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水利部共承辦建議提案517件,溝通率滿意率百分百
摘要:2024年,水利部共承辦建議提案517件,其中,建議354件,提案163件。水利部對主辦的252件建議提案,溝通671人次,實現溝通率100%、滿意率100%。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成靜報道 2024年,水利部共承辦建議提案517件,其中,建議354件,提案163件。水利部認真研究、積極回應代表委員關切,主辦、協(會)辦件全部按期答復,參閱件全部與代表委員進行溝通,其中,對主辦的252件建議提案,溝通671人次,實現溝通率100%、滿意率100%。代表委員對水利部建議提案辦理工作均表示滿意。主辦的252件建議提案中,已解決或采納的有228件(A類),占總量的90%。
水利部黨組始終把建議提案辦理工作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切實加強組織領導。部黨組書記、部長李國英堅持帶頭抓、負總責,“兩會”后及時召開部務會議傳達學習貫徹“兩會”精神,研究部署建議提案辦理工作;部內交辦會前專門作出批示,要求深入研究代表委員的意見建議,加強與代表委員的溝通交流,認真做好答復,及時回應關切,凝聚各方共識;9月份,主持召開部黨組會議,傳達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70周年大會、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75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就高質量辦理建議提案提出要求。部黨組成員、副部長李良生主持召開部內交辦會,全面安排部署建議提案辦理工作。各位部領導堅持將分管領域建議提案辦理工作與業務工作緊密結合,同謀劃、同部署、同落實。承辦司局精心組織安排,把責任落實到崗到人,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水利部錨定質量和效率“雙提升”目標,完善工作機制,落實工作舉措,突出辦理重點,高質量高標準推進建議提案辦理工作。一是加強規范管理,提高辦理效能。建立專項臺賬,實現分辦、辦理、溝通聯系、答復承諾、公開的全流程可視化管理,實行“一件一檔”。編印辦理工作手冊,以一問一答形式編印規范化辦理工具書,為辦理人員提供精準指引。舉辦建議提案辦理講座,邀請全國人大常委會代表工作委員會和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同志專題授課,促進承辦司局交流互鑒。二是深入溝通調研,凝聚共識力量。將溝通交流貫穿辦理工作全過程,安排熟悉政策、溝通能力強的處級以上干部與代表委員聯系,靈活采用電話、網絡等方式廣泛聯系,積極運用登門拜訪、邀請座談、調研等方式加強當面溝通,充分了解代表委員關切,找準建議提案反映的問題癥結,共同研究解決方案。比如,對于李莉等代表提出的“關于支持高質量開展整市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試點工作的建議”,采取“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的方式,邀請李莉代表走進水利部,朱程清副部長、陳敏副部長與代表面對面座談交流,承辦司局與代表深入實地調研,進一步把基層實際情況摸清、把問題找準,合力推動建議辦理。三是強化精品意識,嚴格答復質量。堅持實事求是、開門見山,如實向代表委員反饋答復意見,對能夠解決的問題,明確答復;對已經列入工作計劃的問題,將解決問題的方案、路線圖和時間表明確答復;對暫時難以解決或確實無法解決的問題,說明當前存在的困難,提出推動工作的思路和措施。部領導對所有答復親自審簽,其中重點建議提案答復由部長審簽。在辦理答復基礎上,對往年答復承諾解決事項,緊抓不放、持續用力;對年度完成辦理答復的建議提案,加強跟蹤回訪,鞏固辦理成效。比如,白曉艷代表提出“關于強化水資源配置保障糧食安全的建議”,承辦司局認真辦理答復后,白曉艷代表進一步反饋了意見。承辦司局負責同志帶隊赴現場調研,與代表深入交流,努力推動辦理工作往深里走、往實處落。
水利部積極回應代表委員關切,切實把代表委員的意見建議轉化為務實管用的政策措施、實實在在的工作成效。
水旱災害防御能力不斷提升。蓄滯洪區是防御流域大洪水、保障流域防洪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線,代表委員圍繞蓄滯洪區規劃運用等方面提出不少意見建議。比如,高友東代表提出“關于進一步完善蓄滯洪區工程體系的建議”,水利部積極采納,對流域蓄滯洪區布局優化和分區運用等進一步深入研究論證,加快推進七大流域防洪規劃和全國蓄滯洪區建設與管理規劃修編,研究提出蓄滯洪區運用補償辦法修改草案稿;開工建設小清河、東淀、永定河等國家蓄滯洪區工程,加快實施湖北杜家臺、華陽河蓄滯洪區等在建項目,為加快完善流域防洪工程體系奠定堅實基礎。
國家水網建設進一步提速。黨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水網建設規劃綱要》以來,代表委員高度關注、積極呼吁加快推進國家水網重大工程建設。比如,寧凌代表提出“關于推進環北部灣廣東水資源配置工程二期規劃建設的建議”,蔣旭光等9位委員提出“關于加快推進國家水網建設提高國家水安全保障能力的提案”等。水利部按照規劃綱要部署,扎實做好水網工程前期工作,深化水利投融資改革,持續擴大水利投資規模,全力推進國家水網建設。引江濟淮、引漢濟渭、珠三角水資源配置等工程實現通水,南水北調中線引江補漢、淮河入海水道二期、環北部灣水資源配置等一批國家水網重大工程加快實施,黃河古賢水利樞紐等41項重大水利工程開工建設。這些項目的建設,將有力支撐國家重大戰略實施,保障我國重要經濟區、重要城市群、能源基地、糧食主產區、重點生態功能區供水安全和防洪安全。
河湖生態保護治理持續強化。加強河湖生態保護修復,是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的具體實踐,也是代表委員關心關切的重點領域。比如,周學文等4位代表提出“關于完善河湖保護制度的建議”,黃艷等2位代表提出“關于加快推進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區——丹江口庫區及上游水質保護統一立法的建議”,谷樹忠等6位委員提出“關于改進完善河湖長制的提案”等。水利部積極吸納,制定印發《加快推進母親河復蘇行動實施方案(2024年)》;持續強化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丹江口庫區及其上游流域水質安全保障,建立與地方協同管理機制,確保“一泓清水永續北上”;印發《流域省級河湖長聯席會議工作指引》,進一步發揮聯席會議機制作用,統籌推進大江大河管理保護,推進流域系統治理、綜合治理、協同治理;邀請代表委員就水法中河湖保護等重點制度開展調研座談,全力做好水法修改工作;全國七大流域岸線保護與利用規劃全部印發實施,實行岸線分區分類管控,加強對自然河流(河段)岸線保護。
責任編輯:成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