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主題正在瓊州大地落筆生輝
摘要:2021年,海南經濟增速達到11.2%,兩年平均增速7%,分列全國第二位和第一位。自貿港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博鰲亞洲論壇成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首倡平臺,“南海明珠”世界能見度日益提升。
本報記者 | 王心武
“高質量發展的主題正在瓊州大地落筆生輝。”海南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許蘭在日前召開的“奮進自貿港建功新時代”系列專題新聞發布會的首場發布會上表示,加快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開啟了海南高質量發展的全新征程。“幾年來我們在多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收獲了重要成效,實現高質量發展精彩開局,正蹄疾步穩奮力前行。”
開啟新航程運籌新棋局
2018年4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向世界鄭重宣布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逐步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中共中央、國務院先后出臺《關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指導意見》《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南自由貿易港法》,為新時代海南改革開放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歷史機遇。
許蘭介紹,海南始終將完善自貿港政策和制度體系作為打造高水平開放型經濟體的根本前提,推動150多個政策文件先后出臺,“1+N”政策體系“四梁八柱”全面成型。兩個15%所得稅優惠政策減稅超過65億元,3張“零關稅”清單進口貨值超70億元,“一線”放開、“二線”管住試點展開,加工增值免關稅、“中國洋浦港”船籍港等多項政策釋放紅利。貨物貿易規模突破千億,經濟外向度達到27%,較5年前提高約6個百分點。實際利用外資自2017年以來連續4年翻番,經濟小省邁向外資大省行列。2021年,海南經濟增速達到11.2%,兩年平均增速7%,分列全國第二位和第一位。自貿港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博鰲亞洲論壇成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首倡平臺,“南海明珠”世界能見度日益提升。
許蘭指出,海南堅持“全省一盤棋、全島同城化”,構建“三極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南北兩大經濟圈加快融合、良性互動,儋州洋浦一體化全面開啟,“三極”占到全省經濟總量的近八成。環島旅游公路、高鐵、高速公路串起濱海城市經濟帶,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撐起中部山區生態保育區,全省高效率交通運輸基礎設施覆蓋率達到100%。持續深化戶籍制度改革,不斷提高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加快提升城市功能和承載力,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升至61%、提高4.3個百分點。海洋空間、海洋資源利用效率加快提高,海洋生產總值占比超過30%,海洋大省正努力向海洋強省邁進。
增添原動力打造強動能
許蘭強調,海南堅持將制度集成創新擺在突出重要位置,累計發布自貿港制度創新案例13批共123項,其中3項獲國務院表彰推廣,“多規合一”改革、新一輪農墾改革走在全國前列,省級醫保統籌開全國先河,國資國企等重點改革取得重要成果;堅持將營商環境打造成為海南新優勢,自2018年開始壓茬制定優化營商環境年度行動計劃,“證照分離”改革力度全國最大,“極簡審批”持續深化拓展,高質量市場體系加快建設,全省市場主體增至179萬戶,較5年前增加1.9倍;堅持將補長科技創新短板作為增強內生動力的關鍵支撐。超常規全面打響科技創新翻身仗,聚焦“陸???rdquo;三大領域構筑創新高地,崖州灣科技城、文昌國際航天城加快吸引全球創新要素聚集,5年間,海南省研發經費投入年均增長19.8%,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累計增加近1倍,“4·13”以來引進人才超過42萬名,創新驅動發展能力大幅提升。
許蘭表示,幾年來海南重要成果最集中體現在發展韌性上,“我們堅持練內功、轉動能、引外力協同推動、互促共進。”一方面,海南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減輕經濟對房地產業的依賴,房地產開發投資占比由接近50%降至不足40%、房地產業稅收由超過40%降至30%;另一方面加快培育形成多元化動能,在確保量的穩定增長的同時,更加注重質的提升——海南聚焦“3+1”主導產業構建現代產業體系,主導產業增加值占經濟總量的比重達到70%,三次產業結構優化為19.419.161.5,服務業比重提高5.1個百分點;全域旅游示范省加快創建,年接待游客突破8100萬人次;數字經濟新優勢培育形成,互聯網產業年營收超過1500億元;博鰲樂城引進國際創新藥200種,國際教育創新島引入國內外知名高校43所;高新技術企業擴大到1202家、年均增加43%。投資新政順利開啟、離島免稅購物年銷售額突破600億元,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成功首秀,內需的決定性作用充分彰顯;精準招商引資激活產業平臺一池春水,11個自貿港重點園區入駐企業倍增,以不足2%的陸域面積,貢獻超過40%稅收和近30%投資。
許蘭特別提到,2020年一季度,海南省經濟受疫情沖擊深度下行6.8%,全省全面動員、迅速響應、精準應對,力促經濟實現V字形反轉,全年增長3.5%,進而在2021年實現了超過兩位數的增長。“這充分說明,有別于以往的‘大起大落’,海南經濟的韌性和抗風險能力明顯增強,這既是高質量發展的最集中體現,更為我們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增添了無窮信心。”
促綠色低碳守為民初心
許蘭指出,海南堅持踐行“兩山”理念,加快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堅決破除唯GDP論,率先取消全省2/3市縣的GDP和投資考核,因地制宜促進高質量發展,區域發展差距持續縮小。深入推進五大標志性工程,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正式設立,清潔能源裝機比例提高到70%,全域“禁塑”穩步推進,裝配式建筑規模連續4年翻番,“六水共治”開啟水資源利用、水環境優化提升新篇章。堅持生態環境只能更好,不能變差,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提高到99.4%,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降至13微克/立方米,是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優水平。堅持集約節約發展,大力挖掘節能降耗潛力,科學統籌增量空間,5年來,單位GDP能耗與用地分別平均下降4.4%和10%。堅持爭當“雙碳”優等生,建成全國首個CCUS項目,設立藍碳研究中心,進軍海洋碳匯廣闊空間。
許蘭表示,海南全力打贏脫貧攻堅戰。64.97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擺脫貧困,與全國同步進入小康社會。全力提高人民群眾收入水平,累計新增城鎮就業71.4萬人,超額完成30%。城鎮和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別增長7.2%和8.8%,城鄉居民收入比值縮小至2.22。全力補長民生事業短板。完成“一市縣兩校一園一院”工程,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0.7年,人均預期壽命提高到79.1歲,優于全國、高于預期?;攫B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分別達到92%和95%,覆蓋面和保障水平不斷提高。全力破除收入低、物價高痛點,2021年,全省CPI漲幅控制在0.9%,位列全國倒數第三,實現了經濟較快增長、就業較為充分、物價穩控有力的優化組合。文化事業、社會治安、民主法治等方方面面都取得明顯成效,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斷增強。
許蘭提到,展望自貿港發展遠景,海南將錨定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各階段目標,對標國內開放發展先進城市和全球知名自貿港,以貿易投資自由便利為核心不斷提高開放發展水平,以持續深化改革切實破除體制機制障礙,以增強科技創新能力持續賦能實體經濟發展,以優化營商環境加快打造高標準市場體系,以區域協調和城鄉融合匯聚全域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進入新境界。到2035年,海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將走在全國前列,營商環境躋身全球前列,經濟發展水平與國際知名自貿港的距離逐步拉近;到21世紀中葉,全面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和全球競爭力的高水平自貿港。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