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發改委 正文

國家發展改革委地區司赴北京市三大科學城調研

2022-05-09 17:39 中國發展網
三城一區 科學城 高質量發展

摘要:要堅持“五子”聯動融入新發展格局,強化擔當作為,在推進中關村新一輪先行先試改革、打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構建高精尖產業結構、建設高水平人才高地等方面下更大力氣,為推動全市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中國發展網綜合報道  涵蓋中關村科學城、懷柔科學城、未來科學城、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在內的“三城一區”是北京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的主平臺。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微信公眾號消息,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地區司前往上述中的三大科學城進行調研。

相關情況如下:

地區司赴北京中關村科學城,就京津冀科技成果協同轉化、機器人產業發展等情況開展實地調研,并與中關村科學城管委會等方面進行座談交流,深入了解京津冀科技成果協同轉化的現狀和面臨的主要問題,以及機器人產業發展的關鍵核心技術、產業鏈條等情況。

地區司赴北京未來科學城,就未來科學城的規劃建設、新能源產業發展等情況開展實地調研,并與未來科學城管委會等方面進行座談交流,深入了解北京未來科學城主體承載區建設、重點創新領域、入駐企業等情況,以及氫能產業的發展前景、國內布局、技術創新、產業轉化等情況。

地區司赴北京懷柔科學城,就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進展、科研設施儀器開放共享、新能源產業發展等情況開展調研,實地考察了高能同步光源、綜合極端條件實驗裝置等重大科研設施的建設安裝情況,深入了解新能源和納米領域的基礎研究、原始創新及應用情況,并與懷柔科學城管委會等方面進行座談交流。

2022到2025年,三城一區會怎么建?在北京市的國土空間近期規劃中已經明確了重點方向:

支撐“五子”聯動,保障高精尖產業發展

立足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抓好“兩區”建設,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造新需求和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在緊要處落好“五子”,將“四個中心”蘊含的巨大能量充分釋放出來,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劃定生產空間引導區,重點引導高精尖產業、重大產業項目進一步集中布局,將70%以上的新供應產業用地安排在生產空間引導區內,促進相關產業集聚發展,推動產業空間的提質增效。

充分發揮重點功能區的發展支點作用和軌道交通的引領作用,突出“三城一區”、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帶動作用,加快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和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加強現代服務業集聚區、雙臨空經濟區等重點功能區建設,推動軌道微中心的建設。充分利用重點功能區中開發利用條件較好、用地資源比較集中的區域,科學調控、精準配置產業用地。

系統推進“三城一區”主平臺、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主陣地建設

緊緊圍繞聚焦、突破、搞活、升級,加大全市科創資源統籌協同發展力度,引導優化科技創新功能空間布局,加強原始創新和重大技術創新,聚焦科學前沿,高質量打造科技創新中心主平臺主陣地。

一是筑牢 “三城一區”科技創新主平臺

中關村科學城聚焦科技創新出發地、原始創新策源地和自主創新主陣地建設,著力強化基礎前沿布局,支持院所高??蒲心芰蛯W科水平提升,推動底層技術創新突破,力爭在重點領域取得一批核心技術成果。不斷提升創新生態能級,打造數字經濟試驗區、全球創業投資中心、科技體制改革先行示范區。加快推進中關村科學城北區規劃實施,加快高能級創新平臺、高素質人才、高精尖產業集聚,推進國家實驗室、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等重大項目落地,打造高端產業新增長極。加快構建區域“創新生態雨林”系統,提升創新生態能級,打造充滿活力與創造力的國際化創新生態,力爭率先建成國際一流科學城。

持續推進懷柔科學城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國家實驗室建設,以科技服務業為引領,重點培育新材料、生命健康、智能信息與精密儀器、太空與地球探測、節能環保等5大“硬科技”前沿產業,深化院市合作,加快大科學裝置、交叉研究平臺建設,集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建設科技孵化平臺,推動科技成果就地轉化。高標準規劃雁棲小鎮,推進起步區城市客廳項目建設,完善城市配套服務功能。

加強未來科學城央地各方科技力量統籌,強化東西聯動,加速推動昌平國家實驗室培育建設,圍繞“兩谷一園”,加快打造全球領先技術創新高地、協同創新先行區、創新創業示范城。“生命谷”加快前沿技術和產業布局,加快國際研究型醫院、北京市疫苗檢驗中心等關鍵平臺建設,加快生命科學園三期建設,打造一批高水平孵化器和加速器。“能源谷”圍繞碳達峰、碳中和,在綠色能源、能源科技、能源互聯網等領域加快布局,開展重大科學問題研究和底層技術攻關,打造國際先進能源產業集群。沙河高教園加快高校院系學科整建制遷入,推動校企合作,加快建設新型研發中心、概念驗證中心、北京高校大學生創業園、高教園科技創新綜合體等各類平臺,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落地。

提升創新型產業集群示范區,充分發揮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順義區產業生態優勢,加快建成北京經濟發展新增長極,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高精尖產業主陣地。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汽車和新能源智能汽車、生物技術和大健康、機器人和智能制造四大主導產業,推動產業項目落地和技術創新突破。順義區聚焦新能源智能汽車、第三代半導體、航空航天等領域,依托重大項目、龍頭企業,推動空間集聚、功能融合發展。

加強“三城一區”協同聯動和引領帶動。健全“三城一區”統籌聯動和融合發展機制,建立重大事項協調推進機制,健全創新統計監測體系,探索協同治理新模式。支持“一區”積極承接“三城”科技成果轉化重大項目,推動“三城一區”原始創新成果向其他區輻射和擴散,有序引導各區根據稟賦和優勢有選擇、有重點地吸收“三城一區”外溢科技成果,形成配合良好、統籌協同的差異化發展格局。

二是加快推動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主陣地建設

開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先行先試改革,瞄準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最突出短板、最緊迫任務,在做強創新主體、集聚創新要素、優化創新機制上求突破,謀創新,加快打造世界領先科技園區和創新高地。擦亮中關村論壇“金字招牌”,圍繞科學、技術、產品、市場交易全鏈條創新,鏈接全球智慧、聚合科技力量,持續打造面向全球科技創新交流合作的國家級平臺。推動“一區多園”統籌協同發展,按照“一園一產”原則,加強對各分園的產業引導,優化各分園產業布局,構建“一區多園、各具特色、協同聯動”的發展格局。加快建設中關村科技成果轉化先導基地,推動分園結對合作,有序引導中心城區分園外溢的高精尖創新成果和項目在郊區分園落地轉化,切實發揮“一區多園”引領支撐作用。持續改革優化營商環境,保護和激發中小微企業創新活力。完善創業孵化支持政策,構建完善的創新創業服務體系。拿出更多實質性改革舉措,起到試點突破和壓力測試作用,積極探索破解難題的現實路徑,注意積累防控和化解風險的經驗。

據悉,4月29日下午,北京市委召開區委書記月度工作點評會。海淀區、昌平區、懷柔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書記依次發言,并接受市委書記蔡奇現場點評。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吉寧,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李偉,市政協主席魏小東,市委副書記、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延昆參加。

會議指出,海淀區、昌平區、懷柔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是“三城一區”重要節點,在推進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方面責任重大。要堅持“五子”聯動融入新發展格局,強化擔當作為,在推進中關村新一輪先行先試改革、打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構建高精尖產業結構、建設高水平人才高地等方面下更大力氣,為推動全市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責任編輯:宋璟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