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導報現場 正文

霍尼韋爾柴小舟:中國市場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舞臺

2024-06-27 15:31 中國發展網
夏季達沃斯論壇 霍尼韋爾 外企 數字經濟

摘要:霍尼韋爾是1885年創始于美國的大型企業集團,來到中國也已經接近90年。柴小舟告訴本報記者,中國是霍尼韋爾最看重的市場之一。

中國發展改革報社前方記者 崔立勇  陳薈詞 施文郁

“霍尼韋爾‘東方服務東方’的初衷沒有改變,對中國市場的看法沒有改變,我們將繼續在中國扎根,繼續在中國發展。”在夏季達沃斯論壇現場,霍尼韋爾智能工業科技集團副總裁兼中國總經理柴小舟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

“這兩天,夏季達沃斯會場里的人很多,聽分論壇找到座位都挺難的。”第一次參加夏季達沃斯論壇的柴小舟感受到現場熱烈的氣氛。

柴小舟對李強總理在論壇開幕式上的致辭印象深刻。“李強總理對什么是‘增長新前沿’的闡釋非常清晰;在回答世界經濟論壇主席施瓦布的提問時,強調堅持固本培元,打好政策‘組合拳’,非常務實。”他說。

李強總理在致辭中強調,中國著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破除限制市場準入和公平競爭的不合理規定,促進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聚集,大力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推動企業創新活力充分釋放。柴小舟從企業的角度感覺這非常切合實際。柴小舟認為,無論是對一個地區還是一個國家,反對保護主義是非常正確的方向。“企業需要的就是充分競爭的市場,憑本事吃飯。”他說。

微信圖片_20240627114317

霍尼韋爾是1885年創始于美國的大型企業集團,來到中國也已經接近90年。柴小舟告訴記者,中國是霍尼韋爾最看重的市場之一。霍尼韋爾聚焦自動化、未來航空和能源轉型三大發展趨勢,在中國的業務體系非常完整,旗下有四個業務集團——航空航天科技集團、智能工業科技集團、智能建筑科技集團、能源與可持續技術集團,都在中國市場扎實推進。

柴小舟表示,霍尼韋爾在中國謀求長期發展,持續加強投入,推動本土創新,在中國已經涵蓋了企業研發、生產、采購等各個環節。他透露,霍尼韋爾也在加強與中國本土企業的合作,擴充產線,加快推出新品。

“正如李強總理在論壇開幕式致辭中所說,中國超大規模市場的優勢之一就是擁有各類應用場景?;裟犴f爾‘東方服務東方’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在中國市場得到鍛煉之后,可以再服務中國以外的市場。”柴小舟說,“中國市場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舞臺,去打磨自己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去和用戶一起共創。”

在柴小舟看來,創新和綠色是中國培育新質生產力的兩個關鍵點。其中,創新是企業生存發展的重要原動力,“只要停止創新,企業就將慢慢退出市場”。

中國的“雙碳”目標也在推動企業綠色發展?;裟犴f爾通過一系列立足本地的技術創新和推廣,助力中國“雙碳”目標和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柴小舟介紹,霍尼韋爾承諾于2035年前實現所有業務運營和設施的碳中和。目前,霍尼韋爾的可持續發展一方面是為客戶提供助力可持續發展的一系列創新技術和解決方案,包括可持續航空燃油、塑料回收、碳捕捉等,廣泛應用于工業、能源、建筑、交通、醫療、倉儲、零售等領域。另一方面,霍尼韋爾在內部深化節能環保工作。他告訴記者,霍尼韋爾在中國的多家工廠中,已有4家被認定為國家級或省級綠色工廠,其中包括霍尼韋爾智能工業科技集團的碼捷(蘇州)工廠和南京工廠,這兩家工廠規模都很大,“霍尼韋爾在中國生產超過50%的產品都來自綠色工廠”。

霍尼韋爾在中國為眾多行業提供一系列先進的數字化、自動化和可持續發展解決方案。從霍尼韋爾角度看,人工智能的迅猛發展會給數字化、自動化帶來什么樣的影響?“數據是智能制造的原材料。”柴小舟說,在各個行業的生產數據里面埋著大量寶藏,發揮其中的價值需要梳理和挖掘,人工智能的加入將提升這個過程的效率。

更進一步,人工智能可以給企業提供智能決策和安全保障,幫助企業降本增效。柴小舟分析,人工智能的加入也將降低企業對人才結構和人員培訓的要求,以往很多工作依賴老師傅,未來則可以更多向人工智能的數據庫取經——很多積累建立在數據之上,生產運營經驗可以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去直接指導新員工,幫助他們盡快趕上老師傅的水平。

責任編輯:崔立勇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