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導報現場 正文

《2025年北京知識產權服務業藍皮書》發布 全景展現首都知識產權服務行業發展新態勢

2025-04-28 15:47 中國發展網
藍皮書 知識產權 信用

摘要:藍皮書以“聚焦高質量服務?賦能創新生態”為核心,以系統性、權威性、前瞻性的視角,記錄行業動態。藍皮書內容主要涵蓋機構概況、業務形態、信用推薦、等級評定、年度縱覽章節,為政府決策、機構發展及產業創新提供重要參考。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訊  4月28日,首都知識產權服務業協會正式發布《2025年北京知識產權服務業藍皮書》(以下簡稱“藍皮書”)。作為全面反映北京市知識產權服務業發展的年度權威報告,藍皮書以“聚焦高質量服務?賦能創新生態”為核心,以系統性、權威性、前瞻性的視角,記錄行業動態。藍皮書內容主要涵蓋機構概況、業務形態、信用推薦、等級評定、年度縱覽章節,為政府決策、機構發展及產業創新提供重要參考。

藍皮書顯示,截至2024年底,北京市知識產權服務機構達9786家,涵蓋專利、商標、版權等全領域服務,其中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行政許可的專利代理機構1204家、在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備案的商標代理機構4685家,涉及版權(著作權)服務的機構4918家,涉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代理服務的機構385家,機構區域分布高度集中,朝陽區、海淀區、豐臺區機構數量合計占比45%;在北京市執業的專利代理師達14560人,占全國總量的36.24%,知識產權人才聚集效應明顯。藍皮書數據來源覆蓋國家知識產權局公示平臺、北京市司法局及企查查等多渠道,確保統計全面性與準確性。

藍皮書數據顯示,北京市專利服務優勢突出。2024年度經北京市專利代理機構代理并獲授權的專利量為102.16萬件,占全國專利授權量(369.78萬件)的27.63%;2024年度經北京市專利代理機構代理并獲授權的發明專利為41.91萬件,占全國發明專利授權量(104.48萬件)的40.11%,北京集佳、品源等頭部機構年代理量超萬件,支撐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布局。年度公開的經北京市專利代理機構代理的PCT國際專利申請量37,608件,占當年公開的全國PCT國際專利申請量(70986件)的52.98%。經北京市商標代理機構代理并獲注冊的商標量94.61萬件,占全國商標注冊量(390.97萬件)的24.20%。知域互聯、騰訊云計算等機構年代理量居前,服務覆蓋國內外品牌,助力企業商標布局與維權。

藍皮書還收錄了《知識產權服務行業信用推薦名單》和知識產權服務機構等級評定結果,為社會公眾和創新主體選擇質優價宜的知識產權服務機構提供參考。

藍皮書中還記錄了北京知識產權服務業年度發展的大事記。2024年,北京市知識產權局黨組書記、局長孟波等領導多次調研、走訪我市知識產權服務業機構,強調知識產權服務對于北京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科技創新能力提升以及國際競爭力塑造的重要作用。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細則》開始施行;《專利商標代理服務政府采購需求標準(試行)》發布,倡導“優質優價”導向;北京市出臺《專利轉化運用能力提升促進辦法(試行)》,推動專利價值轉化。在2024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知識產權服務業發展國際大會”連續第八年舉辦。首都知識產權服務業協會黨委依托“中關村社會組織黨群服務中心”“紅帆黨建會客廳”,全年主辦活動及場地服務130場次,惠及黨員群眾近萬人次,推動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協會人民調解委員會全年處理案件2462件,其中“藝術無價 版權‘有價’”等案例入選北京市“十大調解典型案例”。北京(中關村)國際知識產權服務大廳新增12個園區工作站,累計服務企業371家次,開展知識產權宣傳活動20場,推動優質服務資源向京津冀產業園區延伸。

責任編輯:楊虹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