃圾、雜草、堆放的柴草堆和雜物等進行清理和整治。同時,出動大型器械對陳年垃圾堆、衛生死角進行徹底清除和治理,切實為居民提供整潔、干凈的生活環境。
后院、后路的柴堆、垃圾堆、雜物堆消失了,巷道變干凈了,村莊融花園、田園于一體……放眼望去,整個鄉村仿佛按下了“美顏鍵”,成為了令人向往的“詩和遠方”,村民們也在美麗鄉村建設中獲得了更多的成就感、滿足感和幸福感。
夙夜勤勉踏實干,明朝春色倍還人。金溝鄉立足鄉村振興戰略,撲下身子抓落實、擼起袖子加油干,在打造魅力金溝的路上越走越深、越走越遠。
責任編輯:呂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