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導報現場 正文

蘭州西固:樹起了一道黃河水源地保護區綠色屏障

2021-09-24 15:42 中國發展網
蘭州西固 黃河水源

摘要:好的水質,是幸福生活的保障之一。西固區水源保護區是蘭州市目前唯一飲用水水源地,沿河道總長度23.8公里,總面積57.26平方公里,承擔著全市360萬人口的飲用水供給。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董囿希 記者王斌報道 依水而生,因水而興。母親河溫柔寬廣的胸懷哺育了一代代金城兒女。

走進黃河甘肅省蘭州市西固段,雄渾壯闊的黃河水在這里煥發出更加從容豪邁的氣質,在層層山巒環抱下浩浩蕩蕩翻滾向前。綿延數十里的水源涵養林郁郁蔥蔥,鮮花點綴,飛鳥嬉戲,一幅寧靜宜人的生態畫卷在這里徐徐展開……這里是蘭州市城市生活飲用水水源地。

好的水質,是幸福生活的保障之一。西固區水源保護區是蘭州市目前唯一飲用水水源地,沿河道總長度23.8公里,總面積57.26平方公里,承擔著全市360萬人口的飲用水供給。

“以前這里可不是這樣子。”柴家臺村53歲的村民柴可雄告訴記者,“那時候,黃河南岸不遠處就是109國道,小攤子、小餐館、修車鋪開了一路,貨車亂停,尤其是建筑垃圾特別多。北岸這邊就是我們莊子,村民保護意識也不強,生活污水要么澆地,要么亂倒,很多都流到黃河里去了。”

2013年,西固區對水源保護區進行了徹底清理整治,共搬遷木材經營戶25戶,拆除住宅9戶、企業13家,拆除房屋面積共計1.13萬平方米,設置圍欄5200米,實現了一級保護區封閉式管理。

保護水源、優化水質是一項長期工程。2015年至2020年,西固區陸續實施保護區基礎設施建設、水源涵養林建設、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河道修復、保護區標識建立及維護、一級保護區隔離防護、咸水村生活聚集區生活污水處理建設工程等,遵循生物多樣性和適地適樹、易維護的原則,采取帶狀與塊狀混交相結合的方式,沿109國道種植香花槐、泡桐、紅葉李、國槐、旱柳等喬木1.12萬棵,在河灘地、邊坡及涵養林種植檉柳、紫穗槐、沙棗、苜蓿等植被。

通過對水源地內的莊浪河、咸水河、甘溝、馬泉溝、咸水溝等進行生態修復,最大限度削減了進入黃河的污染源,使水源地水質保持或優于Ⅲ類標準,樹起了一道黃河水源的綠色屏障。

“我們通過防護林帶、涵養林、生態護坡的建設,減小了降雨徑流對保護區的沖刷,降低了人為活動對水源的影響,起到了調節改善水源和水質的作用,建成了一個具有生態修復功能的水源地保護區。”西固區水源地保護管理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責任編輯:呂婭丹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