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十四五”規劃綱要:凝心聚力推動先行示范區建設
摘要:未來5年,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先行示范區“雙區”驅動,經濟特區、深圳先行示范區“雙區”疊加,將迸發出澎湃的發展動能。
未來5年,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先行示范區“雙區”驅動,經濟特區、深圳先行示范區“雙區”疊加,深圳將迸發出澎湃的發展動能。深圳市發展改革委/供圖
劉麗 呂沁蘭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 | 劉寶
6月9日,《深圳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以下簡稱《“十四五”規劃綱要》)正式發布,繪就深圳市未來5年乃至15年發展藍圖。深圳《“十四五”規劃綱要》全文超過6.6萬字,共分為10篇19章,提出深圳“十四五”時期發展總體目標,并提出經濟實力、發展質量躋身全球城市前列,創新能級顯著提升,文化軟實力大幅提升,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生態環境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等六個方面具體發展目標。
如何充分理解“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的科學性、合理性、全面性和系統性?為更好解讀深圳《“十四五”規劃綱要》,日前,中國經濟導報記者專訪了深圳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郭躍華。
以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驅動深圳“雙區”發展動能
中國經濟導報:深圳市“十四五”規劃是近期大家關注的熱點,請問深圳《“十四五”規劃綱要》體現了哪些特點?
郭躍華:用五年規劃引領經濟社會發展,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一個重要方式。深圳《“十四五”規劃綱要》對深圳“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和2035年遠景目標作出謀劃和部署,研究提出了一些具有標志性的重大項目,統籌謀劃了一批富有針對性的重大政策和改革舉措??傮w來看,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部署要求。深圳《“十四五”規劃綱要》堅持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穿通篇,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深圳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突出體現深圳對國家發展戰略思維、戰略愿景的深刻理解與把握,堅決把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實落細落地,把規劃編制作為進一步落實國家戰略的路線圖、任務書。
二是始終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一方面,堅持以問題為導向補短板,圍繞深圳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性、基礎性和關鍵性問題,深入研究論證,明確突破口、找準著力點,把解決問題作為贏得機遇的重要途徑;另一方面,堅持以目標為導向抓落實,緊緊錨定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這個目標不放松,提出從“十四五”時期到2035年“三個五年”一體安排、滾動推進的發展戰略和實施路徑。
三是著力突出深圳發展特色和亮點。未來5年,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先行示范區“雙區”驅動,經濟特區、深圳先行示范區“雙區”疊加,將迸發出澎湃的發展動能。深圳《“十四五”規劃綱要》在謀篇布局過程中,緊扣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講話,緊扣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重點任務,緊扣深圳先行示范區建設要求,全文共設置10篇19章,其中主體部分圍繞特區、灣區、先行示范區三個層次展開,充分體現中國特色、時代特征、深圳特點。
中國經濟導報: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正成為人們理解中國當下與未來的關鍵詞。請問深圳《“十四五”規劃綱要》如何圍繞三個“新”進行謀篇布局?
郭躍華: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部署“十四五”以及未來更長時期深圳經濟發展的核心邏輯。在深圳《“十四五”規劃綱要》編制的過程中,我們堅持把這三個“新”作為謀劃“十四五”發展的基本依據和關鍵要求。
一是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新發展階段回答了“我們在哪里,朝哪里奮斗”的問題。把新發展階段特征分析清楚,是編制規劃的起點。深圳《“十四五”規劃綱要》從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大局出發,深入分析未來5年深圳經濟社會發展的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變化,綜合研判深圳發展面臨的戰略機遇和外部挑戰,深入總結深圳發展所處階段,有利于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
二是充分體現新發展理念。新發展理念回答了“我們按照什么樣的理論來引領新階段發展”的問題。“堅持新發展理念”就是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深圳經濟發展水平較高,受到來自國際的技術、人才等領域競爭壓力更大,落實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是根本出路。深圳《“十四五”規劃綱要》堅持把新發展理念完整、準確、全面貫穿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在指導思想、基本要求、遠景目標、“十四五”發展目標部分都充分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精神,任務部署部分也圍繞五大發展理念設置專篇專章,充分體現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的導向。
三是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新發展格局回答了“我們怎樣實現新階段新目標”的路徑問題。深圳是經濟大市、外貿大市,擁有毗鄰港澳、輻射內地、鏈接全球的區位優勢,處于內外循環交匯的位置,完全有條件、有責任為我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示范。深圳《“十四五”規劃綱要》圍繞中央關于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要求,提出要增強服務國內大循環和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功能,努力成為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先行示范者,并從服務國內大循環、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等方面作出具體部署。
以創新高地和數字化發展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要引擎
中國經濟導報:當前國家把創新擺在全新的高度,創新成為高頻詞、關鍵詞。請問深圳《“十四五”規劃綱要》中關于創新驅動發展方面有什么樣的部署?
