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用電量明顯回暖 國民經濟繼續穩定恢復
摘要:針對部分地方出現洪澇災害、個別地方新冠肺炎疫情復發等突發情況,及時指導協調有關地方加強汛情和疫情防控期間蔬菜、豬肉等重要商品價格監測調控,加快災后重建,保障市場供應與價格穩定。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 | 郭丁源
8月1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通過網上方式舉行8月份新聞發布會。“8月份,全國日發電量和統調用電負荷快速攀升,8月3日、10日、11日,全國日發電量和統調用電負荷連創歷史新高。”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委新聞發言人孟瑋表示,初步分析,全國日發電量和統調用電負荷連創新高,既有持續高溫晴熱天氣導致空調負荷快速增長的影響,也反映了國民經濟繼續穩定恢復。而在社會較為關心的投資項目審批方面,7月份,國家發展改革委共審批核準固定資產投資項目11個,總投資382億元,主要集中在交通、高技術等領域。
8月份發電量創新高 物價指數穩步回落
孟瑋表示,華東、西南兩個區域電網以及天津、山東、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湖北、湖南、江西、陜西、四川、重慶等12個省級電網負荷累計30次創歷史新高。從發電看,7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發電量同比增長1.9%。
從用電看,7月份,全國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2.3%。其中,一產、三產和居民生活用電量同比分別增長11.6%、5.3%和13.8%;二產用電量同比下降0.7%,主要是電力、建材、鋼鐵等高耗能行業用電增幅下降。分地區看,全國20個?。▍^、市)用電正增長,其中四川、江西、廣西、廣東、西藏、福建、內蒙古、云南8個?。▍^)增速超過10%。
從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看,7月份,CPI同比上漲2.7%。具體分項上,食品價格環比漲跌互現,變動幅度均在正常波動范圍內;受應季水果集中上市影響,鮮瓜果價格在上月下降的基礎上繼續回落,當月環比降幅為4.4%;雞肉、鴨肉供求總體穩定,禽肉類價格環比下降0.1%。1~7月份,CPI同比上漲3.7%,比1~6月份回落0.1個百分點。
7月份以來,針對重要民生商品價格變化,國家發展改革委堅持綜合施策、多措并舉確保價格基本穩定。一方面,加強生豬和豬肉市場調控。7月份,合計投放四批次4.8萬噸中央凍豬肉儲備,積極引導市場預期。另一方面,不斷強化應急調控。針對部分地方出現洪澇災害、個別地方新冠肺炎疫情復發等突發情況,及時指導協調有關地方加強汛情和疫情防控期間蔬菜、豬肉等重要商品價格監測調控,加快災后重建,保障市場供應與價格穩定。
上半年中資境外發債狀況良好 服務實體作用突出
據介紹,上半年共有164家中資企業境外發行中長期債券264筆,共計1033.1億美元(約為7167.2億元人民幣)。雖然境外發債總規模受國際資本市場動蕩影響同比有所減少,但呈現出“韌性強、成本低、類型多、結構優”的特點,服務實體經濟的作用更加突出,實現了提質增效。
一是韌性強。二季度以來,中資美元債市場表現出較快且持續的復蘇態勢,截至6月底,中資美元債指數達到201.85點,同比上漲6.21%,創歷史新高。
二是成本低。據市場機構統計,今年上半年中資境外中長期債券加權平均成本為4.94%,同比下降1.3個百分點。5年期以上債券發行量和占比均大幅上升,期限結構得到優化。
三是類型多。中資企業新發外債包含高級固息債券、可轉債、永續債、二級資本債、優先股等多種類型,且整體債券資質進一步提升,投資級債券占比達58%,同比上升11%。
四是結構優。中資發行主體涉及41個行業,覆蓋面廣,分布較為均衡。上半年,信息技術企業發行量同比上升10.9%,工業企業發行量同比上升24%,能源企業發行量同比上升超過200%,金融機構發行量同比略降,但發行規模更加穩健、總體成本控制更加審慎。
孟瑋介紹,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按照“控制總量、優化結構、服務實體、防范風險”的原則,充分發揮中長期外債在“擴流入、促投資、穩增長”方面的作用,積極引導外債資金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不斷增強中長期外債管理的科學性、針對性、有效性,促進中資企業境外債券市場持續健康發展。
補短板強弱項 污水處理助力新型城鎮化
近年來,我國為系統化推進水污染治理,發布了一系列政策舉措,實施了多項重點工程,有效提升了城鎮生活污水收集處理效能,取得了明顯進展。但各地污水處理能力不平衡,污泥資源化利用和處置尚不規范等問題仍較突出。在回答中國經濟導報記者這方面的提問時,孟瑋表示,補短板強弱項,重點是要堅持問題導向,瞄準關鍵環節。
一是補齊污水處理能力短板。強化能力建設,解決布局不均衡、能力不匹配的問題。在統籌考慮城市布局和處理需求的基礎上,加快推進處理設施建設。
二是補齊收集管網短板。提高收集效能,解決管網空白區和老舊管網更新的問題。強調“廠網一體化”,結合老舊小區改造等,加快補齊污水收集的“毛細血管”。
三是補齊資源化處理短板。推進污泥無害化資源化處理處置,解決污泥在實際處理過程中的出路問題。
四是補齊基礎數據平臺短板。推動信息系統建設,解決管網底數不清和運行狀況不明等問題。
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有關部門加強指導協調,強化督促檢查,統籌發揮政府和市場“兩只手”的作用,推動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設施體系進一步完善,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