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市大東區統計局開展“營商環境就是我們自己”專題研討
摘要:大東區將進一步圍繞主業,正視差距,加強作風建設,立足本職工作,提升精神面貌,把服務意識落實到臉上、嘴上和行動上,想企業之所想,精準服務,在打造大東區優質營商環境中發出統計聲音、發揮統計作用、作出統計貢獻。
中國發展網訊 為提高服務意識,充分發揮統計服務職能,把統計業務工作和營造“人人都是營商環境、個個都是開放形象”的社會氛圍結合起來,近日,大東區統計局組織開展“營商環境就是我們自己”專題研討。
會上,局黨組成員緊密結合工作實際,圍繞“三個提升”做了專題交流。一是提升統計服務意識,真正服務企業;二是提升統計服務能力,真正了解企業;三是提升統計服務手段,真正方便企業。
面對工作中服務企業的意識還不夠強、服務企業的工作還不夠細、服務企業的方法還不夠多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局黨組認為,統計部門與企業打交道頻繁,要增強統計服務意識,把企業的需求當做自己的事情來做,主動為企業服好務,真誠為企業排憂解難,做到企業需要時,統計“無處不在”,練好“真本領”,才能當好“店小二”。為激勵全局黨員干部主動擔當作為,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局黨組提出,在全局黨員干部中開展爭當優化營商環境“三大員”活動。
一是當好企業信任的“服務員”。以多種形式組織開展培訓、交流、體驗等活動,努力提升干部的綜合能力,營造“學習、思考、交流”的良好工作氛圍,用懂企業的能力、幫企業的態度來贏得企業的信任,了解企業的運行動態,摸實情,找癥結,出實招,充分發揮統計調查參謀智囊作用,出現在企業需要時、服務于企業關鍵處。
二是當好企業納統的“聯系員”。對于符合納統的企業,加強對納統申報工作技術和業務指導,及時解決申報中出現的問題,安排專人詳細講解各項指標審核關系和填寫方法,提前告知納統標準和申報所需的材料以及必須經過的流程,努力讓企業少走彎路,提高企業申報效率。
三是當好企業服務的“指導員”。分專業建立企業“聯系點”制度,與聯網直報企業實行“線上線下”服務體系。定期組織企業進行統計業務培訓,對新納統企業或業務水平較低的統計人員進行網絡遠程指導或上門培訓,確保有效提高企業統計人員的統計業務水平和統計工作能力,切實從源頭上提高統計數據質量和報送效率,減輕企業負擔。
下一步,大東區將進一步圍繞主業,正視差距,加強作風建設,立足本職工作,提升精神面貌,把服務意識落實到臉上、嘴上和行動上,想企業之所想,精準服務,在打造大東區優質營商環境中發出統計聲音、發揮統計作用、作出統計貢獻。(王國忠)
責任編輯:宋璟