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導報現場 正文

2024北京朝陽空間資源推介大會舉辦 50宗優質地塊(項目)集中亮相向全球推介

2024-05-07 14:13 中國發展網 成靜
北京市朝陽區 空間資源

摘要:4月30日,2024年北京朝陽空間資源推介大會舉辦,現場推出50宗擬出讓(合作)重點地塊(項目),通過多種形式對未來三年朝陽區空間資源帶規劃、帶空間、帶生態、帶政策、帶資本的情況進行了“五帶”推介,全景呈現了各板塊的發展動能和投資價值,展示了北京市朝陽區“空間+”的承載力與競爭力。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成靜報道 4月30日,2024年北京朝陽空間資源推介大會舉辦,現場推出50宗擬出讓(合作)重點地塊(項目),通過多種形式對未來三年朝陽區空間資源帶規劃、帶空間、帶生態、帶政策、帶資本的情況進行了“五帶”推介,全景呈現了各板塊的發展動能和投資價值,展示了北京市朝陽區“空間+”的承載力與競爭力。誠摯邀請更多企業將優質的項目和資金、先進的管理和技術、優秀的人才和團隊帶到朝陽,扎根朝陽、深耕朝陽,共建共享“五宜”新朝陽。

50宗優質地塊(項目)集中亮相向全球推介

未來三年,朝陽區將按計劃推進新版總規和分區規劃落地落實,統籌推進“南部崛起、東部跨越、北部提升”戰略,不斷優化全域產業鏈與空間鏈的融合布局,堅持按照區域錯位發展、協同發展、集群發展的思路,安排土地上市計劃,擬推進住宅、商辦、產業等各類用地50宗(項目)土地供應。

朝陽區將重點推進以自貿試驗區、中關村朝陽園等重點功能區為核心的高品質產業空間加快入市,持續推進以十八里店鄉集體產業項目為代表的集體產業項目的投資合作。還包括酒仙橋、永安里、太陽宮、將臺、松榆里、小紅門等一批開發環境成熟、投資前景良好的高質量地塊,孫河前葦溝、崔各莊黑橋、平房、王四營、十八里店等環境優美的生態宜居地塊,以及CBD核心區、中關村朝陽園西區、北區等高端產業集聚的商辦、產業地塊。

土地和空間,托舉產業集聚發展。

“朝陽區現有產業空間體量合計約6400萬平方米,未來可用于承載產業發展的各類空間合計超過1700萬平方米。”朝陽區相關負責人表示,經過多年培育發展,朝陽區形成了以國際化為特征,以商務服務、金融、高新技術、文化為核心的重點產業格局,構建了以CBD、朝陽園、文創實驗區等重點功能區為引領的空間布局。

北京CBD以占北京市萬分之四的面積創造了首都4.3%的稅收,吸引力指數位居全國第一、亞洲第二、全球第七。CBD區域超甲級寫字樓規模占到全市40%以上,Leed金級樓宇約占全市1/5,預計至2030年,還將陸續新增170余萬平方米的高品質產業空間。中關村朝陽園是朝陽科技創新主陣地和北京數字經濟核心區主承載區,已入駐阿里巴巴、西門子、360等一批創新型龍頭企業。未來將著力培育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數字安全等數字經濟核心產業集群,加快構建互聯網3.0等產業生態體系。朝陽園北區即將入市的6個地塊,全部位于阿里巴巴北京總部周邊,將持續打造世界一流的國際研發創新集聚區。金盞國際合作服務區毗鄰第四使館區,目前已建成近40萬平米甲級寫字樓,未來還將釋放超過200萬平方米的產業空間,重點發展數字貿易、跨境消費等業態。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是全國唯一一個國家級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培育形成了全國首個千億級文化產業集群。未來將進一步發揮產業基礎優勢,引進文化科技融合龍頭企業、新型互聯網廣告、數字營銷領軍企業,打造全國數字文化產業重要承載區。

開放的、國際化的北京朝陽彰顯城市競爭力

朝陽區是北京市中心城區面積最大的區。開放的、國際化的朝陽一直是全球企業發展的沃土、改革的熱土、創業的樂土。朝陽區始終致力于為企業創新創業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更優的營商環境和更多的合作平臺,連續五次在北京市營商環境評價中排名第一,在經濟發展、土地空間、生態人文、服務配套等方面均有著明顯的優勢。

朝陽區是首都的經濟大區,主要經濟指標長期保持在全市前列。2023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387.2億元,同比增長5.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固定資產投資、區級財政收入總量均位居全市第一。國際化是朝陽最靚麗的“金名片”,區內集中了99%以上的外國駐華使館,全市90%的國際傳媒機構、80%的國際組織和國際商會、70%的跨國公司地區總部、70%的外資金融機構、50%的外籍人口,是首都國際交往的重要窗口。

