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重大項目 正文

中鐵十九局:為打通“致富路”在大戰大考中日夜奮戰

2021-03-24 17:06 中國發展網 邱心敏 徐春

中國發展網訊 隆黃鐵路,北起四川隆昌,南到貴州黃桶,全長497.4公里。鐵路全面建成后,將貫通成渝鐵路和貴昆鐵路,形成西南地區大宗貨物出海的又一重要南下通道。

目前,隆黃鐵路南北兩端的隆昌至敘永段和織金至黃桶段已建成通車。敘永至畢節鐵路屬隆黃鐵路的最后一段,建設敘永至畢節線將使沿線內交通條件大為改善,對加快沿線國土資源開發、改善沿線老少邊窮地區投資環境、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高沿線居民的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管段內地形地貌復雜

敘畢鐵路是連接云貴川三省邊遠山區,打通貨運大通道的一條“致富路”。北起四川省敘永縣,南抵貴州省畢節市,途徑云南省昭通市,川滇段全長151.838公里,設計時速為120公里的客貨共線鐵路。

由中鐵十九局集團承建的敘畢鐵路站前工程四標段,為最大的標段,位于云南省鎮雄縣境內,中標價21.1989億元,標段長度47.759公里,其中路基工程6.201公里、隧道工程36.45公里、橋梁工程22座、車站5座、鋪架工程81.34公里。預計2022年10月建成通車,屆時將極大程度促進西南鐵路網布局完善、區域經濟持續發展和資源的開放進程,提高沿線百姓的生活質量。

管段內常年陰雨、山高坡險、坡陡彎急、交通條件十分落后;橋隧比例高達87.1%且橋隧相連比重極大;隧道內高瓦斯、巖溶、突泥、突水、順層、軟巖大變形等應有盡有;橋梁工程特殊孔跨多,高墩大跨連續梁占比近50%,最大跨度為168m、最高橋墩為129m,且T構、道岔連續梁、支架現澆箱梁等結構形式隨處可見。沿線多處工點位于赤水河流域植被發育、生態環境較好,環保、水保要求嚴格,部分地段與既有鐵路上下交錯,施工干擾嚴重。集團公司委派六公司正處級副總經理王玉琦同志擔任該項目黨委書記兼指揮長,帶領四標全體參建人員,日夜奮戰在敘畢線上,為項目建設做出不懈努力!

聚力攻堅克難保目標

全線重難點工程馮家寨特大橋跨越被當地百姓譽為“一夫當關 萬夫莫開”的馮家寨大河谷,為應對橋址地質復雜、地形控制因素多,位于河谷兩側的6#和7#主墩高度分別為120米和129米,最大跨度168米。

魚洞鄉特大橋橋址高差較大,主墩高分別為107米、116米 和80米,其中一墩位于關門山斷層,因巖體破碎、溝槽寬闊及既有線上下交錯等技術難度,采用了2.8米超大直徑、94米深的全套管全回轉成孔灌注成樁工法,在我國陸域范圍內屬于首例。

重難點控制工程新高坡隧道全長8100米,位于云貴高原北部揚子準臺地滇東臺褶皺,地質構造十分復雜,隧道洞身最大埋深約445米,隧道內危巖落石、突泥涌水、巖溶及巖溶洼地、軟巖大變形、高瓦斯等,堪稱“地質博物館”,進口端626米范圍為蘭家溝車站三線段,隧站相連,場地狹窄,施工難度極大。

在黨旗的照耀下,項目部面對“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的現狀和乏味無趣的施工生產,團結一心、眾志成城,緊扣“品質鐵建”的發展理念,深入開展“三保一降”活動。面對施工難題,深思“怎么辦”,聚焦“如何干”。地方汛情期間,第一時間組建搶險隊,直面山洪險情,彰顯央企擔當,幫助當地群眾減少損失;疫情期間,項目部迅速形成“點、線、面”立體化疫情防控網絡,保證疫情期間率先安全復產。項目部管理上,嚴格執行“三個一”管理制度;在橋隧建設上,率先采用管理信息化,實現施工現場24小時動態監控、上崗人員人臉識別自動考勤,加強過程監控與管理;積極引進、采用地質雷達探測、紅外探水等多種先進技術,狠抓超前地質預報、圍巖監控量測、防瓦斯突出等各項措施,通過不斷優化、創新施工方案,成功攻克突水突泥、裂隙及巖體破碎等地質難題。

更替的是歲月,不變的是初心,今天的中鐵十九局走在了我們黨篳路藍縷奠基立業的第一百年?;赝^往的奮斗路,眺望前方的奮進路,中鐵十九局集團將秉承鐵道兵面前無險阻的氣魄,發揚敢打必勝的頑強作風,繼續奮戰敘畢鐵路現場,為早日打通阻礙老區人民走向美好生活的“絆腳石”,向建黨一百周年獻禮。(邱心敏 徐春)

責任編輯:李振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