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向社會公開征求對《市場準入負面清單(2020年版)》修訂意見
摘要: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關于向社會公開征求對《市場準入負面清單(2020年版)》修訂意見的公告。
中國發展網綜合報道 9月16日,據發改委網站消息,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關于向社會公開征求對《市場準入負面清單(2020年版)》修訂意見的公告。征求意見稱,各地區、各部門不得另行制定市場準入性質的負面清單。因特殊原因需采取臨時性準入管理措施的,經國務院同意,可實時列入清單。
據悉,《市場準入負面清單(2020年版)》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于2020年12月公布,新版清單共列入事項123項,相比2019年版再減少了8項。其中,放開“礦業權評估機構資質認定”等3條措施,刪除“證券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核準”等14條管理措施。此外,新版清單的調整還包括,調整規范部分措施表述,審慎增列少數事項措施,完善清單制度設計等。
據了解,從2018年12月份正式發布全國統一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以來,通過三年落地實施,已經在全國范圍確立了市場準入環節的負面清單管理模式,清單之外的行業、領域、業務等,市場主體可以依法平等進入,實現了“非禁即入”。
經過三輪修訂,2020年版清單與2018年版清單相比,事項數量由151項縮減至123項,縮減比例達到18%,與2016年試行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草案(試點版)》328個事項相比,縮減比例高達62%。
國家發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孟瑋曾表示,負面清單修訂并不是只減不增,而是有增有減。全國統一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重點就是突出“全國一張清單”管理。近三年來,國家發改委、商務部會同各部門各地方持續清理和規范違規制定的準入類負面清單,可以說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的統一性、嚴肅性、權威性都在不斷增強。
國新未來科學技術研究院執行院長徐光瑞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負面清單制度的實施,對于我國經濟發展主要有三方面利好:一是通過一視同仁的制度,形成良好穩定預期,高效吸引高質量外資,加快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二是有利于形成我國統一的、高標準的市場準入法律規范體系,為境內外投資者的投資決策提供直接依據。三是有利于進一步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推動市場準入門檻不斷放寬,有效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特別是民營經濟的發展活力。
商務部研究院副研究員龐超然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也指出,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總體上看呈現內容逐年壓縮、標準逐步細化的發展態勢。“未來,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力度不斷增大,清單內容將會逐年縮減,有助于推動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更好結合,加快形成高效規范、公平競爭的國內統一市場。”
(中國發展網綜合:國家發改委、新華社、證券日報、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