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發改委 正文

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上展現革命老區擔當

2022-03-10 16:55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革命老區

摘要:“城鄉經濟循環是國內大循環的題中應有之義,也是確保國內國際雙循環比例關系健康的關鍵因素?!睋A介紹,臨沂市將大力實施鄉村振興先行戰略,以高標準城鄉建設貫通經濟循環。

莊仕民  劉增雷

本報記者 | 尹明波

“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由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理論邏輯、歷史邏輯、現實邏輯決定的,是事關全局的系統性、深層次變革。”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山東省臨沂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姚書華表示,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上探索沂蒙路徑,是新時代現代化建設的區域實踐,對革命老區振興發展具有重要示范意義。進入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臨沂市提出了“在全國革命老區現代化進程中走在前、綜合實力在全國地級市中進位次、人均占有在全省提水平”的奮斗目標,“實現這一目標,關鍵在于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

臨沂是全國著名革命老區,也是山東省人口最多、面積最大的市。改革開放40多年來,臨沂市經濟快速成長,去年全市生產總值達到5465.5億元、居山東省第5位,八大傳統優勢產業產值接近5000億元,進出口總額達到1767億元,常住人口超過1100萬人,市場主體超過130萬戶,臨沂市商城商貿物流總額突破1.3萬億元,已經具備了服務和融入國內大循環的條件和基礎。

堅持以高質量供給暢通經濟循環

姚書華認為,暢通經濟循環,必須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強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實現供求動態均衡、良性互動。“我們的目標是,經過五年努力,力爭臨沂市工業總產值突破一萬億元,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比超過50%,發展千億級產業集群4個、百億級企業15個。”

讓舊產業煥發新活力。繼續抓好八大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突出數字賦能,以木業、機械、冶金、醫藥為突破,打造集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服務鏈于一體的行業互聯網平臺。重點發展工業設計,培育一批省級以上工業設計中心,為工業增值提供深度服務、創意服務。

讓新產業實現新成長。瞄準戰略性新興產業,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攻堅招引一批“鏈主”企業、行業單項冠軍,實現引進一個企業、帶來一個產業,讓新產業成為工業強市的新質力量。

讓新技術引領新發展。圍繞主導產業共性“卡脖子”問題,組建綜合創新中心,引進專項科研人才,扶持骨干企業建立研發平臺,推動發展動力轉向“自主創新內生驅動”,在激光、特鋼、磁性材料等特色產業建設一批創新型產業集群。通過主動對接大院大所和高校、發展線上線下科技市場等,構建“研發、加速、中試、生產”的轉化體系,打通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

堅持以高品質消費連通經濟循環

“消費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姚書華分析,臨沂市擁有“買全球、賣全球”的臨沂商城,在促進消費方面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

建設數字商城。支持商城企業探索一站式數字供應鏈平臺模式,打造一批“專而強”“特而精”本土電商平臺。大力發展電商第三方服務,提升直播電商基地首位度,實現線上線下優勢互補。實施倉儲提質擴容五年行動,搭建倉儲管理云平臺,打造區域性現代倉儲群。

建設國際商城。深化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用好政策紅利。推進跨境電商發展,建設專業園區。強化綜保區功能,建設區域性進口商品集散地。在“一帶一路”沿線布局海外商城(倉),進一步提升商城外向度。

建設綠色商城。堅持優化布局集約發展,加速推進商谷片區、國際陸港和G2科技物流基地建設,促進倉配一體短流程,提高物流含綠量。改造升級一批專業市場,規劃建設西部商城,打造商貿智能體。

建設鏈式商城。重點做好“接二連三”文章,結合雙招雙引,發展一批地產品加工企業,建設一批專業園區,提高商城對實體經濟的貢獻度。充分釋放商城流量優勢,壯大會展經濟,建設國際會展名城,帶動生活性服務業發展。主動尋求與京東、淘寶等電商巨頭開展戰略合作,更新商業思維,不斷推出新業態新模式新產品,持續保持市場活力。

堅持以高效能物流打通經濟循環

“流通效率與生產效率同等重要,我們將統籌推進現代流通體系建設。”姚書華告訴記者,臨沂的著力點是推動物流業提質增效,加快向現代物流邁進。

暢通國際物流通道。高水平建設省級歐亞班列集結中心,打造山東省陸向物流戰略支點。深化與周邊港口合作,參與跨海“黃金大通道”建設。增開國際貨運航線,規劃建設國際快件監管中心,推進設立國際郵件互換局。

優化國內物流線路。圍繞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大力發展多式聯運,建設物流智能計算中心,優化“貨、車、線”組合,用數據“一張網”撐起臨沂“大物流”。

完善市內物流網絡。在市級,實施“干支配倉”銜接五年行動計劃,織密流通網絡;在縣級,鼓勵建設物流基礎設施;在鄉村,積極發展農村物流,真正實現以物流的大流通帶動經濟循環的大暢通。

堅持以高標準城鄉貫通經濟循環

“城鄉經濟循環是國內大循環的題中應有之義,也是確保國內國際雙循環比例關系健康的關鍵因素。”據姚書華介紹,臨沂市將大力實施鄉村振興先行戰略,以高標準城鄉建設貫通經濟循環。

建設實力的鄉村。圍繞一鎮一業、一村一品,深化農田建設、裝備支撐、三產融合、品牌建設,打造一批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創建一批省級以上農業產業強鎮、產業名村。

建設農民的鄉村。探索“學院+中心+基地”方式,培育高素質農民。大力發展鄉村旅游、農村電商、休閑農業,鼓勵農民從事鄉土產業。強化農民與合作社、社會化服務組織、涉農企業的利益聯結,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

建設活力的鄉村。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大金融服務鄉村振興力度,推動更多農村產品和服務“進城入市”,城市各類要素和消費“上山下鄉”,讓農村土地活起來、資金多起來、城鄉資源互動起來。

建設宜居的鄉村。抓好村莊規劃、管理,提升村莊風貌,建設美麗鄉村。完善以道路、供水、電網為重點的基礎設施,推動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

建設奮進的鄉村。加強農村黨的建設、精神文明建設、宣傳文化建設和群團工作,吸引更多優秀青年留鄉返鄉、創新創業,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把鄉村建得富有生機、蘊含鄉愁。

“構建新發展格局是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的戰略謀劃,需要付出長期艱苦的努力。”姚書華坦言,臨沂市委市政府已經作出部署,努力找準臨沂市在國內大循環和國內國際雙循環中的位置和比較優勢,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上蹚出“臨沂路徑”,在革命老區振興發展進程中展現“沂蒙人”擔當。

責任編輯:宋璟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