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 做好交通運輸碳達峰碳中和工作
摘要:近日印發的《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和《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明確了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指導思想、目標原則、重點任務和實施路徑,必將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產生重要而深遠的影響。要深入學習領會、認真貫徹落實《意見》《方案》要求,全力推動交通運輸綠色低碳轉型發展,為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供有力支撐。
徐成光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基于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責任擔當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近日印發的《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和《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了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指導思想、目標原則、重點任務和實施路徑,必將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產生重要而深遠的影響。我們要深入學習領會、認真貫徹落實《意見》《方案》要求,全力推動交通運輸綠色低碳轉型發展,為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供有力支撐。
一、深刻認識做好交通運輸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重大意義
交通運輸是能源消耗和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行業之一。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交通運輸綠色低碳發展有關工作,明確指出要“加快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綜合交通體系”;提出“調整運輸結構,減少公路運輸量,增加鐵路運輸量”“抓緊治理柴油貨車污染,推動貨運經營整合升級、提質增效”等工作要求;就“發展公共交通,減少汽車尾氣排放”“開展綠色出行創建行動,鼓勵綠色出行,營造綠色低碳生活新時尚”作出重要指示,為我們做好交通運輸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們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上來,深刻領會做好交通運輸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意義,進一步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
這是貫徹新發展理念,實現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是一個系統的理論體系,綠色發展是新發展理念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是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題中應有之義。作為國民經濟中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產業和重要的服務性行業,交通運輸不僅要做經濟社會發展的先行官,也要做綠色發展的先行官。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把綠色發展理念融入交通運輸發展全過程,節約集約利用資源,加速行業綠色低碳轉型發展,以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為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提供有力支撐。
這是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必然要求。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需要日益增長,對交通運輸的要求不僅是“走得了”,還要“走得好”?!督煌◤妵ㄔO綱要》《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提出,我國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強國,并將綠色交通作為主要發展目標和重要建設內容。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出行需要的重要體現,是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戰略任務。必須準確把握交通強國的內涵要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積極推進交通運輸領域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現交通運輸與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讓人民群眾享受更高品質的綠色交通運輸服務。
這是承擔國際責任,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使命擔當。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是我國向世界作出的莊嚴承諾,彰顯了我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堅定不移走綠色低碳發展道路的決心和信心,體現了我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責任擔當。交通運輸是全球減排的重點領域之一。我們要堅持公平原則、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和各自能力原則,根據我國交通運輸發展實際和未來趨勢,主動作為,最大程度強化行動,展現我國交通應對氣候變化的責任擔當,為全球交通可持續發展和應對氣候變化提供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同時,我們要深刻認識到,我國交通運輸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面臨嚴峻形勢。從存量看,交通運輸是人民出行和物流服務的基礎支撐和保障,碳排放總量控制難度大。私人汽車保有量和出行比重高,新能源汽車占比偏少。貨運綜合運輸效率不高,運輸結構不合理,運輸能耗顯著偏高。從增量看,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未來交通運輸需求仍將處于增長階段,新增交通基礎設施及運輸裝備、旅客出行量、貨物運輸量、快遞業務量等還有較大增長空間,迫切需要新能源、新技術、新模式支撐。這些都迫切需要推進低碳交通運輸體系建設,降低單位運輸周轉量的碳排放強度。
