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力企業走出去:步伐穩健,上下游合作和建設模式創新勢在必行
——來自中國電力建設發展大會的報道
摘要:國際工程建設模式創新和轉型升級是必然選擇,集項目投資規劃、建設實施以及運營維護于一體的投建營模式已成為國際工程建設企業的重要轉型方向。
本報記者 崔立勇 白雪
盡管近幾年受到世界經濟增速放緩、新冠疫情等多方面的影響,但我國主要電力企業的國際業務發展和利潤依然呈現出穩步增長態勢。日前由中國電力建設企業協會在京主辦的中國電力建設發展大會“國際電力工程可持續發展專題論壇”上,多位電力行業的業內人士表示,我國國際電力工程具有成本優勢和技術優勢,這將為我國電力企業進一步拓展國際業務帶來更多商機,在未來“走出去”的過程中,產業鏈上下游加快形成合力和建設模式創新轉型勢在必行。
中國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促進會黨委書記、理事長,國家公務員局原副部長級副局長楊春光在此次專題論壇上表示,自我國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中國國際電力工程領域的企業快速成長,在海外完成了多項精品工程,很多建設項目以優良的性價比、高效的建筑速度、過硬的工程質量和廣泛的社會影響力,在國際市場上樹立了中國國際電力工程的良好口碑。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黨委委員、紀委書記冮宇峰提供的數據顯示,在電力投資和工程承包方面,2017年—2022年,我國主要電力企業境外累計投資總額達475.11億美元,對外工程承包合同總額累計1997.71億美元。2022年,我國對外承包電力建設工程新簽訂合同額度327.71億美元,我國對外承包電力建設工程完成營業額總計216.8億美元。
據介紹,我國國際電力工程在近年來的發展中呈現新的特點。商務部對外投資合作所所長武芳表示,首先是煤電項目加速退出,以光伏、風電為代表的新能源以及蓄/變電站、輸變電業務正成為電力領域新的增長點。“2022年,太陽能和風電等新能源領域簽約額合計206.7億美元,占比高達56.7%。”她說。
冮宇峰同樣認為,我國電力企業在水能、太陽能、風能、儲能、氫能等領域的前沿技術取得重大進步,隨著全球經濟復蘇,各國逐步放開能源電力項目規劃,基礎設施建設和改善將對拉動各國的經濟復蘇和增長產生巨大的作用。
武芳進一步分析,除能源結構外,我國國際電力工程還展現出四方面的變化:第一,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分工合作不斷深化,總承包企業、設計咨詢企業、設備制造企業和金融機構等各方構建起分工明確、優勢互補的行業生態圈;第二,技術創新和數字化轉型不斷推進,中國企業通過數字化轉型優化配置資源、進行科學決策、提升管理運營效率;第三,境外簽約項目的資金來源日益多樣化,企業以股權投資參與境外大型電力項目一體化建設,逐步成為企業“走出去”的新趨勢;第四,電網企業已經初步實現了全球布局,在海外實現穩健經營并取得較好投資收益,并帶動我國電力技術、裝備、工程和標準“走出去”。
我國國際電力工程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不少挑戰。“中國新能源走在了世界前列,但傳統電力企業基本沒有參與其中,面對電力革命和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傳統電力的優勢是產業和技術基礎,缺點是路徑依賴和自我革命的困難。”中國電建國際工程有限公司原總經理、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宋東升坦言,企業“走出去”不能僅僅靠并購棕地項目來擴大地盤,這樣的并購“走出去”的是中國資金,不是中國電力產業,企業也不能老盯著幾個國際大開發商,僅靠內卷獲得合同。
標準問題也是中國海外電力工程可持續發展的瓶頸之一。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國際合作部副主任王文娟認為,海外電力工程有利潤也有風險,相當一部分風險是由于標準不同造成的,標準問題吃掉了一部分利潤。她認為,解決之路要依托國際項目的“走出去”,例如,華能集團在巴基斯坦建設的薩希瓦爾項目完全采用了中國標準。
王文娟介紹,中國標準正在加快“走出去”步伐,在電力工程、石油石化領域尤為突出。截至2022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在建重點基礎設施項目中,執行中國標準的占比已經達到1/3,為高質量建設“一帶一路”提供了技術支撐。
在此次論壇上,我國國際電力工程的轉型升級也成為業內人士的共識。
中國華電科工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劉蔚認為,國際工程建設模式創新和轉型升級是必然選擇,集項目投資規劃、建設實施以及運營維護于一體的投建營模式已成為國際工程建設企業的重要轉型方向。
“中國有全世界最完整的電力產業鏈,有各領域最大的電力企業,但是電力企業國際業務模式單一,尚未形成強大的產業鏈競爭力。”宋東升表示,2021年我國電線電纜行業銷售收入已經超過1萬億元,2022年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生物質發電裝機均居全球首位,2022年全國主要發電企業電源建設投資7208億元,電網建設投資5012億元,未來新能源產品出口模式有待從“中國造、賣全球”向“全球造、賣全球”轉變。
楊春光表示,必須積極推動電力工程建設轉型升級,維持中國電力工程在國際上的競爭力,重視中國國際電力工程企業海外形象建設和品牌塑造,區域內開展國際電力工程項目的企業要形成合力,不僅要做好工程項目,更要講好中國故事,做好中國國際工程海外品牌建設和文化傳播工作。
責任編輯:崔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