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準行業增量市場 建工修復研究新污染物快速檢測
摘要:開展新污染物治理研究,是建工修復瞄準行業前沿領域的方向之一,下一步將以快速檢測能力強化為起點,后續還將鎖定新污染物降解難、種類多等難題,持續提高修復治理技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積極為行業提供技術、標準和人才支撐。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記者 白雪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強固體廢物和新污染物治理,推行垃圾分類和減量化、資源化。
所謂新污染物,是指新近發現或被關注,對生態環境或人體健康存在風險,尚未納入管理或者現有管理措施不足以有效防控其風險的污染物。新污染物種類繁多,涵蓋不同領域,以環境激素、抗生素、全氟化合物、微塑料等為典型代表,部分新污染物具有較強的環境/生物持久性、可以進行長距離全球遷移等特性,對人體健康和生態環境構成危害。
據了解,北京建工修復公司(以下簡稱“建工修復”)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研究團隊,瞄準我國在新污染物危害識別、檢測分析、污染控制方面的科技需求,正在開展針對全氟化合物這類新污染物的快速檢測研究。
根據企業介紹,課題針對目前檢測中存在的樣品前處理繁瑣、檢測周期較長等問題,通過建立快速檢測方法提高對污染物的檢測識別效率,對樣品進行批量篩選,降低檢測成本,為進行污染風險評估和實現項目現場的污染物快速監測提供技術支持。該課題在2021年獲得北京市博士后科研活動創新研發類(A類)科研資助,目前相關研究正在順利開展。
我國新污染物生產和使用量均居世界前列,但在風險防控方面的研究相對薄弱。近年來,國家層面正積極將新污染物納入環境風險防范體系,新污染物監測治理工作已是箭在弦上。
2021年1月,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作報告時表示,要更加重視新污染物治理,重視新污染物評估治理體系建設。國家“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也明確提出要“重視新污染物治理”。2021年,生態環境部制定了《新污染物治理行動方案》(征求意見稿),發布了《重點管控新污染物清單》(2021版)并將動態更新。
對新污染物的監管,在推動更高質量環境保護的同時,也給環保行業帶來了新的增量。“開展新污染物治理研究,是建工修復瞄準行業前沿領域的方向之一,下一步將以快速檢測能力強化為起點,后續還將鎖定新污染物降解難、種類多等難題,持續提高修復治理技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積極為行業提供技術、標準和人才支撐。”建工修復相關負責人表示。
業內分析,隨著“十四五”國家環境治理體系的完善,新污染物將為環境修復行業帶來新商機,未來有望率先在監測領域釋放,然后逐步擴展到治理市場,從而形成一個新興的污染治理細分領域。
責任編輯: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