二、準確把握交通運輸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總體要求
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我們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把握好我國交通運輸發展階段特征,將綠色發展理念貫穿交通強國建設全過程,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道路。
一是堅持服務人民、服務大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斷提高交通運輸綠色供給,建設人民滿意交通。強化大局意識,堅持全國一盤棋,把交通運輸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和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供有力支撐。
二是堅持系統謀劃、統籌兼顧。堅持系統觀念,統籌考慮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碳達峰、碳中和要求,處理好發展和降碳的關系,做好戰略謀劃和頂層設計,科學設置碳達峰目標和碳中和路徑,制定專項行動方案。
三是堅持分類施策、突出重點。遵循交通運輸發展規律,堅持從實際出發,聚焦減污降碳的主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把握公用先行、商用跟進、民用響應的推進節奏,因地制宜、分類施策,突出重點、梯次達峰,加快形成綠色低碳運輸方式。
四是堅持供需互促、改革創新。注重供需互促,堅持需求牽引、源頭治理和供給側綠色轉型齊抓共治相統一,堅持科技創新應用和體制機制改革相協調,提出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舉措,全面促進交通運輸領域綠色低碳發展。
五是堅持遠近結合、分步實施。以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為邊界條件,明確時間表、路線圖,先易后難、先增量后存量,分階段制定實施措施,不搞“一刀切”,防止運動式“減碳”。把握新能源動力技術適用場景,堅持以電力為主體,多種能源動力并存,有序推進低碳交通運輸體系建設。
三、認真落實交通運輸碳達峰碳中和各項工作任務
《意見》和《方案》明確了交通運輸碳領域碳達峰、碳中和的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下一步,我們要抓緊制定交通運輸領域碳達峰行動方案,聚焦重點任務,落實交通運輸綠色低碳行動,加快建設低碳交通運輸體系,扎實推進交通運輸綠色發展。
一是加快構建綠色高效交通運輸體系。加快形成以國家鐵路網為骨干,以國家公路網為基礎,水運、民航比較優勢充分發揮的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推動不同運輸方式的合理分工、有效銜接,充分發揮各種運輸方式的比較優勢和組合效率。優化調整運輸結構,加大鐵路專用線建設力度,推進大宗貨物及中長距離貨物運輸向鐵路和水運有序轉移,大力發展多式聯運。提升民航運輸運行效率,推進民航運輸系統化節能降碳。加快城鄉物流配送綠色發展,推進綠色低碳、集約高效的城市物流配送服務模式創新。深入推進國家公交都市建設,推動“軌道+公交+慢行”網絡融合發展,打造高效銜接、快捷舒適的城市公共交通出行體系。積極開展綠色出行創建行動,引導公眾主動選擇綠色低碳交通方式。
二是加快節能低碳型交通工具推廣應用。優化交通運輸裝備用能結構,推廣應用新能源和清潔能源,提高生產效率和整體能效水平。加大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輛在城市公交、出租汽車、物流配送、郵政快遞、機場、鐵路貨場、重點港口等領域應用,推進中重型貨運車輛、運輸船舶新能源清潔能源替代。實施鐵路減污降碳工程,推進鐵路系統電氣化改造。加快老舊船舶更新改造,積極推進綠色智能船舶示范應用,推進船舶靠港使用岸電。對標國際領先水平,提高營運車輛、船舶能效標準,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加快民航飛機節能環保升級改造,擴大低碳燃料在民航運輸的應用,優化動力、航線航班、飛行操縱和減重配載技術等,提高航運效率和機場運行效率。
三是推進低碳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運營。將節能低碳理念貫穿交通基礎設施規劃、建設、運營和維護全過程,推進交通基礎設施與生態保護紅線相協調,與資源環境承載力相適應。統籌利用綜合運輸通道線位、土地、空域等資源,加大資源整合力度,推進生態選線選址,盡量減少對生態敏感區的占用,注重生態環境保護修復,推廣應用節能環保材料,降低全生命周期能耗和碳排放。實施交通基礎設施、交通樞紐場站等綠色化提升改造,提升新建鐵路場站、民航機場、港口碼頭、物流樞紐、倉儲分揀設施等設施新能源、清潔能源使用比例,加快碼頭岸電設施建設。提高高速公路服務區、客運樞紐等場所充電樁、充電站覆蓋率。
四是強化科技創新對綠色低碳交通發展的支撐。加快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交通技術創新體系,開展綠色基礎設施建設、新能源運輸工具裝備、交通污染綜合防治等應用研究,強化節能環保關鍵技術在交通運輸領域推廣應用。推進智能交通和綠色交通有效融合,以科技創新引領綠色低碳交通發展。鼓勵規范共享交通發展,支持網絡貨運平臺、綜合出行信息平臺規模化集約化發展,提升供需精準匹配度,減少運輸空駛率、空載率。積極推進可循環快遞包裝規模化應用。
五是加快完善交通運輸低碳轉型保障體系。強化綠色低碳發展規劃引領,將交通運輸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要求全面融入各地區綜合交通運輸規劃等政策編制中,加強各類規劃的銜接協調。完善交通運輸領域統計體系,加強對各種運輸方式能耗、碳排放及污染物排放的統計分析。整合既有監測平臺,加強交通運輸碳排放統計監測系統建設,提升綠色交通監管能力。研究支持交通運輸碳達峰、碳中和相關財稅金融政策,建立健全低碳交通建設投入機制。完善法規政策和標準體系,引導交通運輸綠色低碳轉型。
(作者系交通運輸部總規劃師、綜合規劃司司長)
責任編輯:甄敬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