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我國發展低空經濟具備較好基礎,新型低空飛行器蓬勃發展
摘要:低空經濟涉及物流運輸、城市交通、農林植保、應急救援、體育休閑、文化旅游等領域,同時也涉及高端制造、人工智能等行業,具有服務領域廣、產業鏈條長、業態多元等特點,是前景廣闊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也是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積極穩妥推動低空經濟發展意義重大。
中國發展網訊 4月17日,國家發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金賢東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低空經濟涉及物流運輸、城市交通、農林植保、應急救援、體育休閑、文化旅游等領域,同時也涉及高端制造、人工智能等行業,具有服務領域廣、產業鏈條長、業態多元等特點,是前景廣闊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也是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積極穩妥推動低空經濟發展意義重大。
當前,我國發展低空經濟已經具備較好基礎,概況講是“三個有”。第一個“有”是有政策。有關部門圍繞飛行活動審批程序優化、空域分類劃設、無人機實名制登記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管理制度。第二個“有”是有基礎。近幾年各地加強低空飛行基礎設施建設,2023年底全國已建成并登記的通用機場449個、飛行服務站32個,因地制宜探索拓展低空經濟發展場景。第三個“有”是有能力。我國新型低空飛行器呈現蓬勃發展態勢,特別是信息通信、北斗導航、高精導航等新技術廣泛應用,一些企業自動駕駛技術不斷進步,都將為低空經濟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同時也要看到,我國低空經濟發展仍處于起步階段,在強化頂層設計、提升安全監管能力、健全完善基礎設施和基礎規則制度體系、培育市場業態等方面還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
下一步,國家發改委將與有關部門協調配合,堅持穩中求進,更好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以市場需求為牽引、技術創新為驅動、空域開放為保障,推動形成場景豐富多元、供給智慧高效、監管安全規范的低空經濟健康發展良好局面。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