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18次水量調度確?;浉郯拇鬄硡^供水安全!珠江流域壓咸補淡都做了什么?
摘要:2021年以來,珠江流域多地發生不同程度旱情,呈現“秋冬春連旱、旱上加咸”的局面。為了壓咸補淡,珠江流域連續18次開展水量調度。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成靜報道 咸潮是指河口地區潮汐攜帶鹽水上溯入侵的水文現象。2021年以來,珠江流域多地發生不同程度旱情,呈現“秋冬春連旱、旱上加咸”的局面。為了壓咸補淡,珠江流域連續18次開展水量調度。
據水利部信息中心副主任劉志雨介紹,珠江口咸潮的影響主要表現在水的咸度上。按照國家標準,如果水的含氯度超過了250毫克每升就不宜飲用?;浉郯拇鬄硡^,特別是香港、澳門,本地水源有限,主要依賴于東江和西江。澳門、珠海、東莞、廣州等地主要依賴河口區河道取水。當珠江口發生“旱上加咸”時,河口區河道取水口被咸水覆蓋,導致難以取到淡水或者取淡幾率急劇下降,直接影響到城鄉居民生活供水的安全。因此,在此次珠江抗旱壓咸保供水工作中,珠江委、廣東水文部門實時開展咸情監測分析,每日對取水口的咸度超標時間開展滾動預報,為水廠抓住有利時機,及時避咸取淡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珠江委、廣東省水利廳通過西江、北江、東江水庫群的聯合調度,確保了香港、澳門等粵港澳大灣區的供水安全。
“壓咸補淡的主要目的就是為當地供水系統創造取淡水的條件,保證供水安全。”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員會主任王寶恩介紹說,采取的主要措施主要是在時間尺度上“前蓄后補”,在洪水期確保防汛安全前提下,利用上中游水庫將水蓄到水庫里,枯水期加大出庫流量,增加河道徑流,把咸潮壓下去,充分發揮水利工程的“調豐補枯”作用。“當然,在實際工作當中既要防控蓄水階段的防洪風險,汛期水不能蓄太滿,還有防洪要求,又要能夠準確研判可能發生的旱情和咸情發展;從時間尺度上要統籌全年,從空間尺度上要放眼全流域的水庫群,從流域層面要兼顧到各方利益,實現各方共贏。”
實施壓咸補淡的調度,面臨著諸多難題和挑戰。王寶恩將困難和挑戰總結成三個方面:咸潮預測的難度、水情預測的難度以及綜合調度的難度。
在咸情預報預測方面,西江磨刀門咸潮上溯成因復雜,且呈現加劇態勢,東江三角洲咸潮預測預報基礎研究薄弱。我們充分考慮水文氣象變化,運用多種數學模型,進行了多時間尺度的綜合預測預報,一方面結合下游取水口搶淡補淡需求,分析確定上游水庫補水量、補水時間提供長尺度的支持。另一方面,結合潮汐規律,重點預報取水口含氯度,指導地方及時取淡??菟诘Y源非常珍貴,來的早浪費水,來的晚壓不住,精確到小時,在咸潮上溯前幾個小時,淡水資源占據制高點,把咸潮壓下去。
在水情預測預報方面,枯水期降雨產流、匯流預報不確定性高。“我們滾動開展長、中、短期的雨水情預測預報,降雨前綜合分析研判氣象降雨情況;降雨過程當中,加強雨量實時監測與產匯流的滾動預報;降雨以后,對每一次來水預報對比實際情況,進行分析評估,及時調整參數。”王寶恩說,我們預測預報工作的目標是延長預見期、提高精準度。
在水庫群聯合調度方面,每次實施調度前,水利部珠江委要加強與各省區流域、各行業相關溝通協調,在確保供水安全前提下,兼顧發電、航運等各方需求,并根據氣象水文長、中、短期預報預測的成果,制定相應的整體預案,優化調度方案,實現了科學利用水資源,減緩水庫消耗,確保了多方供應。
責任編輯:成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