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導報現場 正文

走進新時代對標高質量做好大文章

2024-02-23 13:00 中國發展網 杜蕓
新時代 高質量發展

摘要:新時代最大的機遇是整體協同融合系統化,最大的挑戰是碎片化。

杜蕓

走進新時代,緊扣高質量,做好頂天立地的大文章。新時代最大的機遇是整體協同融合系統化,最大的挑戰是碎片化。整體統籌精準定位系統謀劃科學規劃,以生態保護綠色發展宗旨,打造綠色低碳發展,促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的新型產業集群,促進產業更節能更高效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發展。

聚焦于行動,以可視成果為導向,聚焦于標準鏈、質量鏈責任鏈數據鏈有機融合,聚焦于系統化守正,科學化出奇,以終為始,以成為的,目標倒逼,真正做到用標準衡量、用實踐檢驗、用數字說話。以ONC為總抓手,以達成率為牛鼻子。達成率就是奧運會金牌奧運會紀錄。故知所謂治理現代(化)和治理完善,就是動態對標、持續改進,精準考成、精益達成;所謂信息主導體系效能現代化,就是達成率一網打盡、一目了然。質量與效益提升是產業轉型的重點,要以最小的質量成本產出最大的質量效益,不斷提升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從企業經營層面理解,高質量發展包括一流競爭力、質量的可靠性與持續創新能力及品牌的影響力,還有先進的質量管理理念與方法等。

企業經營層面,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理解產品產業高質量發展。 要具有全球一流競爭力。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影響力、帶動力。競爭力體現在企業能夠跨越多個經濟周期,在經濟效益、風險防范、公司治理、管理水平、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始終保持競爭優勢,在激烈的國內外競爭中不斷勝出、持續發展、創造價值。影響力體現在企業具有舉足輕重的行業地位,在規模實力、區域布局、品牌影響力等方面處于行業的前列,在行業標準、行業規則制定上有話語權,是行業的重要整合者。帶動力體現在企業是行業發展和變革的引領者,在技術創新、制度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管理創新等方面走在前面,其產業培育與孵化能前瞻性地把握行業趨勢,具有導向性和指引性。

保持產品質量的可靠性與持續創新。質量的范疇不僅包括產品質量,還應該包括服務質量和工程質量。堅持“質量為先”,就要提高農產品、工業產品的質量,以及服務質量和工程質量,還要看到,高質量發展一定是由創新驅動的,需以企業為主體,強化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才能不斷增強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應該看到,提高產品創新能力是提高企業競爭力和產業競爭力的關鍵,創新能夠提高產品和服務的附加值,降低資源消耗,以更少的生產資料生產出高質量產品。創新還能有力驅動生產率的提高和產品性能的提升,促進新科技、新模式、新產品、新業態的出現,不斷推動產業向價值鏈的中高端邁進。

從品牌價值看,“中國制造”還未具有“日本制造”或者“德國制造”那樣的整體影響力,由于長期強調“質優價廉”的理念,造成“中國制造”的高端品牌不足。在企業層面實現高質量發展,意味著大量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品牌出現,企業要順應消費個性化、多樣化發展的大趨勢,努力增加高品質商品和服務供給,在產品細節、做工、創新、性能上多下功夫,形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知名品牌。

要擁有先進的質量管理方法和技術基礎。企業層面的質量管理包括企業先進質量管理方法、認證與檢測、標準與計量等支撐產品質量提升的內容。企業推動高質量發展,要大力推廣“卓越績效”“六西格瑪管理”等先進技術手段和現代質量管理理念及方法,并形成具有中國企業特色的質量管理體系,致力于全面提升質量和效益。

綠色發展要從多個方面入手,包括技術創新、產品升級、市場拓展、品牌建設等。

1. 技術創新:加大研發投入,學習引進國內外先進技術,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重點關注智能化、自動化、節能環保等方面的技術研究。

2. 產品升級:根據市場需求,不斷優化產品結構,開發具有高附加值的新產品。例如,發展高效節能的食品加工機械,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3. 市場拓展:加強國內市場的開發,同時積極開拓國際市場,特別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通過參加國際展會、建立銷售網絡等方式,提高產品的國際知名度和競爭力。

4. 品牌建設:注重品牌建設,提高企業知名度和美譽度。可以通過廣告宣傳、網絡營銷、口碑傳播等多種方式,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

5. 產業鏈整合:加強與上下游企業的合作,實現產業鏈的整合和優化。通過合作共贏,降低成本,提高整體競爭力。

6. 政策支持:關注國家政策導向,積極參與政府項目和資金扶持。同時,加強行業協會的作用,推動行業標準制定和自律管理。

7. 人才培養: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培養一批具有專業技能和創新精神的研發團隊。同時,加強員工培訓,提高整體素質和技能水平。

8. 環保與安全;關注環保和食品安全問題,確保產品質量和生產過程符合相關法規要求。通過綠色生產、循環經濟等方式,實現可持續發展。

9. 數字化轉型: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實現生產過程的數字化管理和智能化控制。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市場競爭力。

10. 合作共贏:加強與國內外同行業的交流與合作,共享資源和技術成果。通過合作共贏的方式,實現共同發展和進步。為推中國式現代化高質量發展努力奮斗。

(作者系中國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促進會綠色城市建設工作委員會會長)

責任編輯:成靜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