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市積極推進小公園開埠區保育活化 打造聯結海內外潮人的精神紐帶
摘要:據了解,汕頭市小公園開埠區承載海內外潮人鄉愁記憶,是汕頭“百載商埠”的歷史標志。去年10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汕頭考察時指出,中國的改革開放、中國的發展建設跟我們有這么一大批心系桑梓、心系祖國的華僑是分不開的。行走在小公園開埠區,就是一次重溫總書記諄諄教導的學習之旅。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 記者羅勉報道 國慶佳節期間,汕頭市小公園開埠區布置一新,鮮艷奪目的五星紅旗迎風飄揚,與老城古韻、鮀城潮味完美融合,迸發出全新的魅力。景區管理方還精心安排了藝術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2周年”主題雕塑等網紅“打卡點”迎接八方來客。
據了解,汕頭市小公園開埠區承載海內外潮人鄉愁記憶,是汕頭“百載商埠”的歷史標志。去年10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汕頭考察時指出,中國的改革開放、中國的發展建設跟我們有這么一大批心系桑梓、心系祖國的華僑是分不開的。行走在小公園開埠區,就是一次重溫總書記諄諄教導的學習之旅。
近年來,汕頭市委、市政府積極推進小公園開埠區保育活化工作,遵循不改變原狀、最小干預原則、整體性保護及區別對待原則,堅持修舊如舊,修新如舊。全力打造聯結海內外潮人的精神紐帶,為汕頭“以特區之為謀特區之變”集聚人氣、凝聚人心。同時,聚焦打造全國旅游目的地、區域休閑目的地、城市消費目的地,大力實施“文化+”發展戰略,著力推動全市旅游業高質量發展,讓新時代的汕頭重煥文化風采、重現活力,乘勢而上擘畫出一幅做好“僑”文章的嶄新藍圖。
打造小公園經濟文化品牌
在加強歷史文化街區保護的過程中,汕頭市除了通過修繕破舊建筑、開展各項基礎設施建設以壯大其“筋骨脈絡”外,也圍繞中山紀念亭等核心地標,有機融合了非遺展示、非遺文創活化、美食體驗、紅色教育等主題元素,打造“民俗特色文化”經濟圈,并通過“戲亭印象”等文化惠民活動,逐步樹立起小公園的經濟文化品牌,豐富了市民和游客的精神生活及消費業態,讓汕頭老城區煥發新活力。
汕頭市小公園開埠區文化氣息、商業氣息越來越濃,成為節假日最受游客喜愛的景區之一,不少新的商戶看重這里的人流商機,選擇入駐做起生意。電影劇組看重這里騎樓林立,歷史文化底蘊深厚,電影《暴風》在此取景拍攝,各式“民國風”的場景布設吸引眾多游客和市民打卡拍照。在網絡平臺上,小公園也是汕頭最紅的打卡點,借助流量加持吸引著四方賓客。
今年建成開放的非遺體驗館集作品展示、技藝體驗、文創銷售于一體,成為市民游客近距離體驗汕頭非遺魅力的好去處。老媽宮戲臺舉辦天天有戲,以文化惠民活動弘揚汕頭的優秀傳統文化;依托汕頭市文化館的非遺展示館以及小公園開埠區的非遺體驗館開展常態化的非遺展示。同時在線上開展面向海內外華僑的文化交流活動,通過網絡平臺,在今年的七夕節期間開展出花園的民俗展示,在今年的中秋節舉辦潮州音樂展演,參與“線上中華文化大樂園——亞洲園”活動,加強與海外華僑的文化互動。此外,深度挖掘僑文化以及僑文化有關系的非遺故事,編輯非遺叢書,并且聯合汕頭市文化集團打造華僑題材的舞臺劇。通過汕頭本土文化的展示與交流活動,加強與海內外的華僑的聯系,以僑為橋,更好地“講好汕頭故事”。
修舊如舊 活化利用
