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系創新數智賦能 共繪公共資源交易高質量發展新圖景
摘要:4月17-18日,2025中國公共資源交易體系建設及行業發展交流會在京舉辦。大會以“數智化變革 體系化創新 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共同探討中國公共資源交易知識體系和理論體系構建,為推動公共資源交易體系化、數智化分享經驗、凝聚共識、貢獻智慧。
4月17-18日,2025中國公共資源交易體系建設及行業發展交流會在京舉辦。大會以“數智化變革 體系化創新 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共同探討中國公共資源交易知識體系和理論體系構建,為推動公共資源交易體系化、數智化分享經驗、凝聚共識、貢獻智慧。由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中國人民大學公共資源交易研究中心、廣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合編制的《中國公共資源交易發展報告(2024)》(以下簡稱《報告》)在會上正式發布,這一行業權威藍皮書共26萬字、8章節,為推動公共資源交易高質量發展提供最前沿的理論、最深刻的洞察與最一線的實踐。
系統思維破局,構建中國特色交易治理四梁八柱
在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宏大坐標中,公共資源交易既是優化資源配置的關鍵一環,更是推動實體經濟循環的動力引擎。近年來,黨和國家扎實推進公共資源交易改革,一系列重磅政策提綱挈領、指明方向。各地牢牢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歷史機遇,積極探索實踐,一大批創新成果競相涌現、振奮人心。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公共資源交易改革是一項系統性工程,必須堅持系統觀念,用系統思維、系統方法、系統工具破解發展難題。面對新形勢、新挑戰,面對“制度規則滯后、主體責任不落實、交易壁壘難破除、市場秩序不規范”等頑瘴痼疾,如何破冰前行?黨的二十大舉旗定向:“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秷蟾妗访鞔_,新時代新發展新要求下,構建適應公共資源交易實踐的中國特色理論體系、制度體系、組織體系和治理工具體系,是當務之急、必由之路。
理論體系方面,在公共資源配置方式由計劃為主向市場起決定作用的轉變過程中,公共資源交易宏觀層面的基礎理論已經成熟,“市場在公共資源交易中起決定性作用”成為共識,與之相匹配的公共資源集中交易理論以及監管、服務和交易相分離又相互配合理論等漸成體系。中觀層面的運行理論正在逐步完善,中國學者提出的“需求溢出”理論和“交易價值”理論成為行業重要的理論遵循。微觀操作層面的理論初具雛形,形成諸多具有共識性的概念和操作性原則。
制度體系方面,基于系統化、整體性的視角,建立起“引領性的基本框架制度—專業性的交易運行制度—評估性的政策功能制度—保障性的監督管理制度”等邏輯體系,基本框架類、運行類、評估類、保障類制度持續完善。
組織體系方面,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催生組織體系的改革需求,通過組織領導機構、監管組織、服務組織的重構,形成決策權、監管權和執行權之間的相互制約又相互配合的組織體系。未來,共資源交易服務組織體系的集約化發展是其必然方向,相互之間適度競爭是其正常的態勢。
治理工具體系方面,不斷強化管制類的政府治理工具,發展與完善激勵類的治理工具,適度發展自愿類的治理工具,大力強化技術類的治理工具廣泛應用,通過不斷建立健全治理工具體系,確保公共資源交易市場的健康穩定發展,實現公共資源的價值最大化。
公共資源交易的中國式治理現代化的理論與實踐上升為中國的自主知識和自主理論,正有力指引公共資源交易改革發展不斷邁上新高度、取得新突破。
AI技術賦能,開啟數智化轉型的星辰大海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當今,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浪潮激蕩澎湃。在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交織的科技星河中,公共資源交易正搭乘數智化快車駛向未來。
近年來,國家積極鼓勵推動公共資源交易借助創新技術特別是人工智能促進公共資源交易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破除招投標隱性壁壘,全面優化營商環境,提升市場主體滿意度?!秷蟾妗分赋?,當 “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的號角吹響,AI 技術不再是選擇題,而是推動行業變革的必答題。AI技術可廣泛應用于公共資源招投標全流程各環節,能夠有效簡化流程、提高效率、增強透明度、輔助監管、優化服務,推動公共資源交易活動的現代化和智能化發展。
針對AI技術在公共資源交易領域應用可能遇到的問題與挑戰,比如算力不足的問題、行業數據匯集問題、數據安全與確權問題、模型地區適用性問題等,《報告》提出建設性意見,強調繞頂層設計,構建守正創新的技術生態;培育復合人才,適應科技浪潮下的業態重塑;轉變傳統觀念,推動技術賦能下的先破后立;強化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確保技術可靠性并持續優化;強化政策支持與跨部門協作;地方積極參與開展政策試點;龍頭企業推動,技術創新驅動;研究理論前瞻,促進領域共識。
近年來,在政府政策引導、資金支持、人才培養的系統推進下,各地積極推動AI技術在公共資源交易領域的應用落地,以創新實踐不斷驗證AI技術的可行性和效果。比如,海南省創新應用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構建“機器管招投標”系統,有效提高了招投標效率,降低了招投標成本,防范了招投標風險。上海市建設專家評標行為智慧監管系統,通過AI算法實時分析評標視頻,對評標過程中專家出現的違規行為進行實時預警,形成了新型監管模式。
龍頭企業引領技術創新和技術驅動,是推動AI技術優勢轉化成為發展優勢的關鍵一環。近年來,數字建筑平臺服務商廣聯達以AI技術培育新質生產力,賦能建筑行業數字化發展取得全新突破,發布“廣聯達AI交易整體解決方案”。聚焦公共資源交易領域,廣聯達基于建筑行業AI大模型AecGPT打造了AI交易大模型,堅持“數據+算法”雙輪驅動,推動“數智融合”,依托百萬級從業者經驗池、千萬級行業知識庫,持續優化和訓練“AI交易大腦”模型,以“AI交易大腦”智能中樞賦能公共資源交易,構建“招投標文件解析+智能輔助評標”雙引擎,實現AI招標、AI評標、AI清標、AI小助手等多場景應用,實現招投標全流程智能化升級,助力行業監管精準化、協同化、智能化,構建多維智慧治理新范式,助力交易平臺效率提升、服務提質、專業升級,構建全鏈智慧交易體系。
站在歷史與未來的交匯點,公共資源交易的改革之路從未像今天這般清晰而壯闊。未來,行業各方將繼續以改革為筆、以創新為墨,努力在時代的畫布上,勾勒出公共資源交易高質量發展的壯麗圖景。(中國發展改革報社記者 袁琳)
責任編輯:袁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