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導報現場 正文

2021空間技術和平利用(健康)國際研討會將于11月份召開

2021-09-18 23:20 中國發展網 張守營
空間技術

摘要:“2021空間技術和平利用(健康)國際研討會”組委會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大會”將于11月18日至20日如期召開。受全球疫情影響,本屆會議以“線上+線下”形式,在北京主會場和世界多地同步舉行。

2021空間技術和平利用(健康)國際研討會將11月份召開

中國經濟導報9月18日訊 記者張守營報道 今天,“2021空間技術和平利用(健康)國際研討會”組委會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大會”將于11月18日至20日召開。受全球疫情影響,本屆會議以“線上+線下”形式,在北京主會場和世界多地同步舉行。

本屆大會是在今年2月與14國主辦的國際空間大學,以及4月與中、美、歐、俄等16國相關單位合辦“產、學、研”模式達成共識基礎上召開的。

據介紹,世界航天盛會主要有國際宇航大會、全美航天大會、全球航天探索大會、中國航天大會等。其中國際宇航大會有宇航界的“奧林匹克”之稱,由國際宇航聯合會、國際宇航科學院和國際空間法學會聯合主辦,已連續舉辦71屆。

“空間技術和平利用(健康)國際研討會”是近年來國際宇航界沖出來的一匹“黑馬”。由中國宇航學會、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國際和平聯盟(太空)、中國電子商會、中國航空學會、中國遙感應用協會聯合主辦,國際宇航聯合會、美國航天基金會、國際宇航科學院、萊斯大學空間醫學全球峰會、太空探索者協會、國際空間大學、國際空間法學會等7家航天機構負責人擔任大會聯合主席。這是7家世界主要航天機構迄今唯一聯袂支持的國際性航天大會,被業界譽為太空“達沃斯”論壇。

大會以“同一個太空,同一個家園”為主題,突出“和平、健康、合作”宗旨,深入探討“和平利用全球空間創新技術”的解決方案,旨在促進空間產業發展、推進空間多邊合作、服務人類健康福祉。

首屆大會2018年在中國海南召開,中美俄三國宇航員、科學家、教育家等“破天荒”地齊聚一堂,研討交流,創造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破冰之旅”。

第二屆大會在珠海舉辦,與會各方發表了《太空技術和平利用聯合聲明》(珠海宣言)。

2020年在北京召開的第三屆大會,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萬鋼,以及聯合國外層空間事務辦公室、歐洲航天局等機構和組織負責人向大會發來賀信賀電。中國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吳艷華、中國宇航學會理事長吳燕生到會致辭。大會宣布成立“國際青少年空間教育中心”,啟動“國際創新研究院”運行,發表《讓空間技術更好造福人類健康》科學家倡議。

據國際和平聯盟(太空)執行主席、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王天怡介紹:今年召開的第四屆大會,除繼續突出“空間技術、健康應用、多邊合作”三個關鍵詞外,大會著眼中國一貫堅持的“合理開發、利用空間資源,保護空間環境”的政策主張,配合11月召開的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增設“綠色空間”議題,以“產、學、研”模式圍繞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深入探討更好保護空間環境問題。

大會還將專題研討“中小企業如何運用空間技術”問題,著力“搭建全球空間技術”與“全球和中國市場對接”的橋梁,促進“全球空間技術”的二次利用和產業轉化。

據了解,近年來太空產業日趨升溫,各國紛紛加大資金和技術投入,力求搶占先機。華爾街認為“太空產業”將在未來10到20年間發展成價值數萬億美元,成為拉動新一輪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責任編輯:張守營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