汕頭市今年初制定出臺了《汕頭市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和利用實施“八個一批”工程方案》,并提出以小公園開埠區為重點,把老城區改造提升同保護歷史遺跡、保護商埠文脈統一起來,采用“分片實施,重點示范”的策略,分步以街區為修復單元,循序漸進開展活化利用。今年7月,小公園開埠區中山紀念亭街區、西堤街區入選第三批廣東省歷史文化街區名單。近期,小公園歷史文化街區核心區域的順昌街區將進行“微改造”,為接下來更好地保護、挖掘和傳承優秀歷史文化遺產奠定基礎。
順昌街是小公園開埠區中最為多元化的資源集聚片區,片區內散布著市民公所、光明公寓、集祥酒樓、荷蘭開健洋行、老媽宮戲臺等多個重要歷史建筑,并且還有大嶺東日報社,中共潮梅辦事處等紅色文化建筑。整個順昌街區西南側連接中山紀念亭核心區,東面毗鄰汕頭標志性歷史建筑老媽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次改造方案設計延續了規劃設計中三街一軸的基本框架,本著修舊如舊,活化利用的設計原則,對小公園內的建筑進行大量的照片采集,實地勘察,分類整理出一套小公園建筑基因庫,結合以人為本的設計思路,通過建筑修繕,景觀更新,加入公共藝術裝置,標識系統,燈光互動,遺址公園等元素,多維度的把順昌街區構筑成一個集中汕頭地方性文化,具有豐富體驗感的歷史街區。除此之外,此次改造將注重提升街區內居民的人居環境和生活質量。通過三線下地,水電擴容,雨污分流等措施來解決老舊的基礎設施問題。許偉廣表示,順昌街區的活化改造無論在設計和后期的實施上,它應該都是多方參與,共筑共建的一個過程,期待更多的熱心市民,海外華僑,街坊鄰里,手工名匠和專家名家等群策群力,共同打造小公園第一個精細化,品質化,場景化的魅力內街區。
弘揚汕頭僑精神
為讓僑界更好地了解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全面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汕頭市金平區僑聯不僅積極通過日常溝通、網絡和微信群等多種方法方式引導黨員干部學深悟透,還組織干部職工上門送學,到老黨員、老歸僑家中進行宣傳宣講,并送上《中國共產黨簡史》等學習資料,確保指示精神和黨史在金平區僑界入心入腦、落地落實。
去年以來,許多外地僑聯干部、留學生以及老華僑紛紛來到小公園開埠區重走習近平總書記走過的路,了解汕頭的開埠歷程和僑鄉歷史,身臨其境地深入學習領悟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領略汕頭開埠區濃厚的歷史文化氛圍,進一步增強兩地僑聯組織交流溝通。金平區加強為僑服務,區僑聯與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聯合承辦“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金平區“潮韻僑情”潮劇線上演唱會,結合汕頭的僑文化積極開展宣傳,致力弘揚汕頭僑精神,當晚全場線上觀看人次達20多萬。一名“僑二代”青年表示,總書記的真情講話和重要指示,給予海外一千萬潮汕人無比的精神力量,令他們更加關注汕頭的發展。
汕頭市金平區還圍繞“黨建帶僑建、僑建促黨建”,不斷強化僑聯基層組織自身建設。今年9月,區僑聯在僑資源豐富的金平區鮀江街道安居社區、小公園開埠區、市聿懷中學、金平區僑界青年聯合會、老潮興美食店和汕頭華僑中學創建市級僑胞之家,進一步拓寬僑聯基層組織在地域和行業的覆蓋面,鞏固僑聯基層陣地建設。
該區表示,將繼續夯實僑的基礎,進一步激發僑鄉資源優勢,做好僑的工作, 加強為僑服務,開展更多形式豐富的活動,結合汕頭特色的僑文化開展宣傳活動,致力于更好地創新和傳承汕頭“僑”的精神,做好新時代“僑”的文章,助推金平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責任編輯:呂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