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四季度中小企業發展指數繼續穩步回升
摘要:2020年四季度,中小企業發展指數(SMEDI)為87.0,比三季度回升0.2點。連續三個季度回升,已升至2020年一季度以來最高點。
中國發展網訊 1月6日,據發改委網站消息,2020年四季度,中小企業發展指數(SMEDI)為87.0,比三季度回升0.2點。連續三個季度回升,已升至2020年一季度以來最高點。其中,分行業指數7升1降,分項指數6升2降。
2020年四季度以來,國內經濟延續持續復蘇、穩步回升勢頭,展現出強大的防險能力、抗壓韌性和發展活力。同時也要看到,全球疫情擴散蔓延態勢還在持續,內外部環境存在諸多不確定性,中小企業生產經營困難仍較多,運營成本增加,盈利空間受到擠壓,融資難、勞動力短缺、負擔重等問題依然存在,生產經營繼續承壓。
分行業指數7升1降。如下表所示,8個分行業指數仍處于景氣臨界值100以下,但比上季度均有所回升。其中,工業、建筑業、交通運輸郵政倉儲業、批發零售業、社會服務業、信息傳輸計算機軟件業和住宿餐飲業指數比上季度分別上升0.2、0.3、0.3、0.2、0.4、0.1和0.4點。
分行業 |
2020Q4 |
2020Q3 |
漲幅(Q4-Q3) |
|
總指數 |
87.0 |
86.8 |
|
0.2 |
工業 |
87.8 |
87.6 |
|
0.2 |
建筑業 |
91.5 |
91.2 |
|
0.3 |
交通運輸 |
77.0 |
76.7 |
|
0.3 |
房地產 |
94.6 |
94.8 |
|
-0.2 |
批發零售業 |
87.1 |
86.9 |
|
0.2 |
社會服務業 |
88.1 |
87.7 |
|
0.4 |
信息傳輸軟件業 |
83.0 |
82.9 |
|
0.1 |
住宿餐飲業 |
66.6 |
66.2 |
|
0.4 |
分項指數6升2降。如下表所示,勞動力指數雖然由升轉降、成本指數繼續下降,但仍與宏觀經濟感受指數和資金指數一并保持在景氣臨界值100以上;綜合經營指數、市場指數、投入指數和效益指數仍處于景氣臨界值100以下,但均比上季度有所回升。
分項指數 |
2020Q4 |
2020Q3 |
漲幅(Q4-Q3) |
|
總指數 |
87.0 |
86.8 |
|
0.2 |
宏觀經濟感受指數 |
101.4 |
100.9 |
|
0.5 |
綜合經營指數 |
95.9 |
95.5 |
|
0.4 |
市場指數 |
78.3 |
77.8 |
|
0.5 |
成本指數 |
118.2 |
118.5 |
|
-0.3 |
資金指數 |
101.6 |
101.4 |
|
0.2 |
勞動力指數 |
105.5 |
105.7 |
|
-0.2 |
投入指數 |
81.3 |
81.2 |
|
0.1 |
效益指數 |
61.9 |
61.6 |
|
0.3 |
四季度,中小企業發展指數反映出中小企業運行情況有以下主要特點:
企業信心繼續鞏固。隨著我國經濟復蘇勢頭持續向好,企業對未來發展信心繼續增強。反映企業信心的宏觀經濟感受指數為101.4,比上季度上升0.5點;綜合經營指數為95.9,比上季度上升0.4點。在調查的8個行業中,宏觀經濟感受指數和綜合經營指數均為7升1降。
市場預期持續改善。隨著“六穩”“六保”政策措施持續發力,供需兩端繼續改善,供需關系更趨平衡,市場預期不斷改善。四季度市場指數為78.3,比上季度上升0.5點,但仍低于景氣臨界值100,且處于8個分項指數次低位。所調查的8個行業國內訂單指數7升1降,其中銷售量指數全面上升。
經營成本繼續上升。部分大宗商品價格持續攀升,加之市場需求繼續回暖,推動制造業采購價格和產成品銷售價格上漲。四季度成本指數為118.2,比上季度下降0.3點,雖仍處于8個分項指數的最高位,但已連續2個季度下降,表明成本繼續上升。在調查的8個行業中,5個行業生產成本、4個行業原材料成本、7個行業人力成本均有所上升。
