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發改2020:在大疫大災之年展現了發改系統的責任擔當
摘要:持續抓好保供穩價。及時啟動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累計發放價格臨時補貼11.09億元。
中國發展網訊 1月13日,湖南省發改委刊文,數說湖南發改2020。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嚴峻復雜形勢和巨大風險挑戰,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省發展改革系統堅持守初心、擔使命,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在大疫大災之年展現了發改系統的責任擔當。
有效保障防疫物資,積極推進口罩擴能轉產,在較短時間內將全省口罩日產能從34萬只提升至1億只,居全國前列。
有序推動復工復產,3月8日,3841個省市重點項目實現滿崗復工,規模工業復工率接近100%,走在了全國前列。
持續抓好保供穩價。及時啟動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累計發放價格臨時補貼11.09億元。
加快項目建設。分兩批推動1547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175個省重點項目、“五個100”均提前完成年度投資計劃;長沙機場改擴建這一我省單體投資最大項目啟動實施,開工建設13條高速公路,長益復線、安慈高速石門段建成通車,全面實現縣縣通高速目標。新粵浙管道正式通氣,犬木塘、椒花水庫開工建設。
強化要素保障。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245億元、專項債1334億元,與金融機構聯合建立2000億元穩投資專項。
持續強化創新驅動。新增國家企業技術中心5個,衡陽、株洲高新區,岳陽城陵磯新港區獲批全國雙創示范基地,全省國家創新平臺達120家。6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53個項目列入國家政銀企合作項目清單。
著力穩定工業。出臺30條政策,全年減少企業用電成本約24億元、用氣成本1.37億元。成功申創1個國家級“兩業融合”試點區域和4家試點企業,總數居全國第一。
全面完成易地扶貧搬遷任務。獲評國務院易地扶貧搬遷督查激勵省份,邵陽、湘西等地工作經驗在全國推介。69.4萬建檔立卡貧困群眾全部搬遷入住,拆舊復墾率、脫貧率均達100%。
積極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建立專項債券項目聯合督查機制,核準發行企業債381億元,未出現一例違約。
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支持特色產業小鎮建設,新增20個特色產業小鎮。推動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新增5個國家級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
全力穩就業促創業,推動返鄉創業高質量發展,19個試點縣吸納返鄉入鄉創業人員19.97萬人。
全力辦好民生實事,牽頭調度的民生實事項目順利完成。累計增加公辦園學位36.98萬個,社會足球場建設超額完成任務。
責任編輯:唐雅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