在生態環境方面,目前,朝陽區已建成城市綠地1.6萬公頃,公園綠地6400公頃,均居北京市第一,綠化覆蓋率48.08%。

在發展新動能上,朝陽區推進數字經濟核心區建設,引入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等重點項目,成功爭取北京數字經濟算力中心、北京國際大數據交易所等功能型設施落戶。

在對外開放上,朝陽區高標準對標國際經貿規則,推動放寬外資市場準入限制,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特別是在數據跨境、保稅物流、國際商事仲裁、國際收支便利化等領域開展先行先試,打造北京開放樣板,共實現了62項機制創新,僅2023年就先行實現了近20項全國、全市“首批”“首個”“首創”,全市首家自貿區銀行、證券及保險行業專營機構等均落戶朝陽區。

在城市風貌煥新上,朝陽區推進城市更新,加強街區公共空間功能、景觀和風貌設計。以河道復興帶動城市更新,亮馬河已成為網紅打卡地。望京小街、朝外大街等一批老舊商圈升級為國際消費街區,798工業遺址變身為國際科技文化文創園區。以特色街巷、濱水空間、慢行系統、公園綠地、活動廣場等為重點,實施公共空間改造更新,提升城市魅力和活力。建設花園城市,著力打造“一園一花一品”“一路一葉一花”特色風貌,實現城市與公園的和諧共融,提升市民群眾獲得感。

此外,朝陽區還擁有優越便捷的區位交通優勢和含金量十足的政策激勵優勢,不僅力度超前,而且還極具針對性。

打出政策配套“組合拳”展示朝陽投資吸引力

營商環境,“優”無止境。近年來,朝陽區堅持以企業為中心,靈活打出政策配套“組合拳”,在招商引資、房地產開發、土地供后創新服務政策、商品房項目去化等方面下足功夫,為企業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在招商引資方面,朝陽區充分發揮產業政策激勵作用,以“1+7”產業政策為基礎,重點支持招商引資、商務、金融、高新、文化、中小、CBD等領域,每年安排超過40億元財政資金支持重點產業、企業發展,不斷激發企業、人才創新活力。同時,陸續出臺了Web3.0、數字醫療、數據要素、人工智能、人力資源等專項政策。此外,針對新入區的龍頭企業、領軍企業,還可通過“一事一議”形式,提供落戶獎勵、房租補貼、高精尖人才獎勵等一攬子支持政策。

在“拿地到預售”服務政策方面,朝陽區創新提出手續“N合一”辦理,開通臨建審批直通車,“交地即交證”服務,并聚焦數字賦能,在“北京市不動產登記領域網上辦事平臺”上線了不動產首次登記全程網辦服務。“政策的運用可以按照流程,節約一定的時間。”規自委朝陽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比如針對供地項目簽訂《出讓合同》后,仍需完成地價款繳納、取得契稅完稅證明后才能申請地籍調查、辦理不動產登記,土地證辦理周期較長的問題,我區推出了“交地即交證”服務。目前,崔各莊鄉奶西項目已實現了“交地即交證”事項。在“開工到交付”服務政策方面,區住建委探索推出了一系列服務工具,構建專屬房地產開發企業的保障體系,提供項目建設全生命周期管家式服務,推出施工審批環節“提前辦”的協作模式,形成以項目工期倒排時限的辦事節奏,建立消防驗收“三個在前”的指導機制,開啟實質性簡并中間環節的聯合驗收,輔助企業從項目開工到竣工交用各環節高效推進。

在助力商品房項目去化方面,朝陽區房管局統籌多方力量,加強政策的系統集成與定向聚焦,著力提升區域配套及環境品質,為加速商品房項目去化提供有力支撐;結合朝陽區鳳凰人才引進,為人才、項目搭建對接平臺,促進項目去化;依托CBD總部經濟、朝陽園數字經濟、金盞國際合作服務區服貿經濟重點功能區,構建職住平衡體系,促進帶動大體量項目加速去化;鼓勵利用非居住存量房屋改建保障性租賃住房,促進商辦類項目租售;“陪伴式”辦理銷售許可手續。

此外,為提高產業項目周邊市政配套成熟度,服務保障優質產業項目落地集聚,朝陽區不斷加強片區開發配套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管理工作。近期,出臺了《朝陽區片區開發配套市政建設管理工作機制》,明確了配套市政基礎設施項目從提出需求、形成任務到最后實施監督的全流程工作機制,保障市政建設匹配二級交用。同時,朝陽各區級平臺公司將積極投入區域各類空間資源的開發利用,與各優質投資主體并肩同行,充分調動銀行、股權融資、基金等金融機構參與,發揮科創、文創等政府投資引導基金使用效能,加強與創投機構、金融機構等社會資本合作,實現互惠共贏。

責任編輯:成靜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