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證鵬元2025年信用風險年會聚焦“轉型:挑戰與機遇”
摘要:回顧2024年,信用債發行保持增長,債券市場加大對新質生產力、科技創新、綠色等領域的重點支持,服務實體經濟的效能增強,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取得積極進展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楊虹報道 12月12日,中證鵬元2025年信用風險年會在金茂深圳JW萬豪酒店圓滿落幕。本次年會以“轉型:挑戰與機遇”為主題,圍繞2025年宏觀經濟形勢及信用風險演化趨勢展開深入探討,中證鵬元董事長張劍文、中證鵬元總裁李勇及眾位業界專家出席,中泰國際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中證數智智能預警事業部總經理劉鐳及華西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劉郁等重要嘉賓作專題演講,與來自全國的數百位工商企業、銀行、券商、資管、研究機構代表及專業投資者齊聚一堂,以主題演講和圓桌論壇的形式,共話2025年信用市場發展機遇。會議上午場由中證鵬元副總裁袁坤龍主持。
(中證鵬元供圖)
中證鵬元總裁李勇在致辭中回顧2024年,信用債發行保持增長,債券市場加大對新質生產力、科技創新、綠色等領域的重點支持,服務實體經濟的效能增強,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取得積極進展。信用債方面,預計明年信用債凈融資規模與今年基本持平,化債政策支持下中短期風險將進一步緩解。
中證鵬元常務副總裁秦斯朝對信用債市場進行分析和展望,他表示在信用環境寬松的背景下,市場將繼續保持較低利率,信用債凈融資將繼續增加,發行利率和利差維持低水平,“資產荒”現象延續,債市整體預計將延續震蕩偏強的走勢。
會議下午場由中證鵬元常務副總裁秦斯朝主持。中證鵬元國際評級主管伍琴介紹了全球主要經濟體(美國、歐盟、日本)2025年宏觀及債市預期,并提出中資企業美元債2025年上半年將迎來適宜的發行窗口期。
中證鵬元研發部資深研究員翁欣分享了新質生產力產業債市場觀察,表示新質生產力增強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動能,自主可控是國家核心戰略。
中證鵬元綠融可持續發展業務總監姜夢娟就發債主體ESG綜合表現進行分享,介紹了ESG市場動態和ESG投資與信用投資的關系,分析了發債企業在ESG披露中的挑戰與機遇,并探討了發債企業提升ESG表現的措施。
中證鵬元華南區域評級總監袁媛對化債背景下的城投轉型進行了分享,認為當下城投轉型迎來了發展機遇期,轉型后的城投仍以保障區域民生、促進區域產業發展為核心職能,但在運作方式上會更市場化。
中證鵬元工商企業評級總監梁瓚認為,2023年以來,正股退市、發行人破產重整、實質性違約等信用事件的發生,需要持續加強對可轉債發行人個體信用風險的分析和判斷,以減少估值波動風險,提高投資的安全性和收益。
中證鵬元華東區域評級總監張偉亞對中國汽車工業“出海”做了分享。他認為“出海”是中國汽車工業進一步實現擴大市場份額、提振發展信心的重要方式,但相關企業仍需在產品及品牌升級、組織架構調整、海外政治及社會因素適應等方面積極應對。
圓桌論壇環節,主持人中證鵬元副總裁黃燦與來自證券公司、國有銀行、信托公司及市場化投資機構的專家就經濟下行周期不良資產證券化的發展機遇及挑戰展開討論。
本次信用年會旨在為市場各方搭建多元化交流平臺,共同探討債券市場新機遇與新挑戰。隨著中國經濟發展邁向新階段,中證鵬元將繼續堅持以投資者服務為中心,加強評級能力建設,為推動中國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責任編輯:楊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