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入選國家智能社會治理實驗基地環境治理類特色基地
摘要:近年來,內蒙古自治區生態環境廳積極推進生態環境數據資源整合和信息化建設,構建形成了大數據資源中心、大數據管理平臺以及多維度應用的生態環境大數據體系,信息化支撐生態環境管理的作用得到了有效發揮。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訊 馮博 記者梁喜俊報道 近日,中央網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通知,在全國范圍內確定了10家綜合基地和82家特色基地開展國家智能社會治理實驗基地建設,內蒙古成功入選國家智能社會治理實驗基地環境治理類特色基地。
近年來,內蒙古自治區生態環境廳積極推進生態環境數據資源整合和信息化建設,構建形成了大數據資源中心、大數據管理平臺以及多維度應用的生態環境大數據體系,信息化支撐生態環境管理的作用得到了有效發揮。
據了解,此次建設環境治理特色基地,擬搭建的應用場景為內蒙古生態草原、黃河流域智慧生態環境大腦,旨在通過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的充分運用,全面系統地開展草原生態、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數據的采集分析,構建以生態環境監管、服務為一體的智能化綜合應用場景,全面提升對民、對企、對區域(工業園區、農村牧區等)的服務質量,逐步形成生態環境智能化監管服務體系。
內蒙古生態環境廳有關負責人表示,將以特色基地建設為契機,遵循“大生態、大數據、大系統”的總體思想,在環境治理領域深入開展智能社會治理實驗,將全面感知、深度分析、融合服務、智慧調度等落地于各級生態環境部門,力爭成為全國環境治理建設示范樣板,推動形成典型示范效應。同時,積極推進內蒙古“生態之窗”服務平臺建設,整合、升級、建設自主可控的一體化數字生態環境底座,以“一張圖”為載體、動態“駕駛艙”為工具,賦能內蒙古“數字+生態環境”深度融合發展,全面提升內蒙古生態環境治理能力現代化和精細化管理水平,為筑牢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提供信息化支撐保障。
責任編輯:呂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