郭躍華: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未來5年,深圳必須用好科技創新這一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的關鍵變量,全面塑造發展新優勢。
深圳《“十四五”規劃綱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深圳“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和產業創新高地”要求,提出以提升基礎研究能力和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為主攻方向,著力加大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投入力度,實現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雙輪驅動、鍛長板與補短板齊頭并進,進一步突出深圳作為創新型城市的發展特質。在內容安排上,深圳《“十四五”規劃綱要》從基礎研究、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科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開放創新、人才支撐等五個方面進行系統部署,提出了一系列重大舉措。例如,在基礎研究方面,提出要以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為主要牽引,合理有序布局建設一批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打造以國家實驗室為龍頭的戰略科技力量,高標準建設光明科學城、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西麗湖國際科教城,構建重大戰略創新平臺體系。
中國經濟導報:數字化已經成為未來發展的主流趨勢。請問深圳《“十四五”規劃綱要》中對于加快數字化發展方面有什么樣的謀劃?
郭躍華:數字經濟將對未來國家和城市競爭產生重大影響。深圳作為全國信息產業重鎮,擁有先進技術支撐和高端數字要素資源,5G、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等數字經濟業態集聚發展,完全有條件在數字化發展中搶灘布局、先行一步。
深圳《“十四五”規劃綱要》把“數字化發展”作為深圳“十四五”時期的重大戰略和重要抓手,并將“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新增為22個核心調控指標之一,同時旗幟鮮明地提出“打造全球數字先鋒城市”的目標,目的是搶抓數字技術產業變革機遇,率先推進城市數字化整體轉型。深圳《“十四五”規劃綱要》從數字經濟、數字基建、數字政府和智慧城市、數字生態等四個方面進行部署,提出要構建數字經濟新優勢,實施“5G+8K+AI+云”新引擎戰略,打造數字應用新標桿;要建設全球領先的數字基建,全面提升通信網絡能級,前瞻部署多元算力資源,高標準布局城市融合感知體系;要高標準建設數字政府,建設具有深度學習能力的鵬城智能體,打造更聰明的新型智慧城市;要構建數據治理應用體系,完善數字經濟政策體系,營造開放健康安全的數字生態。
中國經濟導報:深圳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要引擎。請問深圳《“十四五”規劃綱要》中關于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方面有怎樣的安排?
郭躍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將粵港澳大灣區加快打造成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第一梯隊。
深圳《“十四五”規劃綱要》堅持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綱,提出要深化深港澳全方位合作,建設現代化都市圈,融入和帶動“一核一帶一區”建設,助力打造富有活力、競爭力的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具體來看:在深港澳合作方面,要加快共建深港澳優質生活圈,重點推進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港口岸經濟帶三大平臺建設;在都市圈建設方面,要加快制定實施深圳都市圈發展規劃,統籌推進都市圈基礎設施建設,創新都市圈發展體制機制;在廣東省“一核一帶一區”建設方面,要強化廣深“雙城聯動、比翼雙飛”,促進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互動,積極對接沿海經濟帶和北部生態發展區。
以“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為統領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中國經濟導報:作為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深圳《“十四五”規劃綱要》在建設社會主義法治示范城市方面有哪些措施?
