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導報現場 正文

雙碳目標指引綠色能源轉型 加快煤炭減量步伐

2021-11-22 10:39 中國發展網 白雪
能源轉型 煤炭減量 雙碳目標

摘要: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院士杜祥琬表示,碳減排和大氣治污的末端治理手段有別,但源頭治理高度一致、協同性很強。實現雙碳目標和打贏藍天保衛戰,末端治理有一定作用,但根本著力點在于源頭治理。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記者 白雪

11月17日,由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和自然資源保護協會(NRDC)共同主辦,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與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NCSC)協辦的“2021綠色能源轉型國際研討會”暨第八屆煤控年會在線上舉行。本次會議主題為雙碳目標指引綠色能源轉型。近期政府印發的《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和《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均強調要加快煤炭減量步伐。本次會議邀請到30多位中外專家,分享和交流加快煤炭減量的經驗和建議,支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以及雙碳目標的早日實現。

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副司長蔣兆理、英國駐華使館公使銜參贊戴丹霓出席會議。參會并發言的國內嘉賓包括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院士杜祥琬、中科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副院長、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王毅、中國工程院院士、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院長王金南、國家能源局原副局長吳吟、國家氣候戰略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李俊峰、兒童投資基金會中國辦公室項目主任劉強;國際嘉賓包括韓國碳中和委員會聯席主席尹順真、GIZ中國中德氣候變化合作領域主任亞歷山大·費舍爾、印度尼西亞駐華大使館公使銜經濟參贊李琳。來自政府部門、駐華使館、國際組織、行業及金融領域的多位代表參加了線上會議。

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副司長蔣兆理表示,中國高度重視應對氣候變化,各地區各部門實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需要社會各界需要共同攜手。今天召開的研討會就是一個重要的創新交流平臺,各位專家學者和行業代表能夠互相啟迪,探索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策略和途徑,探討綠色能源轉型的新思路。

兒童投資基金會中國辦公室項目主任劉強表示,要積極探索中國的能源轉型方案,推動構建以低碳能源為主體的新型能源系統,助力國家及地方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

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院士杜祥琬表示,碳減排和大氣治污的末端治理手段有別,但源頭治理高度一致、協同性很強。實現雙碳目標和打贏藍天保衛戰,末端治理有一定作用,但根本著力點在于源頭治理。主要有兩個方面:一、節能提效;二、大力推進能源的清潔化、低碳化。只有這樣,我們才會擁有美麗中國需要的清澈空氣和基于深度能源轉型的碳中和。

中科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副院長、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王毅表示,COP26基本完成了主流談判任務,照顧了各方關切,達成了最大共識,是COP21以來最成功的一次COP會議。盡管退煤有共識,但全球減煤不能一刀切,需要考慮不同國家的條件和能力。未來十年逐步減少未考慮去碳的煤電是基本方向,且需要不斷加大力度;今后逐漸減少油氣消費也會列入議事日程。

中國工程院院士、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院長王金南表示,因為煤炭消費總量的下降,從2013年開始到現在,城市PM2.5的濃度下降50%左右,二氧化硫濃度下降的更明顯,同時,重污染天數下降非常明顯,我國城市空氣質量明顯改善。此外,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強度也大幅下降,我們的國際承諾是“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截至2020年底我們實際完成了48.4%。所以控煤減污降碳從科學層面上是有一定道理的。他強調,要通過空間統籌的方式來控煤減污降碳,重點關注排放“雙高”區域。大氣污染物排放與CO2排放在空間上均表現出集聚效應,主要分布在省會等大中城市以及重點城市群。此外,當務之急是研究制定二氧化碳乃至溫室氣體排放總量控制方案,并在重點地區和行業做研究試點。

國家能源局原副局長吳吟表示,由化石能源過渡到可再生能源,需要幾十年時間。在這個過程中,必須要保障能源系統的穩定運行。在能源轉型過程中,要堅持系統觀念,先立后破、立穩腳跟、破其糟粕。能否減煤,取決于非化石能源能否替代煤,能替代多少煤,能有多快速度替代煤。前一段時間,部分地區出現拉閘限電,說明我們非化石能源特別是可再生能源發展得還不夠快,發展得還不夠充分,還不能滿足能源消費增量的需求。因此,需要加大科技創新力度,一方面要研發煤炭減碳利用,另一方面要又好又快地發展可再生能源特別是生物質能源??萍紱Q定能源的未來,科技重塑未來的能源。我相信,科技創新再加上體制創新,中國一定能夠提前實現雙碳目標。

國家氣候戰略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李俊峰表示,全球綠色能源低碳轉型方向是一致的,目標是一致的,都是要把二氧化碳減下來,但二氧化碳中間燃煤只占了不到40%,還有石油,還有天然氣,如果只關注到減煤問題上,不要說1.5℃,2℃目標也是達不到的。除了減煤之外,還要考慮減油、減天然氣,比如美國就尤其需要尤其減油和減天然氣。在這一點上全球目標一致,難度都不小。中國的能源轉型不僅要考慮自己的轉型,還要幫助發展中國家進行轉型。同時要考慮和發達國家合作,幫助發展中國家進行轉型。能源發展轉型里面一定要強調一點,就是安全的底線思維,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必須有一個安全思維,從系統設計時就要想到這一點,確保能源安全。

NRDC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馬尼什·巴普納(Manish Bapna)表示,我們看到了全球從煤炭到綠色能源轉型的勢頭,包括COP 26主辦國英國,德國和其他歐盟國家,以及中國、韓國、印度尼西亞、越南等亞洲國家。考慮到中國的經濟規模和工業化進程,它從煤炭到清潔能源的轉型將極具挑戰。盡管如此,中國在積極推進自己的能源轉型。除了堅定的承諾以外,中國在風能和太陽能開發、電池和電動汽車生產、工業和建筑節能等方面擁有強大的政策和技術基礎。我們期待繼續與各方合作,共同尋求應對全球氣候危機所需的創新和政策,為子孫后代創造一個更健康、更繁榮、更公平的未來。。

本屆年會上,與會專家圍繞多個議題展開了討論,包括2030 年碳達峰和空氣質量改善目標和政策、國家和地區碳達峰和煤炭向清潔能源過渡進展、行業煤控和碳達峰的挑戰與措施、重點省市煤炭消費控制、綠色金融助力高碳行業轉型等。

NRDC北京辦公室首席代表張潔清表示,2021年是踐行“雙碳”目標的重要時期,在此時舉辦能源轉型國際研討會具有重要意義。我們將與各個合作伙伴探討重點省市、行業的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和減碳目標,提出實用的控煤降碳措施和路線圖,能有效推動清潔能源轉型,助力早日實現“雙碳”目標。

在“雙碳”目標的背景下,為主要碳排放行業制定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和減碳目標、提出實用的控煤降碳措施和路線圖意義重大。本屆年會上,NRDC與合作伙伴發布了電力、鋼鐵、水泥、煤化工四個重點行業煤炭總量控制路線圖的部分研究成果。以電力為例,研究團隊認為,電力行業煤炭消費量在基準、政策、強化情景下將分別于2030年、2028年、2025年達峰,大力發展風電、太陽能等清潔能源是減少電力行業煤炭消耗量最有效的措施之一。該研究將在今年繼續開展,并陸續發布相關成果。

在圓桌環節,與會專家討論了包括上述重點行業在內的多個主題,如山東、山西、內蒙等省市的煤炭消費控制、轉型金融支持低碳轉型的實踐等。專家認為,在實現“雙碳”目標的進程中,必須加強市場機制和政府管控協同作用,同步推進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推動清潔能源轉型。

責任編輯:白雪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