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電網公司亮相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展示50余項數字化創新成果
摘要:“大瓦特”自2023年推出以來,已經覆蓋了輸電、變電、配電等多個領域,構建了智能巡檢、智能客服、負荷預測等核心應用,推動了數字電網在多個業務領域的深度應用。
中國發展網訊 卓瑩瑩 記者皮澤紅報道 2025年4月29日至30日,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在福建福州舉行。今年峰會的主題為“二十五載奮進路 數字中國譜新篇——數智引領高質量發展”,恰逢“數字中國”提出十周年和“數字福建”建設25周年。此次峰會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數據局、國家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福州市人民政府和相關單位承辦。
作為電力行業的數字化先鋒,南方電網公司攜帶50余項數字化成果亮相峰會,并設立專題展廳,展示了其在數字基礎設施建設、人工智能、數字電網和“四位一體”數字化成果方面的創新應用,生動展現了南方電網公司在推動數字中國建設中的積極實踐。
數字電網助力高質量發展
在展區內,南方電網公司展示了多個數字化創新成果,其中“大瓦特”電力具身AI機器人吸引了大量觀眾的目光。作為一款集大模型、小模型與智能體于一體的開放人工智能模型體系,“大瓦特”不僅能夠執行電力巡檢,還能進行設備分合閘操作,更通過與觀眾互動,解答了如“電算協同”與“家庭用電節能”等問題。南方電網公司數字化部建設管理團隊負責人張喜銘表示:“通過機器代人,不僅提升了工作效率,還有效保障了現場作業人員的安全。”
“大瓦特”自2023年推出以來,已經覆蓋了輸電、變電、配電等多個領域,構建了智能巡檢、智能客服、負荷預測等核心應用,推動了數字電網在多個業務領域的深度應用。
工程智能監控與數字孿生電網
展區內還展出了南方電網公司應用數字孿生技術建設的物理與數字雙重工程模型,吸引了眾多專業觀眾駐足。通過數字孿生技術,南方電網公司實現了對復雜電網工程項目的全方位智能監控,確保了工程進度可控、可視,推動了工程建設的精準實施。展區內,世界首個特高壓多端直流工程——昆柳龍直流工程的數字孿生模型也成為展覽亮點。
在運營管理方面,南方電網公司推出了“云景”數字化運營管控平臺,該平臺深度融合數字技術與企業運營管理,已成功實現了22個業務域的全面監控,為企業決策提供了強有力的信息支持。
數字化賦能能源產業高效協同
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推動了能源產業的新型數據流通和資源共享。南方電網公司在展會現場展示了其打造的“南方能源行業可信數據空間”,這一創新平臺旨在服務國家“雙碳”戰略及新型電力系統建設。通過匯聚能源產業鏈上下游及跨行業數據,南方電網公司為能源數據的高效流通和跨域共享創造了新的商業模式與服務產品。
南方電網公司數字化部總經理龍云介紹,“可信數據空間”目前已經構建了16項規則機制,吸引了103家生態主體,匯聚了300多項數據資源,推動了能源全產業鏈的協同發展。通過這一平臺,南方電網公司正加速推動綠色低碳轉型,并為數字電網建設提供了強大的數據支持。
智能服務提升用戶體驗
在“南網在線”智慧營業廳展區,南方電網公司展示了其數字服務的創新成果,觀眾可以通過“刷臉辦電”快速完成用電報裝等業務。自2021年推出以來,南網在線平臺的用戶數已突破1億,線上辦電比例達到99%以上,極大提升了用戶的辦電效率。
同時,南方電網公司還通過智能客服系統與停電報障智能體,為用戶提供了智能化、一體化的服務體驗。尤其是在停電時,用戶可以通過“數字停電地圖”實時查看停電范圍、原因及恢復時間,進一步提高了應急響應的透明度。
技術創新引領行業未來
展會現場,南方電網公司還展示了多項技術創新成果。包括全球首款電力系統智能仿真專業大模型“馭電”大模型及電力微型智能傳感器“極目”系列,這些技術的研發極大推動了電力系統的優化與升級。
南方電網公司還展示了其獨立研發的“電鴻”電力物聯操作系統,作為國內首個跨品牌、跨設備類型的電力物聯操作系統,它為電力設備的海量數據互聯互通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南方電網公司通過與眾多企業的合作,成功實現了電網核心設備的全面適配。
此次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南方電網公司不僅展示了其在數字化轉型中的最新成果,還展現了其在推動綠色低碳、智能電網、能源產業協同等領域的創新舉措。南方電網公司將繼續深化數字化建設,推動能源產業的高效協同與綠色發展。
責任編輯:劉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