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導報現場 正文

寧暢:算力性能已不是AI大模型的唯一需求

2024-04-10 13:42 中國發展網
人工智能 算力

摘要:寧暢發布“全局智算”戰略及系列新品與系統解決方案,旨在以系統的全面性應對需求的復雜性,滿足大模型從開放到落地再到運維的全生命周期需求。

中國發展改革報社記者 崔立勇

“各行各業都在發展新質生產力,其中AI(人工智能)是邁不過去的。”寧暢總裁秦曉寧日前在京對記者表示。

2024年,多個大模型橫空出世,AI領域展開新一輪競賽。秦曉寧表示,計算產業的“局中人”在興奮的同時更需要一份冷靜,因為大模型的爆發對AI支撐能力提出了加速迭代的要求。在百模大戰的大模型1.0階段,提供更快更強的硬件產品以滿足算力需求是行業焦點,從今年開始,大模型從參數的競賽進入商業化落地階段,需求愈發復雜多樣,智能計算已經不再局限于算力性能這一單一要素的競爭,算法協同優化、數據處理能力、模型可解釋性以及與特定行業應用的融合度,都已成為能否推動產業發展的關鍵。

“大模型深化發展,在細分行業落地過程中,面臨的算效、適配、應用等問題需要系統性AI計算方案。”秦曉寧表示,寧暢今年發布的“全局智算”戰略及系列新品與系統解決方案,旨在以系統的全面性應對需求的復雜性,滿足大模型從開放到落地再到運維的全生命周期需求。

圖1_副本

據悉,“全局智算”戰略涵蓋硬件、軟件、算法、液冷和服務質量等多個維度。“要想搭上AI的快車,必須思考AI底層架構的未來走勢。”秦曉寧表示,技術創新是寧暢持續發展的原動力,此次新戰略從某一個具體的點上突破開來,實現了整合創新。此前國際數據公司(IDC)的相關報告顯示,寧暢AI服務器在中國的銷售額排名第二,液冷服務器位列第一。

“光靠花錢,算力堆不上去,投資低效能算力的意義也有限。”寧暢CTO趙雷分析,隨著技術的演進,算力設施建設的門檻越來越高,要求多環節技術的全面支撐。

責任編輯:崔立勇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