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導報現場 正文

《2022中國企業氣候行動案例集》COP27發布 呈現中國企業應對氣候變化最新進展

2022-11-16 15:46 中國發展網 白雪
應對氣候變化 綠色低碳

摘要:在11月11日舉辦的中國角企業日活動中,包括27個案例的《2022中國企業氣候行動案例集》正式發布,大道應對氣候變化促進中心(C Team)主任楊培丹說,2022年,面對全球疫情反復和經濟放緩的復雜挑戰,中國企業家們依然堅持低碳減排實踐,他們的行動和成果已經有數據呈現,可量化可評估。案例集匯集了這些企業在各自領域內的前沿轉型經驗,其中不乏能夠解決行業轉型痛點的創意和方案,為行業提供了切實可行的轉型路徑,有較強的影響力和可推廣性。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白雪報道 聯合國于11月6~18日在埃及沙姆沙伊赫召開《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會議第27屆會議(COP27),COP是全球規模最大、最重要的氣候相關年度會議。 

自“雙碳”目標提出以來,中國企業家們積極推動產業的低碳轉型,開展應對氣候變化的減排行動,從生產、運營乃至產業鏈上主動開展模式創新與技術升級,加快了邁向零碳的步伐,也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貢獻了力量。這些企業家們也來到了聯合國氣候大會的現場,與國際同行溝通交流,分享所得收獲,也汲取信心和國際經驗。

圖片1

《2022中國企業氣候行動案例集》在聯合國氣候大會中國角正式發布

在11月11日舉辦的中國角企業日活動中,包括27個案例的《2022中國企業氣候行動案例集》正式發布,大道應對氣候變化促進中心(C Team)主任楊培丹說,2022年,面對全球疫情反復和經濟放緩的復雜挑戰,中國企業家們依然堅持低碳減排實踐,他們的行動和成果已經有數據呈現,可量化可評估。案例集匯集了這些企業在各自領域內的前沿轉型經驗,其中不乏能夠解決行業轉型痛點的創意和方案,為行業提供了切實可行的轉型路徑,有較強的影響力和可推廣性。

圖片2

C Team主任楊培丹在COP27介紹《2022中國企業氣候行動案例集》的項目價值

該案例集由C Team和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作為聯合發起單位,共同開展了本年度中國企業氣候行動案例征集、篩選和傳播工作。

在征集期內,發起機構共收到約50份項目申請,通過行業內專家的審核評選,共收錄27個企業創新減排的項目,涵蓋了八個行業和領域。

在能源轉型領域的案例,既有中國核能惠及數千戶家庭的浙江海鹽核能供熱示范工程,也有在庫布其沙漠深耕多年的億利集團利用光伏減排、生態增匯的“點沙成金”項目,以及協鑫實現風光儲項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與智能運維的一體化平臺。特別是遠景科技集團以其生產的低碳足跡產品,和為合作伙伴提供的多樣化綜合零碳解決方案,凸顯了企業的綠色遠景和社會責任感。遠景也加入了全球“RE100”倡議和科學碳目標倡議(SBTi),并參照《SBTi 企業凈零標準》制定了長期凈零排放目標。

未來,綠色制造是中國制造的關鍵詞。寧德時代子公司四川時代的零碳工廠、山東魏橋的云南文山綠色鋁創新產業園以及人福醫藥降低鍋爐天然氣耗量的減排實踐,都是中國制造行業踐行綠色發展的實例。

建筑能效的提升是減排的重點和難點之一。案例集收錄的中德生態園的被動房示范項目、北京中景橙石研發的生態藝術混凝土地面、第一摩碼人居的北京萬國城低成本改造老舊建筑,以及上海奉賢臨港園區的萬緯物流從大處布局、從細處著眼的減排舉措,體現出當前建筑能效提升上實用性與創新性兼具的特點。

在案例集的“碳普惠與公眾減排”板塊,綠普惠碳中和科技的“綠普惠云”碳減排數字賬本,穎投信息科技的“綠喵 mio”碳普惠應用程序,深圳的寶科技的“綠行的寶”汽車碳減排量認定及碳普惠服務,以及四川綠豆芽的“碳小屋”垃圾分類回收減排服務,都體現了社會各方力量參與的多元社會化參與機制在減污降碳的重要角色。

在食品、飲料和可持續消費領域,正谷的有機食品、蒙牛乳業的全產業鏈協同低碳發展戰略和網易“青選計劃”的綠色包裝以及Impact Hub Shanghai的“低碳共創營”模式,都在以各自的方式創新踐行綠色理念,推動行業綠色發展。

綠色金融工具也在不斷創新。恒生中國和天風證券以綠色融資助力企業減排,而人保財險與青島立信達能源服務有限公司簽署的“減碳保”構建了能源消費側節能減碳保險體系,能夠減輕企業能源改造的資金壓力。

鹽田港綠色低碳港口建設和美團單車、電單車全生命周期減污降碳項目體現了交通領域兩個截然不同又全面挖掘自身減排潛力的樣本。

污廢處理也是減污降碳的重要領域。國峰清源的農業有機廢棄物生產生物天然氣及有機肥項目、光大水務的“低碳”工廠項目以及瀚藍環境打造的固廢處理的“瀚藍模式”,都推動著行業減排的技術進步和模式推廣。

圖片3

圖片4

《2022中國企業氣候行動案例集》

案例集在COP27的發布,得到了與會專家的高度認可。

CDP 全球環境信息研究中心首席利益相關伙伴官Mercedes Tallo女士說,案例集展示了中國企業在氣候行動上的巨大進展和具體的實踐經驗。她表示,這27個案例涵蓋了多個重要領域,兼具廣泛性和代表性,也有創新性,能夠推動企業相關價值鏈上形成更多合力。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政策與戰略副行長艾德明爵士認為,案例集展示的創新解決方案很有啟發性,這些包括可再生能源、能效提升、交通領域減碳和綠色金融工具在內的案例提供了中國乃至全球減排需要的解決方案。而如何利用綠色轉型和凈零排放的動力,推動這些案例和經驗轉化升級為更多減排創新,將是未來的關鍵任務。

原國務院參事、科技部原副部長、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名譽主任劉燕華評價說,“綠色循環低碳的實踐案例,體現了企業作為自主創新的主體,在先立后破原則指導下的先行先試,體現了從無到有,從點到面,從小到大的嘗試。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時代,世界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可能還會增加。應對氣候變化實質上是世界范圍的深刻的經濟和社會變革。”

企業氣候行動案例集是C Team自2019年發起和組織的項目,一年一度收集和編制在華企業的應對氣候變化、綠色低碳轉型的項目,并在年末的聯合國氣候大會上正式發布,國內外同時開展交流和傳播。案例集展現了中國企業綠色創新精神和轉型成果,有益于企業和行業在減排路徑上的經驗交流,鼓勵更多企業成為氣候行動的先鋒和領導者。

責任編輯:白雪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