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政業跨界突圍:“筑巢計劃”招引外貿人才投身銀發經濟藍海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記者 程暉報道
“家政行業缺人才、缺標準、缺品牌,需要向外貿行業學習!改革開放40多年,中國外貿商品的核心——價廉物美,使得中國制造走向世界,家喻戶曉。外貿行業幾十年的探索與沉淀,或將成為破解家政困境的鑰匙!”2025年4月21日,“阿姨來了”董事長周袁紅宣布啟動“筑巢計劃”,向全國外貿企業人才拋出橄欖枝——首批開放20個社區服務點位、200個家政經紀人崗位及2000個月嫂、育兒嫂等高需崗位,同步提供相應的培訓補貼,助力外貿人才向家政服務領域轉型,助力“中國制造”跨界充實“中國服務”。
家政行業是穩就業、惠民生、促消費的新的“增長極”,服務業的藍海,年均增速保持在10%以上,能有效對沖外貿需求波動,滿足外貿人才轉崗需求。當前,“一老一小”照護需求激增,人才缺口高達2000萬,高品質服務需求難以得到滿足。4月18日,商務部等9部門印發《關于促進家政服務消費擴容升級的若干措施》,圍繞提升家政服務供給質量、促進家政服務便利消費、完善家政服務業支持政策、優化家政服務消費環境等4方面提出了一系列舉措,旨在推動家政服務消費提質擴容。目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受外貿行業受地緣政治變化和全球經濟波動沖擊,一部分外貿人才亟需開辟新賽道,家政與外貿人才的“雙向奔赴”恰逢其時。今年初,周袁紅三赴杭州,參觀走訪,學習外貿和電商行業國際化、精細化運營管理經驗。還將在杭州舉行“富春江發展論壇”和招引見面會,推動家政服務向專業化、品牌化升級,招引外貿人才。
據“阿姨來了”董事長周袁紅介紹,阿姨來了“筑巢計劃”將圍繞以下五個方面為外貿人才轉崗開辟新賽道:
一、暢通管理人才引進:開放運營管理崗位,優先吸納外貿企業供應鏈管理、數字化客戶運營等領域人才,嫁接外貿行業“物美價廉、品質優先”的運營邏輯,重構家政服務流程標準化體系,引入外貿品控標準,完善“服務分級認證”制度,推動從業人員技能與收入雙提升。
二、暢通家政創業進社區:阿姨來了面向長三角、珠三角等外貿企業聚集區,開放點位,助力外貿企業轉型,借助家政進社區的政策東風,低成本起步,輸出品牌、輸出系統、輸出標準,阿姨資源客戶資源共享,抓住社區的“微需求”,提供價廉物美的“微服務”。
三、暢通培訓就業路徑:定向發放家政“培訓券”,用于外貿人才參加家政培訓,開放包含但不限于《家政經紀人》、《家政管家》、《家政培訓師》、《收納師》、《養老護理員》、《早教師》等等課程全面優惠,穩定就業的,給予培訓返款;對于愿意投身家政崗位的外貿人員,提供一對一的職業規劃,一對一一條龍的就業服務。
四、暢通外貿產品到家庭:我們累計服務過30多萬家庭,如果有適合家庭消費場景的外貿產品,我們將開辟專區,組織家政達人,開展直播帶貨,雇主見面會、阿姨活動等全媒體推介,組織家庭消費品團購。
五、暢通中國阿姨出海通道。近兩年,我們通過海外游學模式,組織家政人員赴東南亞、日本學習考察,學先進、開眼界、交朋友、趟路子,積極探索中國服務出海,探索高端國際化人才發展路徑,同時為外貿人才向服務人才轉變,提供了職業晉升的通道。
記者了解到,阿姨來了是我國家政行業領先品牌,在全國20多個城市設有分支機構,線下門店多達110家,服務了30多萬家庭,累計為50多萬家政員提供過就業服務。阿姨來了首創了的家政經紀人模式,一對一、一條龍地為客戶和家政員提供個性化的服務。阿姨來了是全國巾幗文明崗,北京市就業創業工作先進集體,商務部百城萬村“家政扶貧”的重點企業,為近萬名建檔立卡貧困戶提供過就業服務,也是每年“春節保供”的主力軍。阿姨來了有非常多的就業創業案例,也涌現出來一批典型人物,例如,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的女大學生就業典型聶雪華,全國巾幗標兵高級育嬰師姚素霞,蘇州技術能手、95后家政人武軒,從目不識丁到月入過萬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龐青針,外貿女工到家政白領的高利娜和方紅娟,河北福嫂就業創業典型郭小雅,黨員家政員倪雪蓮等等。
責任編輯:程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