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發改委 正文

激發能源消費側新活力 助力碳達峰碳中和

2022-02-19 20:24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能源消費 碳達峰碳中和

摘要:《意見》對未來能源消費側提出了一系列新方向、新任務,為未來發展做好了頂層設計。但要想將這些好的機制落地,還需要按照《意見》提出的要求,進一步制定更加細化的政策和標準,推動能源消費側加快轉型。

白泉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發布了《關于完善能源綠色低碳轉型體制機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一文件指明了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下,我國能源消費側低碳轉型的新趨勢、新方向、新模式,為我國加快推動碳達峰碳中和指明了方向。

 一家汽車公司的總裝車間內,新能源汽車下線。新華社 

一家汽車公司的總裝車間內,新能源汽車下線。新華社

能源供需結合的新趨勢新特點更加突出

長期以來,全球能源供應側和消費側一直處于各自較為獨立的話語體系。能源供應側主要是煤炭企業、油氣企業、可再生能源企業,關注能源開采、運輸、加工轉換、配送等環節;能源消費側主要是工業企業、建筑施工企業、物業公司、交通運輸企業、公共機構等,主要關注工業生產、城鄉建設和居民福祉提升。隨著全球綠色低碳科技創新加快,以可再生能源為代表的分布式能源發展日新月異,能源供需一體化已成為未來能源變革的新趨勢。

《意見》從多個方面體現了碳達峰碳中和新形勢下,能源供需兩側融合的新特點。在基本原則中,《意見》提出要“增強能源系統運行和資源配置效率,提高經濟社會綜合效益”,強調統籌能源供需兩側實現生產和消費的全局最優。在謀篇布局上,《意見》將“綠色能源消費”作為十大重點任務之一加以強調,體現了推動生產側與消費側同步發力、上下游聯動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思路。《意見》在編制過程中,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征求了工信部、住建部、交通運輸部、國管局等能源消費側主管部門的意見,除了加強節能、大幅度提高能效以外,提出了在能源消費側“多用綠能”、探索“供需互動”的新方向。

推動消費側“多用綠能”的新方向新方式更加明確

我國二氧化碳排放主要集中在能源活動、工業生產過程和廢棄物處理三個領域,能源活動的二氧化碳排放占全社會二氧化碳排放的87%左右,而能源活動排放的二氧化碳中有55%來自于能源消費側。從消費者的角度看,實現自身的綠色低碳發展,必須要在高效利用能源的基礎上,更多地使用低碳零碳能源,才能實現自身碳排放的大幅下降。

《意見》分別針對工業領域、建筑領域、交通運輸領域、公共機構領域,指明了更多使用綠色能源的新方式。在工業領域,《意見》提出“鼓勵建設綠色用能產業園區和企業,發展工業綠色微電網,支持在自有場所開發利用清潔低碳能源,建設分布式清潔能源和智慧能源系統”“鼓勵……可再生能源電力項目就近向產業園區或企業供電,鼓勵產業園區或企業通過電力市場購買綠色電力”“鼓勵新興重點用能領域以綠色能源為主滿足用能需求,并對余熱余壓余氣等進行充分利用”。在建筑領域,《意見》提出“完善建筑可再生能源應用標準,鼓勵光伏建筑一體化應用,支持利用太陽能、地熱能和生物質能等建設可再生能源建筑供能系統”。在交通運輸領域,《意見》提出“推行大容量電氣化公共交通和電動、氫能、先進生物液體燃料、天然氣等清潔能源交通工具,完善充換電、加氫、加氣(LNG)站點布局及服務設施”,支持“交通供能場站布局和建設”,開展“多能融合交通供能場站建設”,鼓勵“利用鐵路沿線、高速公路服務區等建設新能源設施”。這些措施都為消費側“多用綠能”提供了新思路。

推動消費側“供需互動”的新模式新途徑更加清晰

碳達峰碳中和時代的能源生產者與消費者關系,不再是能源“從供到需”單向流動的關系。隨著消費側能源科技的進步,能源消費者主動改變自身行為,為能源供應側提供更多支撐;能源消費者還能變身成為能源生產者,自己生產能源滿足自身需求。能源消費側“供需互動”的新做法,將打造一系列新的應用場景和商業模式,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意見》在交通運輸用能、新型電力系統等重點任務中,指明了未來能源消費側這些新變化。在交通運輸領域,《意見》提出“推進新能源汽車與電網能量互動試點示范”,這意味著如果車輛與電網能量互動能夠實現,新能源汽車將變成為電網調峰服務的大號“充電寶”,汽車可以通過為電網提供服務為車主賺錢。在電力需求響應機制中,《意見》提出“推動將需求側可調節資源納入電力電量平衡,發揮需求側資源削峰填谷、促進電力供需平衡和適應新能源電力運行的作用”“拓寬電力需求響應實施范圍,通過多種方式挖掘各類需求側資源并組織其參與需求響應”“支持用戶側儲能、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分布式發電等用戶側可調節資源,以及負荷聚合商、虛擬電廠運營商、綜合能源服務商等參與電力市場交易和系統運行調節”,這將為鋼鐵企業、電解鋁企業、充電樁企業、負荷聚合商、綜合能源服務商等帶來新的發展機遇,為我國經濟發展注入綠色新動能。

“真金白銀”推動消費側變革的新舉措新政策值得期待

《意見》對未來能源消費側提出了一系列新方向、新任務,為未來發展做好了頂層設計。但要想將這些好的機制落地,還需要按照《意見》提出的要求,進一步制定更加細化的政策和標準,推動能源消費側加快轉型。

《意見》堅持市場主導、政府引導的思路,謀劃了不少“真金白銀”的政策措施。在綠色能源消費促進機制中,《意見》提出要“建立綠色能源消費認證機制,推動各類社會組織采信認證結果”“完善和推廣綠色電力證書交易,促進綠色電力消費”“鼓勵全社會優先使用綠色能源和采購綠色產品及服務,公共機構應當作出表率”,這些將為綠色能源的生產和消費企業帶來重大利好。在工業領域中,《意見》提出“對余熱余壓余氣等綜合利用發電減免交叉補貼和系統備用費,完善支持自發自用分布式清潔能源發電的價格政策”,預計這些政策將為消費側“多用綠能”帶來更多激勵。在投融資機制部分,《意見》提出“中央財政資金進一步向農村能源建設傾斜,利用現有資金渠道支持農村能源供應基礎設施建設、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建筑節能等”,這將為農村“多用綠能”、實施可再生能源清潔取暖、開展城鎮建筑節能改造提供更多“真金白銀”的支持。這些政策的制定和實施,將創造更明確的市場信號和更加有利的市場環境,推動能源消費側進一步加快低碳轉型。

(作者系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能源研究所研究員)

責任編輯:宋璟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