郭躍華:深圳改革開放40多年的經驗告訴我們,做好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離不開法治,改革開放越深入越要強調法治,因此,深圳《“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率先營造彰顯公平正義的民主法治環境,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示范城市,引導人民做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讓法治成為社會共識和基本準則。
在科學立法方面,要用足用好深圳經濟特區立法權,健全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機制,加快推動人工智能、無人駕駛、大數據、生物醫藥、醫療健康、信息服務等新興領域立法,為國家前沿新興領域立法探索經驗。在嚴格執法方面,要建設一流法治政府,健全依法行政工作機制,推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加強行政權力監督。在公正司法方面,要全面提升司法公信力,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加強司法規范化建設,健全司法監督機制。在全民守法方面,要創建模范法治社會,加大全面普法力度,構建覆蓋全業務、全時空的法律服務體系。
中國經濟導報:深圳《“十四五”規劃綱要》是怎樣凝心聚力推動先行示范區建設的?有哪些措施能夠保證美好藍圖的實現?
郭躍華:習近平總書記為新時代深圳經濟特區建設擘畫了宏偉藍圖,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明確要求深圳朝著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方向前行,努力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范例。深圳《“十四五”規劃綱要》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把黨的領導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更好履行政府職責,發揮發展規劃對經濟社會發展的統領作用,形成建設深圳先行示范區的強大合力。
一是以“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為統領,與深圳先行示范區《意見》“三階段目標”充分銜接,對未來15年發展目標作出安排部署,形成“三個五年”一體安排、滾動推進的發展戰略和實施路徑。到2025年,建成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到2030年,建成引領可持續發展的全球創新城市,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躍上新臺階;到2035年,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創業創意之都,成為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范例,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二是對照深圳先行示范區建設要求,實施經濟、文化、民生、生態、法治“五個率先”重要任務。在經濟方面,提出率先建設體現高質量發展要求的現代化經濟體系;在文化方面,提出率先塑造展現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的現代城市文明;在民生方面,提出率先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富裕的民生發展格局;在生態方面,提出率先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典范;在法治方面,提出率先營造彰顯公平正義的民主法治環境。
三是加強規劃的實施保障。進一步完善規劃體系,健全規劃實施機制,增強規劃約束性,強化政策統籌協調,加強規劃任務落實和評估考核,引導全社會共同參與和有效實施,確保“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順利完成。
中國經濟導報: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請問深圳《“十四五”規劃綱要》中,關于提升民生福祉方面有什么樣的抓手?
郭躍華:生活過得好不好,人民群眾最有發言權。盡管深圳近年來社會事業發展取得長足進步,但作為迅速建成的移民型超大城市,公共服務在總量供給、區域結構、質量水平等方面與市民要求還有很大差距。深圳《“十四五”規劃綱要》緊緊圍繞醫療健康、教育、住房等重點關注領域,拿出更多改革創新舉措,把問題一個一個解決好,著力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衛生健康方面,提出要深入推進健康深圳建設,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擴大優質醫療資源供給,加快醫學科技創新,織牢公共衛生防護網,打造衛生健康事業創新發展高地。到2025年,人均預期壽命達到84.53歲,三甲醫院達30家,每千人病床數達4.5張。
在教育方面,提出要打贏思政教育改革創新、基礎教育學位保障、民辦教育規范提質攻堅戰,深化高等教育體制機制改革,推進部省共建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打造國家基礎教育綜合改革示范區。到2025年,新增幼兒園學位12.5萬個以上,新增公辦義務教育學位67.3萬個。
在社會保障方面,提出要健全有利于更充分更高質量就業的促進機制,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加快完善住房供應和保障體系,建成全覆蓋可持續的社會保障體系。到2025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9萬元,新增供應公共住房累計達到28萬套。
中國經濟導報: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作出“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的重要部署,請問深圳《“十四五”規劃綱要》中關于統籌發展和安全方面有什么樣的考慮?
郭躍華: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越是開放越要重視安全,統籌好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深圳作為實際管理服務人口超過2000萬的超大城市,城市安全發展面臨較大挑戰。深圳《“十四五”規劃綱要》對統籌發展和安全作出系統部署,緊緊圍繞“打造世界一流的安全發展示范城市”的目標,提出要筑牢城市安全防線,建立以安全生產為基礎的綜合性、全方位、系統化的城市安全發展體系,維護社會穩定和加強經濟安全,全面提升城市安全韌性水平,為市民群眾營造安全高效、平安和諧的生產生活環境。到2025年,深圳糧食儲備保障能力達到270天,應急水源保障能力提高到90天,能源綜合生產能力超過1300萬噸標準煤。
責任編輯: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