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導報現場 正文

李東生代表:中國制造業需迎難而上加強全球化產業布局

2022-03-04 17:54 中國發展網
全國兩會 TCL 產業鏈供應鏈 制造業

摘要:全國人大代表李東生表示,在充滿不確定性的全球局勢下,爭奪全球產業價值鏈高地關乎中國制造業的發展前景。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記者崔立勇報道

在本屆全國人大代表任期內,TCL創始人李東生每年都會提出關于中國企業全球化的具體建議。面對中國制造業全球化面臨的復雜形勢,作為在制造業奮斗了40年的老兵,全國人大代表李東生今年的五份代表建議中,就有《關于推動中國制造產業升級 構建全球產業鏈的建議》。他告訴記者,在充滿不確定性的全球局勢下,爭奪全球產業價值鏈高地關乎中國制造業的發展前景。

李東生認為,中國制造業雖然穩居世界第一制造大國的位置,但是疫情和貿易保護主義疊加催生的逆全球化浪潮,導致產業鏈區域化和短鏈化,這成為當前中國制造業全球化的最大風險。

全國人大代表、TCL創始人李東生

全國人大代表、TCL創始人李東生

“要維護中國產業鏈的安全與穩定,持續促進中國產業邁向全球產業價值鏈中高端,作為中國企業而言,加強全球化經營能力和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建設就成為了一個必修的課題。”李東生表示,科技和制造業作為中國經濟競爭力的根本基礎,雖然當前中國制造業面臨的全球化形勢較此前更為嚴峻,但是中國制造業堅持全球化戰略仍有其必要性。

目前TCL業務遍及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球累計服務用戶超9.6億。盡管國際形勢尚未穩定,但TCL的全球化業務卻呈現出了逆勢增長的勢頭。TCL已在近20個重點國家和地區市占率同比提升,2021年TCL海外實現營收預計超1100億元,增長超55%。

TCL是較早走出國門的中國企業。李東生坦言,2004年TCL并購法國湯姆遜的彩電業務和阿爾卡特的手機業務,隨后遭遇挫折,企業虧損嚴重。“雖然兩大國際并購,我們嗆了一口水,但使我們學會了游泳,為TCL打開歐美市場,構建全球化布局打下基礎。”

數據顯示,2021年前三季度,TCL智屏全球銷售量1706萬臺,其中北美市場同比增長31.6%,新興市場同比增長74.9%,歐洲市場同比增長140.8%,整體排名穩居全球第三。

李東生認為,目前TCL在全球范圍內的產業布局與業務出口已形成“相互促進”關系,一方面通過全球化布局降低國際形勢不確定性帶來的影響,規避貿易壁壘,推動海外營收,另一方面則是通過業務發展不斷拉動出口增長,形成放大效應。

“應對當前逆全球化風險,我們有三點經驗。”李東生表示。第一,調整海外產業鏈布局,有效規避貿易壁壘。在原有海外工廠的基礎上新建、擴建多家工廠,如擴建越南工廠、新建墨西哥第二工廠、印度基地等。通過對海外生產基地和供應鏈的調整,逐步降低了經貿摩擦造成的影響。第二,扎根當地,提升本土化經營水平。以巴西為例,選擇與當地合作伙伴SEMP成立合資公司,共建生產基地、供應鏈和研發體系,目前TCL已成為巴西家喻戶曉的知名品牌。第三,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布局建立全球研發體系。目前已在中國、美國、波蘭等地設立42個研發中心,匯全球之智,長自己之力,通過創新驅動企業發展。

產業的全球化是中國科技制造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式,這會不會影響出口?“從TCL的實踐來看并沒有,蛋糕做大之后,會帶動核心器件、材料、裝備出口。”李東生說。

李東生注意到,近日中央提出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他表示:“世界一流企業的標準一是技術創新能力,二是全球競爭能力。對制造業而言,全球競爭能力意味著要進行全球化產業布局,在全球范圍內與跨國巨頭競爭。”

責任編輯:崔立勇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