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投資、促就業,新開工重大水利工程貢獻卓越
摘要:截至7月底,新開工重大水利工程25項,南水北調中線引江補漢工程、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等標志性重大水利工程相繼按期開工建設;在建水利項目達到3.18萬個,投資規模1.7萬億元;完成水利建設投資567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71.4%;水利工程施工吸納就業人數161萬人,其中農民工123.3萬人,為穩投資、促就業作出積極貢獻。
中國發展網記者 成靜
“截至7月底,新開工重大水利工程25項,南水北調中線引江補漢工程、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等標志性重大水利工程相繼按期開工建設;在建水利項目達到3.18萬個,投資規模1.7萬億元;完成水利建設投資567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71.4%;水利工程施工吸納就業人數161萬人,其中農民工123.3萬人,為穩投資、促就業作出積極貢獻。”在日前召開的水利部新聞發布會上,水利部副部長劉偉平公布了一組數據,概括了目前我國在建重大水利工程項目的情況,也為重大水利工程穩投資、促就業的重要貢獻加上了注解。
7月汛期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仍加快推進
據劉偉平介紹,水利部聯合其他部委一起出臺文件,加大資金支持、實行臺賬管理、加強督促指導,有力推動了水利工程的建設進展。
水利部規劃計劃司司長張祥偉介紹說,7月,盡管我國全面進入主汛期,但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仍然加快推進,充分了發揮水利有效投資的作用,為穩住經濟大盤作出新貢獻。
“7月當月來看,完成投資1226億元,雖然受汛期影響,但完成投資與6月基本持平。最近5、6、7月3個月完成投資都超過千億元。從各地完成情況來看,有10個省份7月完成投資都超過了50億元,特別是湖北、云南、湖南、河北四個省份7月完成投資超過了80億元。”張祥偉說。
目前,除南水北調中線引江補漢、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等標志性重大水利工程開工建設外,還開工了黃河下游“十四五”防洪治理,河北大陸澤、寧晉泊蓄滯洪區防洪工程與安全建設這些重大項目。張祥偉表示,截至7月底,全國新開工水利項目1.6萬個,投資規模7399億元,與6月底相比,新開工的項目增加了2210項,投資規模增加1304億元。
“7月,水利項目新吸納就業人數31萬人,其中農民工27.6萬人,分別是6月的1.3倍和1.5倍,吸納就業人數創新高,有力促進了穩定就業和農民工的增收。”張祥偉說。
農村供水工程、大中型灌區建設進展顯著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農村水利是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領域,農村供水安全事關億萬民生福祉,大中型灌區是端牢中國人飯碗的基礎設施保障。”劉偉平表示。
數據顯示,截至7月底,各地共完成農村供水工程建設投資466億元,是去年同期的2倍多;已開工農村供水工程10905處,提升了2531萬農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農村供水工程維修養護完成投資25.1億元,維修養護工程6.7萬處,服務農村人口1.3億人。大中型灌區建設改造完成投資178億元,國務院明確今年重點推進的6處新建大型灌區已開工3處,大中型灌區建設、改造項目開工455處。農村供水工程及大中型灌區建設和改造吸納農村勞動力就業35.9萬人,在保障糧食安全、提升農村供水保障水平、促進農民工就業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加大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改造力度,在水土資源條件適宜地區規劃新建一批現代化灌區,優先將大中型灌區建成高標準農田。
劉偉平表示,水利部采取了四個措施來推動灌區高質量發展:一是擴大灌區面積。“十四五”期間規劃在水土資源條件適宜、新增儲備灌溉耕地潛力大的地區,新建30處現代化大型灌區,可以增加有效灌溉面積1500萬畝,改善灌溉面積980萬畝。二是提升灌區質量。一方面加快推進現有大中型灌區改造。另一方面推動優先將大中型灌區建成高標準農田。三是保障農業供水。充分挖掘水利工程的調蓄能力和供水潛力,打通水網“最后一公里”,保障農業供水、保障灌區供水,為糧食穩產增產提供水資源保障。四是提高用水效率。堅持“四水四定”,提高水資源集約節約利用水平。
“目前已經開工農村供水工程10905處,完成投資466億元,提升了2531萬農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其中規模化供水工程開工1898處,受益人口達到1861萬人。”水利部農水水電司司長陳明忠說。
責任編輯:成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