資金緊張局面有所改善。四季度資金指數為101.6,比上季度上升0.2點,連續三個季度上升并高于景氣臨界值100。融資指數為89.3,上升0.6點;在調查的8個行業中,融資指數6升1平1降。流動資金緊張狀況得到改善,四季度流動資金指數為85.8,上升0.2點;在調查的8個行業中,流動資金指數6升2降。應收賬款情況未見明顯改善,在調查的8個行業中,應收賬款指數3升5降。
勞動力供不應求。隨著企業復工率持續提升,勞動力市場秩序漸次回歸正軌,市場供求總體恢復常態,勞動力需求不斷增加,但勞動力供給缺口在擴大,供求關系偏緊。四季度勞動力指數為105.5,比上季度下降0.2點,連續2個季度上升后首次下降。其中,需求指數為99.2,上升0.5點;供應指數為111.9,下降0.8點。普通勞動力、技術工人和大專以上畢業生均呈現供不應求局面。
企業投資意愿持續回升。穩投資政策落地見效,投資形勢持續向好,投資意愿不斷改善。由于擔心市場前景仍存較大不確定性等因素影響,民間投資活力尚未得到充分激發。四季度投入指數為81.3,比上季度上升0.1點,雖連續三個季度上升,但處于歷史較低位。所調查的8個行業固定資產投資指數4升4降。
企業效益繼續改善。市場需求逐漸回暖,產品價格有所回升,加之減稅降費等一系列惠企紓困政策落地顯效,企業效益繼續改善,但成本壓力制約效益改善的空間。四季度企業效益指數為61.9,環比上升0.3點,連續三個季度上升,所調查的8個行業效益指數全面上升。但效益指數仍為8個分項指數中的最低值,處于歷史較低位。
行業景氣狀況改善幅度邊際放緩。工業、建筑業、交通運輸郵政倉儲業、批發零售業、社會服務業、信息傳輸計算機軟件業和住宿餐飲業指數均連續三個季度上升,但本季度上升幅度較上兩個季度有所放緩。房地產業指數在連續兩個季度上升后,本季度下降。
分地區看,東、中、西部和東北地區指數分別為87.0、87.3、85.6和84.7,東北地區指數處于最低位。從指數變動情況看,東部和西部地區指數上升,西部地區上升幅度最大。中部和東北地區指數下降,東北地區下降幅度最大。
附注:
中國中小企業發展指數(SMEDI)指標解釋
中小企業發展指數(SMEDI: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Development Index)是反映中小企業經濟運行狀況的綜合指數。
中小企業發展指數通過對國民經濟八大行業的3000家中小企業進行調查,利用中小企業對本行業運行和企業生產經營狀況的判斷和預期數據編制而成,是反映中小企業經濟運行狀況的綜合指數。
SMEDI的取值范圍為0-200之間:(1)100為指數的景氣臨界值,表明經濟狀況變化不大;(2)100-200為景氣區間,表明經濟狀況趨于上升或改善,越接近200景氣度越高;(3)0-100為不景氣區間,表明經濟狀況趨于下降或惡化,越接近0景氣度越低。
在行業選取的過程中,依據國民經濟各行業對GDP的貢獻度,共選取了工業、建筑業、交通運輸郵政倉儲業、房地產業、批發零售業、社會服務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住宿餐飲業等八大行業。每個行業的調查內容,具體包括八個大的分項:宏觀經濟感受、總體經營、市場、成本、資金、投入、效益、勞動力。在具體調查過程中,考慮到不同行業的特點,八個大的分項里的細項調查有所區別。
分項指數解釋
八個分項指數 |
解 釋 |
宏觀經濟感受指數 |
通過企業家對宏觀經濟的感受程度,以及對行業總體運行的看法來反映。 |
總體經營指數 |
通過企業家對本企業綜合經營的感受情況來反映。 |
市場指數 |
從市場的各個環節如訂單、生產、銷售、以及庫存等方面來反映。 |
成本指數 |
通過企業家對生產成本的感受來反映,具體方面還涉及原材料和能源的購進價格、勞動力成本等方面。 |
資金指數 |
從企業的流動資金、應收賬款、以及融資等方面的情況來反映企業的資金狀況。 |
投入指數 |
從企業的固定資產投資、科技投入等方面來反映企業的投入狀況。 |
效益指數 |
從企業的盈利狀況(增盈或減虧)來反映企業的效益。 |
勞動力指數 |
從勞動力的供應、需求方面來反映勞動力的綜合情況,具體還涉及到普通勞動力、技術工人、以及大專及以上畢業生的供需狀況。 |
責任編輯:劉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