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華化學羅曉明: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是讓數據會“說話”
摘要:福華化學的數字化轉型實踐讓羅曉明深刻感受到,對于一家企業而言,信息化重點是把線下搬到線上,以提高工作效率為主。數字化轉型則與之大為不同,核心是數據流、數據資產,讓最真實有效的數據流實現流通。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記者崔立勇報道
面對行業“內卷”的壓力和國際化進程中的現實挑戰,企業該如何應對?福華通達化學股份公司副總經理羅曉明日前在2025 SAP全球運營高峰論壇上表示,福華化學的策略是“精益管理”,從工作中發現問題、消除浪費、持續改善。深入分析了自身的現狀后,福華化學將著力點放在了“數字精益”上,選擇SAP的數字化工具,從而真正實現了企業人效、工藝、能效、物效等方面的精益。
“中國企業在追夢的這條路上,不再坐等天放晴,敢迎風雨再出發。”羅曉明表示,福華化學的目標堅定而明確——通過數字化工具的支撐,實現每年千萬元以上的節支。
創建于2007年的福華化學是一家民營化工企業。擁有超過130億元的資產,4個生產基地,作物科技、基礎化學品和新材料三大業務線,共生產40余種產品。
大體量也有大成就,福華化學位列全球農化企業前20強,草甘膦出口連續多年全國排名第一,是四川省最大的一般貿易出口企業之一。
福華化學自主擁有鹽礦、磷礦等礦產資源,礦產資源生產能力達到400萬噸/年、化學品生產能力350萬噸/年,并構建起了垂直一體化的循環產業鏈。
值得注意的是,福華化學是一家國際化企業,大部分生產制造在國內,70%的產品出口到歐美等8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全球前十大植保企業中,六家是福華的客戶。不僅如此,福華化學的研發布局也體現出企業的國際化戰略。除北京、上海、成都等國內研發平臺外,也在日本設立了研究院。與跨國企業的合作也結出累累碩果,例如,與德國贏創成立合資公司研發生產電子級雙氧水,與瑞士科萊恩聯合研發高端磷系阻燃劑等。
大步流星邁向全球化的福華化學同樣躲不開中國企業普遍面對的障礙:各國頻繁出臺新的國際貿易新政;匯率變化對企業預判能力提出極高要求;遭遇知識產權爭議的風險高;文化差異非常明顯,在國外投資建廠耗費大量時間等。
用數字化運營底座來打通國內外的技術和銷售業務,福華化學下定了決心。羅曉明表示,企業將數字化轉型的第一步落在了攜手SAP上。福華化學希望用5年時間讓公司完成三個數字化跨越——真正的業財一體;生產零手動;在前兩者的數據基礎上,實現業務決策的零失誤。
羅曉明分析,5年時間也留給福華化學去實現三個目標:第一,通過使用系統,制造出真實有效的數據,形成數據流和數據資產;第二,用數據說話,用數據去管理,用數據去決策;第三,數據自己來“說話”。
福華化學將企業的全球業務跟SAP的數字化工具深度融合在一起。羅曉明介紹,作為以產定銷的企業,福華化學從生產計劃-采購-倉儲-生產執行-銷售-財務結算-經營分析全流程過程中,用到了SAP、MDG、OA、SRM、RPA等系統,通過系統將各個業務模塊數據形成數據資產。
福華化學全球運營精細化管理核心是“三張報表”——會計報表、績效管理、管理報表。會計報表反映企業健康程度,展示給投資人、債權人、監管機構;管理報表反映企業當期運營情況、響應市場變化的決策;績效報表是當企業發現管理報表數據有問題的時候,及時通過績效PDCA的CA檢查和調整,導向和引導數據,進行高效率執行。
羅曉明舉例,以前在全球范圍內獲取銷售訂單的時候,福華化學內部有時不能將信息及時發送到生產端,這會造成物流不能及時發貨,物流管控不準時。進一步導致企業生產了很多產品,國內大量存放,國外的倉庫為了解決發貨不準時的問題,還會大量增加備貨。企業資金由此被大量占用。“福華化學的全球物流管理完成數字化轉型之后,這些問題基本上都能解決掉。”羅曉明說。
第二個目標是用數據說話和管理。羅曉明介紹,以經營分析為起點,構建了業務運營關鍵決策點,形成完整的數據標準體系,真正用數據發現問題。
第三個目標是數據自己“說話”。“福華化學是重資產企業,設備是重中之重。”羅曉明舉例,以往所有的設備是壞了再修或者定期維保。而預測性維護系統則可以通過數據分析搭建模型,自我學習、自我迭代、精準預警。預測性維護系統根據設備溫度、振動等要素變化,提醒非常準確,降低了80%的意外宕機。僅此一項,福華化學增加了17%的設備利用率,降低了35%的維護成本,顯著提高了生產效率。
福華化學的數字化轉型實踐讓羅曉明深刻感受到,對于一家企業而言,信息化重點是把線下搬到線上,以提高工作效率為主。數字化轉型則與之大為不同,核心是數據流、數據資產,讓最真實有效的數據流實現流通。
羅曉明提醒,如果數字化工作效果不佳,企業的智能化就無法推進。“發展人工智能一定要首先做好數據治理,打牢基礎,這樣才有可能做好企業自己的大模型和人工智能。”他說。
責任編輯:崔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